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江逢秋是真的疑惑了。

*

江逢秋重生以后是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在干活,但可能是因为在这方面实在没什么天赋的关系,他依旧赶不上其他人,

不过这时,已经没人再说他什么了。

毕竟总是偷懒不干活和的确不怎么擅长干活,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两码事。

更何况…江逢秋也不算什么都没干,以前他们所在的大队一直以来效率都赶不上别的大队,大队长去开会时不知道被说过多少次了。

但是今年的农忙时节,他们五队头一次在秧苗期结束之前完成的插秧的工作!!

而原因就是因为江逢秋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变得“特别勤快”起来了。虽然他吭哧吭哧在地里干半天,进度依旧缓慢,但起码人家的态度做的很好嘛。

眼看着这么个大懒鬼都如此手脚麻利起来了,队上其他几个平时里总是浑水摸鱼的主儿也跟着手脚麻利了不少。

哪怕是其他平时就不耍滑的社员,看江逢秋都这样了,手脚也就比往日里还要更快了。

这样一通忙碌下来,

可不就比去年效率高嘛。

*

队长解释完后,还很欣慰的拍了拍江逢秋的肩膀:“我听你同小队的人说了,虽然不怎么达标,但你干活挺麻利的…”

江逢秋:“……”

那会子驴车已经快到了,天色也比之前亮了一些,除了路上陆陆续续又上来了两位以外,江逢秋还看到路上有好些大爷大妈,估计是舍不得坐驴车,自己拿扁担跳着沉重的货物…

就在他有些感慨时,听到一旁的大队长突然问了一句:“小江同志,你是知青吧?”

江逢秋:“嗯。”

大队长:“那你读到几年级?”

江逢秋:“读到中三。”

江逢秋记得他读书那会儿依旧还是九年制,意为五年小学,四年中学,后来的孩子们似乎是改成了十二年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他不太清楚,反正他那时候的确是九年制的,记得他那时候几乎差一年就可以毕业了,如果不是发生那样的事,他家里人连他以后去哪所大学都好了,结果……

“那你不是你们那几个知青里文化最高的?”大队长挺惊讶的,毕竟他们那儿普遍文化程度很低很低,能上个小学一年级就不错了,连他也只是刚读了个小学而已。

记得当时和江逢秋一起下放的知青们被分给了好几个村,而上林村又是周围几个村子里最穷的,所有只分了江逢秋这么一个知青。

而就这一个,那会子还好多村民不想要的呢,认为多了一张嘴吃饭,还是一个干不动活的小白脸,要来又什么用?

“这个…小江同志啊…”

*

江逢秋一眼看出了队长似乎有什么事,也没拐弯抹角,就直接问了什么事。

而队长也不是一个扭捏的人,看江逢秋这么爽快,自己也很爽快的直说了。

昨儿天擦黑时,队上的验分员傍晚在自留地沟边摔了一跤,估计得半月上不了工,而队里会认字会写字的人不多,所以……

“当然,肯定不白让你替工,分工算的…,只有一点,工分表要好好写,这个不能出差错,到时候是要一层层往上交的……”

驴车已经能看到集市了,江逢秋耳边隐约听到了那边的嘈杂,几个小孩互相追逐打闹的声音,大人的讨价还价的声音…

大队长说完以后又问了他一遍:

“你这边不行的话,我只能去别村借人。主要是我要去城里,不在村上,不然我就顶了…哎,我比较希望是自己村的人…”

江逢秋点点头:“好。”

第61章 好逸恶劳知青攻重生以后6

大队长之所以不愿意去别村借人,主要是工分涉及到太多,这直接关系到生产队年底分粮的大事儿,每个人分多分少都是看工分来算的。

再者说,上林村和周围别的村子关系不怎么样,这种事儿在江逢秋干活的那个把月也零零散散的听了一些…

几个村子之间的恩恩怨怨由来已久,无外乎就是你占了我的地,我挡了你的路,听说最严重的一次据说水源都被堵住了…

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江逢秋这个外乡人肯定就不太清楚了,反正不到万不得已,队长肯定不会去借外人。

而江逢秋虽不是本地的,可他现在已经被分到了上林村,那他就是上林村的人了,而事关工分,能找自己村的人,还是得找自己村的人。

驴车抵达集市后,队长因为还有别的事,也就没和江逢秋多说太多,两人在约定好第二天的在哪里见哪里谈以后也就各种分开了。

*

都已经分开好一会儿了,江逢秋还是有点懵懵,小声的自言自语着:“我以前没做过这些,我有点怕,寇大哥,万一我弄不好怎么啊…”

那时寇松已经非常眼尖的占到了一块好地方,他把背篓放身后,一边把里面的簸箕和刷把一一摆出来,一边劝慰着江逢秋。

“小秋,你别想这些了,队长刚才不是说过吗,他说会先带你两天,等你熟悉了,他才去城里办事…”

寇松编簸箕的手艺非常好,极为密实,连选的竹料看着都比别家卖得干净,一看就能用好久。

这才刚摆出来没一会儿,就有人过来问了,寇松熟练的招呼着客人,一会儿就卖了两个簸箕,三把刷把。

编簸箕不仅费时间还非常考验篾匠的手上工夫,再者说寇松卖得并不算多么贵,八毛钱一个,而刷把要简单些,则是一毛五一个,一会儿工夫卖出去一块九毛钱。

等寇松把钱收好以后,看了眼蹲在一旁的江逢秋:“小秋,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你吗?”

其实江逢秋心里隐约猜到一点原因,但上辈子的失败人生唯一教会他的就是藏拙,所以他并没有直接出来,只把刚才队长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因为我认字?是知青?”

寇松:“有这个原因,但还有一些别的,不止因为你是上林村里的知青,还因为你不是这里的本地人,上林村里也几乎没有你的亲属,你迟早是要走的…”

寇松的话差不多和江逢秋之前心里的想法一样。

但可能是看他沉默,寇松以为他还是不太明白,于是便又说得更明白了一些:“咱队上那个记分员,你是不是经常听到有在背后说他的?”

这个的确是的,太多太多了,有说什么他经常给自己家里人多计,还有说说他公报私仇,和他关系不好的谁谁谁,他就故意少计。

他到底有没有公私不分,有没有故意给人多记少记,反正江逢秋和他不熟,也不知道真假。

寇松:“明白了吧?这活儿不那么好干的,而你以前在村里很少不和其他人接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