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
? 本书名称:铸金笼
本书作者:仙苑其灵
本书简介:文案:【强取豪夺】
当柳惜瑶得知她要被侯府送给半百之人为妾时,向来安分守己的她,将心思用在了侯府二公子宋濯身上。
可这宋濯虽肯帮拂,却始终克己守礼,就如天上云,看似近在眼前,却让人抓不到实处。
罢了,既是倚靠不住,她便索性另谋出路。
恰逢大公子外派携一双儿女归府,他因正妻早亡,此番续弦不问出身,只论品性,柳惜瑶当即抽身,转而将主意又打到了大公子身上。
*
宋濯是忠毅侯府的二公子,又是圣上钦点的探花郎,他容貌出尘,温雅清贵,向来不近女色,直到某日,一道可怜兮兮的身影闯入视线。
他知道她为何而来,也知她为何又另寻他人。
只是一个女子罢了,他不会被她左右心绪。
可后来,他看到她与兄长十指紧握,看到她脸颊绯红,而那熟悉的淡香从兄长衣衫飘入鼻中时,宋濯捏碎了手中玉盏。
————
入夜,柳惜瑶昏睡中被惊醒,以为是未婚夫,她笑盈盈勾住他脖颈,用那软香细语诉着满心思念,却听耳边一声低笑,“这般久了,瑶儿哄人的词还是没有变啊……”
很久之后,当柳惜瑶问宋濯,可会当真让她活着离开。
宋濯玩着她指尖,慢条斯理地笑道:“瑶儿这般厉害,贯会拿捏人心,何不看看你手段,到底可以让我疯到哪个地步?”
说罢,他吻住那泪痕:“后悔了?那当初何故来招我?”
#心机表妹VS疯批表兄
#她说爱我,转头却欲嫁给我兄长
阅读指南:
1.HE,女非男都处
2.古早,狗血,强取豪夺
3.每本人设不同,宝宝们看好了再入手哦!
4.听说友好的宝宝们都会发大财喔!发!大!财!
【晋江好文千千万,不喜此文咱就换】
【气坏身子不划算,和和气气福常伴】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情有独钟天之骄子腹黑高智商HE
主角视角柳惜瑶宋濯配角宋澜李羡柳安安宋滢
一句话简介:她说爱我,转头却要嫁给我兄长
立意:深处困境,自强不息。
第1章 楔子瑶儿不怕
夜里,柳惜瑶被一阵急咳声惊醒。
她坐在床板上稍微缓了缓神,便立即摸黑寻去桌旁,熟练的点灯倒水。
帐内的柳茹还在低咳,似是知道方才那几声太过尖锐,此刻便用帕子紧紧掩住口鼻,想要将胸腔内不适全部压下。
“娘。”柳惜瑶端着水杯来到床前,床帐被掀开的瞬间,柳茹赶忙别过脸去,将神情隐在黑暗中,拿着帕子在脸上匆忙擦拭着什么。
屋内只有桌上这一盏油灯,光线昏暗不明。
柳惜瑶看不真切,只如平常一样坐在床边,待片刻后柳茹回过身来,她才又将水杯递上前去。
“是娘不好,又将你扰醒了。”柳茹嗓音沉哑,眉宇间尽是疲态,整个人也瘦的脱了相,可即便如此,也能从她五官中看出,曾经的她是何等的明艳动人。
然话音刚落,柳茹突然捂住嘴,背过身又是一阵急咳,咳得她整个身子都在颤动,随着一股咸腥涌出喉中,那紧紧压在唇上的帕子再次被鲜血染红。
在她有意的遮掩下,柳惜瑶依旧未曾看到这一幕,却是隐约闻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她心头不由一紧,忙朝柳茹看去,“娘亲自打入秋之后,便夜夜都要咳醒,这几日更是厉害,若不然……还是叫安安去将府内郎中请来看看吧?”
柳茹缓缓回过身,顺手将帕子藏进枕下,强掩着疲惫与虚弱,朝柳惜瑶摆手道:“不必这般麻烦,郎中不是说过了么,咳咳……我这咳疾,是因为华州干燥,我尚未适应所致……咳咳,待明日……我再多喝两副润喉的汤药便是。”
提起汤药,柳惜瑶细眉更蹙,她虽不通药理,可也看出自侯府老夫人离世之后,送来幽竹院的药材与从前不同,娘喝了之后非但没有好转,还愈发严重了。
此刻见母亲不过三两句话,便说得断断续续,气喘吁吁,柳惜瑶心绪更乱,“娘,咱们来华州已有三年,若只是气候不适,应当慢慢好转才是,怎会一年比一年严重?”
是啊,已是过了三年了。
柳茹没有说话,只盯着手中水杯怔神,片刻后,才低声问了一句,“瑶儿,你……你可会怨怪娘亲?”
柳惜瑶也不知怎地,总觉得今晚心里莫名发慌,她回头看了眼那被阵阵疾风吹得咯吱作响的窗子,深吸了一口气,拉住母亲的手道:“我方才只是忧心娘的身体,并无半分怨怪之意。”
“不、不是……”柳茹缓缓摇头,眼眶逐渐湿润,“娘是问……这三年来,你心中可曾对娘生过怨恨?”
柳惜瑶不由微愣,要知这三年来,不论她与母亲过得再累再苦,母亲也从未问过这样的话,今日骤然提起,这让她心里乱,却还是强撑着朝母亲温声道:“错不在娘亲,女儿何故要怨?”
柳茹闻言,终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妄她自傲一生,纵是离开赵柳两家,也绝不肯低头,可眼看油尽灯枯之际,她到底还是生出了一丝悔意。
“可若当初不是娘执意和离……我的瑶儿何故如此啊……”
她的瑶儿这般懂事,这般秀丽,在这个十二三岁,本该充满朝气与明媚的年纪,却因她的执拗而困在这狭小昏暗,暮气沉沉的一方牢笼中。
“我……是不是当真做错了?”
柳茹双眼无神,眸光不知在看向何处,只不住垂泪,而她这一声说得极低极轻,让柳惜瑶也跟着湿了眼睫。
三年前,十岁的柳惜瑶已是到了能够明辨是非的年纪,在父母和离的这件事上,她心中自然生过怨气,可这份怨气从来都不是因柳茹而起。
其实早在儿时,她就听说过有关父母相遇相知的故事,在当地,那曾经还是一段佳话。
那时的赵家,只是一个在青羊宫外摆摊卖文房四宝的小贩,若不是母亲去上香时意外露出真容被歹人惦记,给了父亲出手相救的机会,恐怕他们此生都不会有任何瓜葛。
而柳家虽只是世族的一个旁支,早已不复往昔的辉煌,但外祖父年轻时曾明经及第,本可入仕为官,却选择回乡设立私塾来教书育人。数十载孜孜不倦地倾囊相授,让外祖父在当地颇具名望。在母亲还未及笄时,上门说亲者已不在少数,然而真正让她动了情意的唯有父亲。
那时的父亲容貌清俊,举止端方,对母亲又有恩情还不求回报。
正巧两家一个教书,一个靠笔墨营生,算是为了还恩,外祖父便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