分卷阅读93
前,她甚至已去法觉寺见过郦婴。
五年了,她还是第一次去见郦婴。
见着时,邓珠也吃了一惊,仿佛跟她往日印象里不一样。
郦婴双鬓染霜,看着显老。不过虽是显老,却并不显颓。
他双眼似有火光闪动,好似被关住的野兽,显出强行压下的躁动。
这也不奇怪,心爱的女娘死了,他偏生又成为了杀人凶手,生生被禁在法觉寺里五年。
郦婴自然快要发疯了。
邓珠也问过去法觉寺送东西的仆人,问郦婴日常饮食起居。
郦婴被冤困于法觉寺,他显然很不甘心,更不愿认命。
他日常起居一如从前,一日三餐按时进食,早睡早起。甚至每日会修整仪容,在那逼仄小院里锻炼身体,练武不辍。
那小院不过一丈见方,小得很,接近正午时候才能见到阳光。
邓珠第一次见时,竟不觉悚然一惊。
就是在这样的院子里,郦婴保持了身材,并未发福,人也没有疯。
邓珠虽不愿意承认,郦婴确实是心性坚毅胜于常人之人。
就像从前做夫妻时留给邓珠的印象,昌平侯是个有主意,沉得住气的人。
那时邓珠很为这样气度折服,从来未想过拿捏自己的夫郎。
若不是亲眼所见,邓珠也很难相信郦婴会为陈薇那样的小娘子发疯。
如今郦婴虽双颊斑白,却亦犹自背脊挺直,宛然如剑。他没问邓珠这五年来为什么不来看他,只轻声说道:“邓娘,你来了。”
他又说:“这几年,家里劳你操持,辛苦了,多谢。”
就好似两人只是几日未见,而不是整整五年光景。
做夫妻那么久了,她一眼就能看得出来郦婴想要出来想疯了,但郦婴倒是沉得住气。
郦婴一双眸子望向她,说道:“是我这个父亲对不起宽儿。”
一语却说到了重点,郦婴最对不起
就是他的儿子了,令好好的孩子抬不起头来!
离开时,邓珠心里也浮起了讥讽的酸涩。
来时她也设想过郦婴会跟自己如何说话。郦婴想要脱身,少不得家里人在外奔走,这时候是他有求于邓珠了。至于陈薇,别说陈薇已经死了,就是陈薇还活着,大约是哭哭啼啼帮不上什么忙。
但无论郦婴如何忏悔,她也跟郦婴没什么情分。她愿意出手襄助,只不过是为了儿子,跟这个男人已没什么关系。
如果郦婴非要忏悔,再拿来比较,这时候再说什么还是邓珠好,陈薇远远不及。邓珠听了也不会感动,反倒会觉得可笑。
然而郦婴既没有求饶,也没有忏悔,那句邓娘辛苦也是郦婴唯一一句略显温情的话。
他大约也觉得邓珠不会因为彼此间情分再救他,于是也干脆不提了,只提邓珠关心之事,那就是宽儿。
又或者,其实他根本不在乎邓珠有什么看法,眼里将邓珠视若无物。
于是邓珠也发现了自己拧巴,郦婴求肯,自己虽不会原谅他,但也会解气。
她也想看见郦婴后悔,懊恼因亏了自己,所以才落得如此地步。
察觉自己拧巴心思,邓珠也觉得自己很可笑。
人活着也要往前看,邓珠也要向前看。
既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打定了主意后,邓珠也颇有行动力。
她已与淑妃商议过,请能人反复看了卷宗,甚至寻出当时这桩案子里一件破绽,可供喊冤,使案子重新调查。
已经做好这些,她才来试探薛凝,想要以这桩婚事将善于断狱的薛娘子给笼络住。
邓珠紧紧捏着佛珠,她终于睁开眼,一双眸子已经平静下来。
这时马车已停下来,车帘被拉开,露出郦宽面容。
郦宽蓦然说道:“母亲,何必为那个人,筹谋这许多?不如,就这样吧。现在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哪怕旁人议论,我也不在乎的。”
他越说越快。
郦宽蓦然紧紧握住了母亲的手,年轻面颊之上也浮起了几分激动。
邓珠叹了口,说道:“因为,你们都姓郦,又怎么能不理会?以后你出去做事,稍稍有些成绩,便会被人嚼舌根,拿这件事打压你。本朝以孝治天下,你甚至不能跟旁人一起责备他。于是,也永远矮了一截,受此事所累。”
“有些东西是我这个阿母给不了你的,我再用心,也不过是一介妇人。有些东西,得有一个清白父亲才能给你。”
“譬如这侯府爵位,这宫里人点头你才能承爵,你才能是世子。你阿父从前很风光,可所谓人走茶凉,自他被囚于法觉寺,那些关系都淡了。只有他仍是青骑校尉,方有足够力气扶你一把。”
“于是家里,才会有很好的以后。”
说完现实,邓珠再说感情:“而且在你心里,当真恨透你阿父,当真一丝情分没有了?”
郦宽说不出话。
自然不是一点情分都没有。若当真没有情分了,郦宽不会这么的急。甚至一开始他虽不愿意,也默许要与薛凝结亲。
小时候,郦婴就是儿子眼里的大英雄。
郦婴在外征战,回家时候少,跟宽儿相处时间也不多。
可每次回来,郦宽都十分欢喜,吵着要郦婴教他骑马、射箭,跟郦婴习武。等郦宽年纪大些,郦婴还将一枚祖传的黄金锏分给宽儿,说要亲自教他用。
正因为有希望,所以才会失望,才会生出心结。
这几年郦宽打起精神,人前不肯让人,可也使得郦宽有些偏激易燥。譬如今日,郦宽就不应该失控对薛娘子口吐恶言。
那确实是有失体面。
她知晓郦宽口里虽硬,心里却盼望一切都回到过去,盼着什么事都没发生。
一个人口里说什么,跟心里想什么其实是两回事。
故邓珠心中涩意虽浓,却是愈发坚决。
她冷静说道:“你阿父确实十分风流,不过那时他那般爱陈娘子,怎会舍得杀了她?至少,他不会是个杀人凶手。”
邓珠也轻轻拍拍邓宽手背。
薛凝听完八卦,心里也略猜到几分。
自己善于断狱,郦家又刻意说亲,不是自己多万人迷,多半是想翻案。
薛凝虽不知晓案情,但当时既未将郦婴确实落罪,显然也存在证据链不清晰,案情有疑问。
可惜啊,若昌平侯夫人不是来说亲事,而是给薛凝看看案子卷宗,说不定薛凝反倒有兴趣了。
折返居所之际,薛凝却被一道身影拦住,赫然正是郑四娘子。
郑四娘子发间一枚并蒂金钗,披一件朱红色披风,本来便是粉面桃腮,十分俏丽。不过今日眼眶红红的,面颊亦有几分恼色。
她恼恨:“薛凝,你可是仍记恨宁川侯府待你不好,故处处与我为难。好端端的,你偏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