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要支付她和焦平一定的版权收入。
焦平没有想到还能有一笔意外之财,自然不会拒绝。
他也不反对叶薇提出的前一个要求,虽然这样会少一笔收入,但如果没有她的创意,他连其他市场的版权收入都不会有。
拉锯战谈了小半个月,宏达玩具才同意叶薇的要求。
除了这些,叶薇还要注册公司,虽然这工作也可以找人办,但需要她出面的事情也不少。
这段时间她忙得连午睡的时间都没有,当然不可能把时间拿来打私人电话。
十一月下旬,宏达玩具的人来了沪市。
叶薇脱不开身,干脆找领导请了假。
罗丽娟不赞同叶薇请假,新厂长才烧第一把火,她担心叶薇请假正撞枪口上,被杀鸡儆猴。
但叶薇之前不辞职,是因为机械厂这工作有跟没有差不多——不怎么需要上班,单位也不怎么开工资。
现在工资没发下来,工作时间倒是恢复了,叶薇已经在考虑辞职的事,真不怕新厂长拿她开刀。
这假最终还是请了。
宏达玩具来的人比叶薇以为的多,除了设计师和对接叶薇的销售,还来了一名技术员,可见他们的诚意。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叶薇在工业区的某家高档酒店订了房间。
不止房间,会议室也是在这家酒店订的。
宏达玩具的人落脚第二天,叶薇联系焦平,一起参加了首次会议。
会议过程算不上顺利,因为叶薇参考弹幕形容出来的有些游乐设备,以宏达目前的技术,制作确实有点困难,所以需要沟通和调整。
而沟通和调整需要时间,所以会议进行得断断续续,到第三天才在技术方面达成一致,然后又继续谈价格。
如果叶薇打造的儿童乐园能一炮而红,宏达不说能打开国内市场,在沪市积攒出一定名气肯定没问题。
虽然有版权限制,叶薇提供创意的游乐设备不能对内销售,但他们公司产品很多,能打开销路的话前景不会差。
因为以上原因,宏达玩具给的报价相对优惠,叶薇只意思意思小刀了一下,便和对方签下了合同。
随着合同签订,时间也进入了十二月,第一百货一楼的服装店正式撤出,叶薇联系的施工队也迅速入场。
叶薇忙碌的时候,机械厂的新任厂长也没闲着,他先是联系下游厂家,折价把仓库里积压的产品卖出,用不上的旧设备亦然,回拢资金给厂里职工发了几个月工资稳定人心。
然后带着工程师技术员常驻车间,一番研究后决定转产电器。
最后,他组织召开原本他刚入职就应该开的员工大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并告知厂里已经组装出电饭锅,后面会安排部分职工进行生产,争取小部分人带动大部分人,让大家都能回到工作岗位。
说完喜讯,他又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即经过探讨,上面领导决定将第二机械厂作为试点,对它进行股份制改造。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第61章 股份制改造 机械厂新厂长姓谢,单名一……
机械厂新厂长姓谢, 单名一个超字,因为长相端正,年纪还轻,才三十出头, 本人又是八十年代初的名校大学生, 工作资历在厂里一众领导中虽然不长, 但履历非常过硬。
再加上他入职后第一时间仓库里积压的库存卖掉, 给厂里职工发了几个月工资,职工们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他入职不到一个月,厂里职工对他的爱戴, 就远远超过了在机械厂干了几十年的前任厂长。
很好理解嘛, 前任厂长接任前,沪市第二机械厂在全国都有名气。
前任厂长接任后, 机械厂虽然恢复过一段时间荣光, 但因为他决策失误,这份辉煌没能一直持续下去,机械厂没几年就开始走下坡路。
到今年, 更是隔三差五拖欠工资。
仔细一数,谢厂长卖库存给大家发工资前,机械厂的工资才发到今年三月,也就是说,厂里已经拖欠七个月工资了。
虽然谢厂长卖掉库存后,没能把工资给大家把拖欠的工资全部补上, 但至少人有态度,而且他才刚入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要他能带领机械厂起死回生,他们还用担心工资发不出来?
至于谢厂长能不能带领机械厂起死回生, 厂里大多数职工都有一种盲目的自信,觉得他可是名校大学生,而且他要是不行,上面领导怎么会把他安排到机械厂来?
也因为这样,谢超烧完两把火后,虽然没有立刻通知恢复生产,而是一直跟工程师技术员们泡在车间里,但机械厂的职工们大多不急。
他们已经经历过厂里生产彻底停摆的时候,不在乎多停工一两个月。
何况谢厂长带领工程师技术员的研究不是没结果,这不是组装出了电饭锅,厂里马上能开工了吗?
刚听到这消息时,厂里职工们是很高兴的。
转产电器好啊,现在人民生活富足了,在家用电器方面就很舍得花钱。
用煤炉和煤气灶煮饭浪费时间还容易糊锅,电饭锅自然受欢迎,这东西价格也不贵,条件好的家庭一般都会备上一个。
要是条件再好一些的,干脆出国去日本买了带回来。
虽然他们厂生产的电饭锅,技术上可能没法跟日本,甚至是国内那些大品牌比,但能量产也不会愁卖。
至于他们以前生产的零件,有的更精密,对技术要求更高,现在生产电饭锅是不是技术上的浪费?
大多数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他们以前生产的有些零件是有技术要求,可这有什么用?他们空有技术没有设备,结果依然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被市场淘汰。
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崇高的理想,想要的只有活下去。
如果这场员工大会到此为止,肯定是皆大欢喜。
但当谢厂长宣布将对机械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大家就不怎么笑得出来了。
在他们看来,厂里准备转产电器等于已经找到生路,接下来他们只要按部就班地生产出商品并卖出去,机械厂迟早能起死回生。
w?a?n?g?址?发?b?u?Y?e?ⅰ????ǔ???ε?n?????????????????????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股份制改造?
如果改造成功,以后他们还是不是国营厂职工?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们还是国营厂职工,就算机械厂转产失败,彻底破产,国家也不会不管他们。
但如果机械厂改造成私营厂,转产失败导致破产,未来国家会如何安排他们就是未知数了。
又或者,转产只是障眼法,上面派谢超来的目的,只是为了名正言顺地将他们这个包袱甩掉?
因为阴谋论,员工大会结束,谢超在职工心里的形象不说一落千丈,也确实没有之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