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


“我也吃完了,大哥走吧。”林小红和大儿子摆摆手,“大江有事的话去大爷爷家。”

——————

已经进了县城,林小红已经和林大哥商量好了,先去黑市碰碰运气。

因为林家偶尔会来黑市卖鱼,所以对黑市还算熟悉。

“大哥你在这看牛车,我进去立马出来,不耽误功夫。”林小红跳下牛车,小跑着进了一处胡同。

看到有望风的也没管,反正不收她们的钱。

往上提了提围脖,只露两个眼睛。

黑市的人都是来去匆匆,遮遮掩掩的,她这样一点不奇怪。

开始寻找目标。

找到了!

她要找倒票的。

如今这票就跟钱一样,是可以流通的。

有价值自然就有买卖。

就有人专门干这个。

显然想买的人不少,已经被围上了。

这时候不是谦让的时候,林小红开始往里挤。

就听到“粮票没了!棉花票没了!布票没了!”

林小红更着急了。

可等她挤进去,就剩一些副食票了。

她想要的肉票、油票也早没了。

她花三毛买了一块香皂票和一张卫生纸票。

将两张票放好,她开始搜寻其他的摊位。

没有肉票,不能去百货商店买肉,但运气好的话能在黑市碰到卖野味的,或者老百姓卖鸡、鱼之类的。

不过都太过抢手,基本一来就卖完,所以几率很小。

林小红仍然没买到,不过她看到卖面粉的了。

价格有些贵,一斤要三毛五,都快翻番了。

即使不要票,也贵了。

就有人在讲价。

大婶A:“你这面粉这么黑,肯定不是80,里头不定参合啥呢,三毛五太贵了,便宜点!”

大叔B:“太贵了,三毛卖不卖,卖的话我要两斤。”

……

最后那人被磨得没办法,关键是没人肯买,只能讲价,但只同意降到三毛二,再少就不肯了。

林小红跟在大婶后边买了两斤。

其他的也没啥了,地瓜、土豆、菜干、蘑菇干啥的家里都有。

果断撤了。

“大哥,我回来了!”林小红窜上牛车,“大哥,先去趟百货商店呗。”

“又买啥啊?”林大哥发现了,小妹太能花钱了。

想劝劝,又怕说到没了的妹夫,妹子再伤心,好不容易走出来的。

“咳咳…买我们女生用的,问那么多干嘛。”

林小红这么一回答,林大哥果然不再问了,拉着老牛走了。

进了百货商店,林小红目标明确,奔着卫生纸去了。

递过去票和钱,售货员将票夹子和钱通过铁丝滑到对面会计处核对、盖章。

售货员开始数卫生纸,这时候卫生纸不是筒的,是正方形,按张算的,颜色也不是白色、黄色,而是桃粉色的。

有够鲜艳。

一张卫生纸票能买到三十张,价格是一毛五。

价格不贵,毕竟原材料是一些草梗之类的(这边造纸多用水稻杆)。

但是票少且贵啊。

买完了卫生纸,她又买了香皂,五毛一块。

买完这两样,林小红看也没看别的,立马出了百货商店。

她怕又有看好的,又忍不住买买买。

她要捂紧自己的小荷包,它已经很瘦小了。

这回林大哥就在百货商店大门口旁等着她呢,一出来就看到了。

“小妹,那个废品站卖木板便宜不?”林大哥问道。

林小红反问,“咋,你想买啊?”

林大哥:“不是我。是爹说你买地柜不能直接放地上,返潮能把柜子整坏了,得垫几个小凳子,要是木板子便宜,就买几块,回头让老叔给做成凳子。”

林小红连连点头,表示受教,“嗯,那就买几块,木板子还是挺便宜的。对了大哥,我买的地柜可大,咱俩可能抬不动。”

主要是她完蛋啊,她承受不了哪怕三分之一的重量。

总不能让那六七十岁老爷子帮忙吧。

失策了,多带个哥来好了。

第30章

◎送家具到老叔家…◎

林小红看着林大哥在废品站随便扒拉两个人,一人给了一颗烟,那人就颠颠的去帮忙了,都没用到她。

至于买板子,林大哥又送给老大爷两只烟,就没收钱。

在牛车上,林小红开始算账,一盒烟一毛五,里头有二十根,也就是两根烟一点五分。

用一分五就换到了能做三把小凳子的木板,太挣了吧。

看来以后她兜里也得揣盒烟,比送大枣有用!

林小红坐的屁股又麻了,下来走一会,顺便跟大哥说说话,“大哥,我准备让老叔帮忙将柜子和五斗橱修修,上面的漆不用补,再做几个凳子,我买了一包大前门(烟),还得给多少钱合适?”

不给钱不行,即使是亲叔叔。

“不用你给,回头分肉了,喊老叔来家吃一顿就得了。”林大哥不想妹子再花钱。

林小红怎么能答应,“不行。老叔给我干活,用不着你们请,要不我买只鸡?”

主要是给钱的话,老叔不定要。

林大哥嗓子都高了两分,“那也太多了!老叔要收了,咱娘可要唠叨了。”

林小红也明白,在自家娘眼里,给亲侄女干点活,且又不是农忙,天天待着,咋还收那么贵重的礼物,肯定心里不痛快,“那大哥要不这样,我买了两斤白面准备包饺子,回头给老叔送一些过去。”

林大哥咽了下口水,“那行!老叔爱吃饺子。”

林小红在路上已经想好饺子馅了,鸡蛋酸菜的。

没有肉,只能靠鸡蛋借个味儿。

回头再弄点大料和蘑菇干粉在里头,提个鲜。

她买了两斤白面,回头参合点玉米面,自家做饺子当然是皮薄馅大才好吃。

应该能做出十一二斤的饺子。

别觉得多,四家分呢。

她家、老叔家、她爹娘那,还有李家大伯家。

一家也就三斤左右。

她家四口人,三个是孩子,差不多够吃一顿的。

其他的家里都十几口人,也就尝尝鲜吧。

想要吃饱吃好是别想了。

当然送礼不是这么送的,不可能平均。

她有求老叔,自然要给老叔家多些。

至于李家大伯,平时两家做好吃的,也有互送的习惯,不过都是一海碗的事,大概也就一斤多点吧。

再多,人家会多想的,突然送这么“重礼”,是要借钱还是求办事?

何况还涉及到回礼。

有时候送礼并不是越多越好,要合适。

“小红,那包烟你带了没?”林大哥问话。

林小红“啊”了声,回了神,连连点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