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


货不足五百套,自然拿不出这么多货供给对方。

虽然他可以现在联系厂家生产,但再迟钝的人,在接到这么多电话后都能察觉出不对劲,何况他没有那么迟钝。

陈霁云用了套话敷衍过去,然后开始给有合作的商家打电话,借着询问游戏光盘销量,打听起发生了什么事。

前三通电话,都没打听出什么。

要说一点消息没有,也不至于,三人都说光盘销量增加了,还有个人说今天来了好几个人打听他们这游戏,并表示有意增加进货量,但被他搪塞了过去。

第四通电话的合作方,知道的消息稍微多一点。

刚开始他也一头雾水,但见到好几个人特意来买《西行记》后,没按捺住好奇心,跟买家打听了起来。

接到陈霁云的电话,他兴奋说道:“老陈!你做的这个游戏在BBS上火了,今天一天,冲着你这款游戏来我店里的顾客有十来人呢!对了你那里还有没有库存?有的话再给我送点来,照这趋势,你之前送来的一百套光盘,没准三天就能出完!”

看在对方说了重要消息的份上,陈霁云说:“我可以再给你一百套。”

“才一百套!”

陈霁云说了电脑城专卖店的老板,刚从他这里拿了一千套光盘的事,说道:“我手里也没有多少库存了。”

“这个老钱,就他最精!”电话那头的人骂了一句,又问陈霁云有没有联系厂家加大生产。

陈霁云说道:“我才刚搞清楚情况,还没联系厂家,过几天吧,有货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电话那头满意了,又主动说提前把前一批的货款给他,顺便来拿他刚才答应给的一百套光盘。

挂掉电话,陈霁云开了电脑,进入对方说的BBS网页。

不用搜索,他就在热门看到了《西行记》相关的帖子。

发帖的人是个游戏迷,市面上新的旧的,好玩的不好玩的游戏,他基本都玩过。

因为最近没有什么新游戏上市,所以在专卖店看到《西行记》的游戏光盘时,他虽然对这款游戏一点都不了解,但还是买了一套回家玩。

这一玩,就是连续三天不眠不休。

其实《西行记》通关没有那么难,常玩这类游戏的人,如果只追求通关,第一遍不到一天就能通关。

发帖的人第一遍就是十四个小时通关的,但通关后他觉得意犹未尽,又返回去玩了两遍。

每一遍,他都有新的发现,所以要不是身体撑不住,他可能还会再玩几遍。

停下来睡了一觉后,他的脑袋稍稍冷却,再开电脑没有直接进入游戏,而是开始写经验贴。

这两年其实也有游戏厂家关注到论坛,还自发学会了买水军,每次游戏上市就在几个大型交流论坛发布夸夸贴。

刚开始还有人上当,现在大家已经学会了辨别帖子是真人还是水军发的,以及发帖的人到底觉得游戏好不好玩。

这个发帖的人能火,和他发帖全从个人感受出发,通关经验写得也很细致有很大关系。因为一看帖子,大家就知道他是真的玩过,也是真的觉得好玩。

他粉丝多,发帖自带热度。

又因为喜欢,写这个经验贴时,他可以说文思泉涌,虽然通篇没有一个字说游戏好玩,但字字句句都在向看帖子的人传达这一信息。

所以帖子发布后,很多看到帖子的人,都对《西行记》这个游戏产生了兴趣。

但因为《西行记》只在沪市少量专卖店有售,所以陈霁云看到帖子时,买到游戏光盘的人不多。

人数虽然少,但愿意发声的人很多。

从昨天开始,论坛上关于《西行记》的帖子渐渐多了起来,而且这些玩过游戏的人,都对游戏给予了好评,并从各个角度分析起了游戏中那些未解的谜题。

随着讨论越来越多,对游戏产生好奇,抓心挠肝想玩的人也越来越多。

陈霁云看论坛的半个小时里,他又接到了三通电话,都是想进货的。所以大致看完帖子后,他不再犹豫,赶紧联系厂家生产游戏光盘。

这次他要生产一万,不,是两万套!

第113章 盗版横行 《西行记》火了。十月底的时……

《西行记》火了。

十月底的时候, 它火得还不怎么明显,但进十一月后,它突然就火到了叶薇的生活里——她公司有不少员工开始玩这个游戏。

它的广告,也一夜之间多了起来。

刚上市那会因为没钱, 陈霁云只在沪市一家中等规模的报纸, 买了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打广告。

而现在, 它的广告不仅登上了《沪市晚报》, 还是整版的黑白广告,连登一星期,费用一看就不少。

光盘套装的销售渠道也多了, 整版广告, 至少有半版罗列着正版专卖店的地址,其中就有叶薇常去的那家专卖店。

叶薇下班再经过那家专卖店, 隔得老远, 就看到了贴在那家专卖店外墙的,《西行记》的大幅广告。

因为这幅广告,叶薇让司机临时停车, 进店看了下情况。

这家专卖店生意一直不错,但今天的顾客尤其多,而且很多都聚集在正对大门的货架周围。

抬头看一眼货架上贴着的宣传单,果然,货架上摆的都是《西行记》的光盘。

叶薇今年常来买游戏光盘,算熟客了, 老板看到她便笑着打招呼:“来买游戏光盘?有想买的吗?”

叶薇说道:“没有特别想买的,你这边有没有什么推荐?”

“《西行记》,最近很火的一款游戏,”老板指着货架前围满的人, 得意说道,“这些都是来买这款游戏的。”

老板话音刚落,就有几个人拿着游戏光盘来结账。

边给人结账,老板边跟叶薇介绍游戏背景,过程中结账的顾客也有不少搭话的,从他们说的话,可以判断他们都是从网上看到别人说游戏好玩,才决定来买一套的。

但货架前围着的人虽然不少,最后下单的却不过十之一二,有些看到价格后,只默默地将它放下离开,有些则想跟老板讲价。

讲价的人又分为三种,一种心里早有预期,讲价未果后咬牙付了钱,一种觉得实在太贵,便宜不了果断选择放弃,还有一种处在两者中间,觉得贵但又实在想要,于是和老板据理力争这光盘成本没那么高,不值这个价。

听老板说他这已经是薄利多销,那人脱口而出道:“一张光盘卖六十八,你还好意思说薄利多销?夜市上都出现盗版了,这款游戏,最多二十就能买到。盗版比正版不就少了份说明书和海报吗?这些东西我都不要,你给我便宜点,我就支持你们正版怎么样?”

老板脸色难看起来,但仍坚持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