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决定走小路,窜牛棚,二爷爷家就在牛棚后头。
不得不说,这时候牛比人金贵,看他们大队的牛圈多干净,基本闻不到啥味。
也是,有专门人收拾呢。
她不自觉的瞄了一眼牛棚旁边的小草棚,看着还没牛棚结实呢,里头住了六七口人,都是下、放过来的。
她是知道历史的,知道不少人都是有学问的。
也知道以后他们会平、反,但作为一个多年社畜,她也不会头脑发热的冲上去献殷勤。
不说很危险可能连累家里,就是对方也不会信任她。
换位思考一下,很多教授都是被学生、亲人举、报的。
又经过了多年批、斗,他们还会那么相信别人么。
恐怕早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敏感异常了吧。
要是有合适的机会,她还是愿意卖个好的,让对方欠她个人情。
这么胡思乱想着,她很快跑过了草棚,听到里头有些杂乱的声音也没在意。
到了二爷爷那预定车位很顺利,明天牛车就去县里,人还不多,她直接将两分钱给了。
二爷爷还说了早上经过她家门口喊她一声就行,不用去村口等。
林小红高高兴兴往家走,心里想的是能不能将棉被带着,太特么冷了。
可惜就是想想罢了,家里就那么一副好被褥了,她可不舍得拿出去嚯嚯。
明天她也不准备全程坐车,偶尔下来走走,既锻炼还能热乎热乎。
不过对于去县城她还是挺期待的。
就在这时她听到一句话,“老侯这发烧了,再这么拖着要坏事的。”很是清晰。
原来她又到了牛棚旁边的小草棚。
也没停留,更没听墙角,但这话却进了心。
如今家里有人生病,多数人的选择就是硬挺。
真心不夸张,即使家里有点钱,第一反应也不是去医院去诊所,都是拖拖看看,看看能不能自愈。
严重外伤除外,直接哪大出血肯定是去诊所的。
至于不严重外伤,比如划个小口子,直接乎草木灰或者大酱就可以了。
真心不是夸张,这跟这个时代人们思想有关。
所以牛棚那人应该很严重,否则不会说到送医院。
如果只是发烧的话,她家里还真有药。
万能的扑热息痛。
这个年代医生少,加上不少被下、放了。
轮到各个村子就更少了,就有了赤脚医生。
她不否认民间卧虎藏龙,高手在民间,但那毕竟是少数。
后世培养一位医生需要本科五年研究生、博士也得五六年,据说进了医院还要委培,反正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独立看诊,但是赤脚医生培训很短,能学多少??
所以就有了不少万能药,比如扑热息痛和去痛片。
发烧、感冒、浑身疼…都可以吃它们。
还别说,真好使。
林小红猜测,可能跟这个年代人们很少吃药有关,没啥抗体。
不过西药也不常有,想买最好去县医院。
她家里的就是她二哥去县医院给买的。
然后她娘给拿过来的,一颗扑热息痛一颗去痛片。
但那时候原身还在,哀莫大于心死,哪有吃药的想法。
掖柜子里了,骗林母吃了。
不如做点好事。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另外她也不想家里人吃这个。
后世扑热息痛好像禁了,去痛片也有了副作用小的替代药品。
家里孩子们还小,可不敢随便吃药,所以用来做人情再好不过。
但是怎么做才能不白做好事呢,学雷锋不留名不是她风格。
得好好想想。
留纸条肯定不行,白纸黑字就是证据啊。
主动露脸攀谈也不建议。
虽然要卖好,但也不能太刻意。
有点又婊又立哈。
都到家了,林小红也没能想到一个万全的办法。
嗐!看来在阴谋诡计这块她不太擅长啊。
还好没穿到古代搞宅斗,要不然怕活不过三集。
林小红进了屋,直接上炕进被窝。
别的都顾不上了。
“娘明天去县里,你们有啥想买的?”林小红问三个崽。
主要是她怕漏买东西,让三个崽给集思广益下。
“娘,饿!”李小河可怜巴巴的捂着肚子。
林小红很是干脆的让大儿子去拿两个地瓜饼,娘四个分着吃,一人一半。
毕竟是加餐,不能吃太多。
“就着温水吃,要不太干吧。”
别说,她真有点饿了。
地瓜饼凉着吃别有风味,感觉更甜了呢。
不只她喜欢,三个小的都吃得很高兴。
林小红又吨吨吨喝了半缸水,想起什么事又下了地。
她抓了一大把松子。
“小河,这次你来分,每人十个。”说要伸了伸手指,给个提示,“就是每个手指头上放两粒。”
李小河点头如蒜,当成好玩的了,“我分!”
一只小手杵在炕席上,努力的张开手指。
拿着松子粒往每个手指头前边放,“一二、一二、一二…”
这俩数他熟呢。
林小红努力憋笑,小屁孩努力绷脸认真数一二,仿佛在做一件大事,不要太萌呢。
第21章
◎开个家庭会议…◎
李小河人小,手腕控制力还没有那么强,一个哆嗦就将松子弄乱了。
然后小脸更严肃了。
憋了好一会,又抬头看了看林小红她们又低头重新分了。
李大江想要帮忙都被林小红拦住了。
小家伙很认真,他还会检查,可以说是负责了。
让他做!
“娘的!”
头一份不出意外给了林小红。
林小红高高兴兴收了,还当着仨孩子面数了一遍,“一、二、三…十,很准确!一点不差,小河真棒!”
第二次小家伙就熟练一些了,第三次、第四次速度更快了,果然分松子也是能熟能生巧的。
分完了,还拍了拍巴掌,这是在给自己鼓掌呢。
又抹了把额头,这是出汗了,也不知道是憋的还是累的。
林小红忍住笑意,揉了把小儿子扎扎的小脑袋,“下次小溪分。”
之前还让大儿子来分的,现在看来轮班也不错。
不过要补偿一下好大儿,“大江,你去柜子里拿四颗大白兔,咱们一人一颗。”
重新给大儿派个好任务。
等大家都磕着松子吃上大白兔了,林小红言归正传,继续讨论明天的县城之行。
好大儿·江一如既往的抠,“没啥要买的,家里也不缺啥。”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不花钱。
林小红都要呵呵了,她觉得家里跟家徒四壁差不多,还不缺啥,是啥都没有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