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那么问题来了,她以后到底多牛逼,才会有团队专门拍摄她的人物传记啊!
叶薇想象不出来,毕竟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
虽然投胎技术还行,一出生就有了沪市户口,但她爸妈早逝,留下了一双弟妹,她这种家庭条件,在婚姻市场都是要受人挑剔的。
再说个人情况,她脑袋还算灵光,但离聪明有点距离,读书时一直成绩平平,高考志愿填的不算很高,可还是以几分之差落榜了,最终只有高中学历。
要不是厂里领导看在她爸是为了厂里资产牺牲,对她特别照顾,以她的学历,她肯定是进不了财务科当干事的,如果要进厂,大概率是去车间。
最后是个人能力,入职后她学东西还算迅速,但也仅限于做好本职工作,远没有亮眼到厂里领导都注意她的程度。
工作三年,她一直没能获得什么荣誉,一方面是因为资历太浅,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她没有做出特别出彩的成绩。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十余年,如今大家早不像八十年代那么看重国企职工身份,近几年大院里陆续有人下海做生意,赚得盆钵满溢。
她却仍固守着铁饭碗,迟迟不敢踏出那一步。
甚至如果不是确认字幕说的都是真的,就算字幕说得再天花乱坠,她可能也不敢投入这么多资金去博这一把。
这么平凡的她,真的有可能成长为字幕上那个众人称赞的厉害人物吗?
是,有字幕的存在,一头猪也能被托着起飞。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足够的能力,就算建立起商业帝国也只会空中楼阁,经不起半点打击。而这样的“成功人士”,显然没有特意拍摄传记电视剧或者电影的价值。
她……能成长为这样有价值的人吗?
叶薇不知道。
但她这个人心宽,没有在这问题上纠结太久,毕竟未来的她再厉害,也无法为现在的她带来什么好处。甚至如果她不够努力,未来可能的成就都会化为泡沫。
与其沉溺在“未来的荣耀”中沾沾自喜,不如脚踏实地去赚当下可能赚到的钱。
所以,还是继续琢磨认购证吧。
第12章 发小 杨倩真想摇一摇叶薇脑袋,看看里……
回大院前,叶薇绕路去了新村那边找杨倩。
杨倩是叶薇发小,一起长大的还有个叫张江明的男孩,他们三个都是厂子弟,穿开裆裤那会就认识了,连学都是一起上的。
三个人中,成绩最好的是叶薇,最有希望上大学的也是叶薇,但她高考没发挥好,差了几分落榜了。
成绩最差的是张江明,年年考试吊车尾,上高中纯粹是为了混学历,以便接班进机械厂。
嗯,叶薇和张江明还是同事,只是他们一个在厂办上班,一个是车间一线工人,工作期间碰面的机会不多。
杨倩成绩当然比张江明强很多,但她父母重男轻女,如果她能考上中专,或者上重点高中后板上钉钉能考上大学,他们为了面子可能也会供。
可初中三年她的年级排名一直中不溜,中考别说市重点,连区重点都没考上,考上大学的概率非常渺茫,所以她初中读完就辍学了。
杨倩和张江明的情况还不一样。
张家只有两个儿子,年龄还差了好几岁,所以作为小儿子的张江明在家一向受宠。
张江明大哥又争气,考上了大专,因为是恢复高考前几年考上的,到他毕业时分配的工作很不错,进了机关单位当干事。
所以张江明初中还没读完,他爸妈就商量好了,让他混个高中毕业证再接张母的班进机械厂。
杨家也是两个儿子,而且这两个儿子没一个成绩好的,所以杨倩爸妈也早就商量好了,让老大接妈的班,再想办法给老二买一份工作。
至于杨倩这个女儿?自食其力去吧!
于是杨倩想进国营厂,就只能自己报名参加招工考试。
可她初中毕业时很多国营单位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招工机会非常少,再加上知青陆续回城,待业青年非常多,稍微好点的岗位都要百中无一。
杨倩只有初中学历,年纪又小,哪哪都不占优势,每次考试基本都是第一轮被刷出去的。
偏她爸妈以兄嫂有意见为由,频频催她出去找工作,要不就赶紧嫁人,总之不能一直在家吃闲饭。
杨倩当时还没成年,自然不想仓促相亲结婚,就找了家理发店当学徒。
没办法,好的单位她考不上,能选的工作无非那几种,不是进私人饭店端盘子,就是进私人厂当临时工,或者学点技术给人当学徒。
几种工作中,当学徒并不是杨倩的第一选择,因为工资太少,而她家里又一直在催她交生活费。
但叶薇觉得端盘子前途有限,进私人厂转正困难,而如果不能转正,前景未必能有当学徒好。
她们又一起去考察了几种学徒工作,看来看去觉得理发店最好,虽然学徒工资不高,但如果能熬出头当上理发师,薪水还是很可观的。工资上来后再攒点钱自己开店,未来都不用再愁。
斟酌过后,杨倩去了理发店工作。
杨倩刚去理发店上班的时候,大院里说风凉话的人不少,早十几年能当上八大员都是顶有面子的,但改开后驾驶员邮递员还好说,服务员和理发员的社会地位可以说一落千丈,好些人都觉得她这么多年书白读了。
她家里意见也很大,一是觉得丢脸,二是觉得学徒工资太低,还不如去当服务员,起码试用期短,一两个月就能转正。
最后杨倩答应上交全部工资,才把他们安抚住。
杨倩出师后工资几连涨,虽然她留了心眼没跟爹妈说实话,但和当学徒那会比起来,交上去的生活费翻了好几倍。
因此,虽然如今大院里依然有人在背后说嘴,但杨家人对杨倩的工作却越发满意。
尤其这几个月机械厂接连拖欠工资,而她因为工作的理发店生意红火,每月都能准时上交生活费,她也渐渐成为了父母口中有出息的人。
至于她上班一站一整天累不累,忙的时候是不是连口饭都吃不上,谁在乎呢?
杨倩工作的理发店位置挺好,离公交站只有百来米,门面不是很大,里外只有两间房,加起来可能也就五十来平。
外间靠门摆了两条长椅,是给那些排队的人坐的。往里两边墙壁各有两面镜子,镜子下面各摆着一张矮柜,柜前各一张理发椅。再往里横摆着一张洗头床,床头摆着一张高柜,里面放洗发水干毛巾等物品,而床尾则有一扇门通往里屋。
里屋摆设差不多,也是四面镜子四张理发椅,但因为少了洗头床和等位用的长凳余出了不大不小的位置,刚好摆两个热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