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


灶台上的糖罐子,没错啊。

常言道“四十三过眼关”,到了这把岁数眼神不会好到哪里去,西洋糖又不是常见的东西,把糖包子做成盐包子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谁能想到南陈家送来的白糖是食盐!

她捏了一点放进嘴里品尝,“呸”的一声吐出,怒道:“这不是戏弄人吗?”

周先生怒道:“我这就上门讨个说法去。”

“有话好好说。”周妻劝道。

“还怎么好好说。”周先生道:“我这就回了他们,休想让我继续教南陈家的孩子。”

言罢,拿着“糖罐子”出门去了。

……

赵氏带着丈夫和孙子再三解释,又是赔礼又是道歉,怎奈那周先生脾气太大,谈话的结果以南陈家的孩子集体失学告终。

陈琰坐在堂屋里,盯着鞋尖,半晌失语。

一个是他亲儿,一个是他亲爹,他怕说出什么不好听的,坏了二位祖宗的雅兴。

陈老爷率先打破尴尬:“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你们看,咱家的糖坊,已经成功制出很纯正的西洋糖了。”

平安看着那洁白如雪的西洋糖,偷偷把小手伸进罐子里,被赵氏挥手拍开:“不许乱尝东西,当心有毒。”

陈老爷道:“哪有什么毒啊,我在糖坊跟长工们都尝过了,清甜绵密,绝对是正经西洋糖,说到这儿,你得再批我三百两银子,我说好要赏他们的。”

赵氏将信将疑,用小匙挖一撮,做足了心理准备,才放入口中品尝,惊喜道:“果然是西洋糖,你是怎么做到的?”

“嘿嘿。”陈老爷十分欠扁地说:“保密。”

“……”

赵氏今天却没跟他生气:“也对,这白糖的配方,今后是陈家的最高机密。”

“密不了。”陈老爷喝一口茶水,摆摆手道:“你去糖坊看看就知道了,工艺虽然讲究,却是一层窗户纸,一旦开始大量制造,要不了一两年,其他塘坊都会开始仿制,根本没法保密。”

赵氏蹙眉。

“索性造它一万斤,尽快倾销出去,赚一笔块钱。”陈老爷道。

“那也太可惜了,我倒有个办法。”林月白不假思索道:“保不住工艺,就创招牌。从前我们开糖坊,是倾销给各大商行铺货,没有自己的商号,不如我们成立一个‘陈家糖坊’,多开几个分号,自产自销,抢占先机,这样即便同行仿制,我们也已经深入人心,是第一家制造西洋糖的商号,是最正宗的西洋糖。”

“我们还要给这糖重新取一个名字,再叫西洋糖肯定不合适了,它洁白如霜,就叫……白霜糖。”

赵氏眼前一亮。

陈琰看向妻子的目光充满了骄傲。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页?不?是?ǐ????????€?n?2????????????ō???则?为?山?寨?站?点

陈老爷搓着手:“虽然我有点听不懂,但是儿媳说得最多,一定很有道理。”

平安也听得目瞪口呆,原来娘亲才是无师自通的经商天才,只是从前不努力罢了。

一条金光闪闪的生财大道就在眼前,全家人都特别高兴。

……

不过第二天,他们就笑不出来了,南陈家的失学儿童快把半条巷子给拆了,每天在巷子里狂奔乱跑,不是乱扔炮仗吓唬行人,就是提着木剑哐哐打架。

平安连门都不敢出,生怕短手短脚的脆皮本体被那些横冲直撞的堂兄们撞出个好歹。

赵氏揉着生疼的脑袋,把家里老、中、小三个男人叫到跟前,下了死命令:“旁的事都可以放一放,赶紧去给他们找塾师,把学堂开起来,将这些五脊六兽们统统归笼。”

三人得令,各自去想办法——陈老爷和陈大爷想办法,平安给他们加油。

陈老爷在员外圈子里放话,谁家有不要了的塾师匀他一个,束脩优厚,食宿全包。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真有个老塾师来应聘,虽是个年过六旬的老童生,但胜在战斗经验丰富,眼下能将熊孩子们约束起来不闹事,于陈家就是最大的恩德。

赵氏命人将隔壁陈敬时空置的宅子收拾出来,荒草丛生的院落被重新种满花木青竹,在前院抱厦中置了一排书架,几套桌椅,一张大案,一个小家塾就这样办起来。

陈平继等人没想到这么快又要上学,而且就在家门口,再也没有下雨天水淹巷子逃学的理由了。

开学第一天,学生家长们带着束脩和六礼,押着熊孩子们来到新家塾,先拜孔子像,再给李老夫子磕头。

陈老爷带着平安也来观礼,平安穿一身簇新的白色绸面夹袄,带着毛茸茸的棉帽和围脖,像个雪白的汤圆团子,唇红齿白,乖巧可爱。

李老夫子殷切期待如此乖巧的小孩加入学堂,陈老爷却说:“我们还小呢,暂时不上学。”

李老夫子心里想,大概是孩子太乖了,家里舍不得让他太早读书。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家塾成立,陈老爷身为一家之长自然要发表讲话,仍是“只要继承祖上遗志,坚持诗书传家,就一定会有奇迹发生”云云。

待师生们都落了座,朗朗的读书声响起,陈老爷才带着平安回家。

他觉得自己最近办事越来越漂亮,家里家外都离不开他了。

赵氏见到祖孙二人,奇怪地问:“你怎么把平安带回来了?索性让他留下旁听,直接开蒙算了。”

平安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陈老爷也道:“天太冷了,早起上学多辛苦啊,明年开春暖和些再说嘛。”

赵氏道:“读书还要挑季节吗?”

陈老爷近来愈发胆肥了,居然回嘴道:“那是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要藏。”

言罢,拉着平安去糖坊参观长工们制糖,顺便发放赏钱。

平安掰着指头算:“祖母批了三百两,每个工人发二两,祖父!你倒赚了一百九十多两啊!”

“你都会这么复杂的算术了?”陈老爷不好意思地笑笑:“研制白霜糖可垫进我不少私房钱,我只是平进平出。”

平安更不乐意了:“我也垫了!见者有份!”

陈老爷被他缠的没办法:“好好好,可以分你五两,你一共也没垫多少。”

平安一想,五两银子还真不少,这才作罢,催他兑现。

陈老爷只好从自己随身的荷包里掏出一个小银锭,装进他的鲤鱼荷包里。

平安晃晃沉甸甸的小荷包,满心欢喜,拿出五钱银子去集市上买了一筐山楂、黑枣、山药豆,用小锅熬糖浆,准备自制一批冰糖葫芦分给工人们吃。

……

等待朝廷判决下达的时间里,陈家巷的生活也回到了正轨。 w?a?n?g?址?F?a?b?u?Y?e??????????é?n???〇??????????????

李老夫子年纪大了,孩子们还是很尊重他的,几乎不在体力上折磨他。

老夫子为鼓励他们勤勉,对他们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