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一哂,八风不动,静静享用茶点,观赏一场母子情突然破裂导致的追逐大戏——秦王绕柱。

……

三日后,兼任礼部侍郎的胡学士接到圣旨并拿到那份考题,登时一个头两个大——孩子胡闹,陛下怎么也跟着胡闹呢?

遴选驸马自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程序,陛下居然另辟蹊径,要组织考试。

而只要涉及到考试,就不会只是把人聚起来答题那么简单,礼部需要会同内阁、宗人府、鸿胪寺拟定章程,确定考试程序、礼仪、监考官员人选、以及防范舞弊的方式等等。

这样一番流程下来,等皇帝拿到考试结果的那一刻,业已到了六月中旬。

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

三十个人参加考试,三十个人说自己的性格乐天达观、善解人意,闲暇之余人人酷爱读书,从未沾染恶习,从不接触杂流读物,从不踏足声色场所。

堪称是男版“三从”。

可他要三十份一模一样的试卷作甚?

“怎么会这样呢?”珉王百思不解。

“趋利避害之心人人皆有,陛下这样问,谁敢说自己性子暴躁脾气大,闲暇时斗鸡走狗养蛐蛐?”淑妃笑道。

“那你说说,该怎么问?”皇帝道。

“臣妾要是知道,上次不就说了。”淑妃道。

“……”

回乾清宫的路上,吴公公提醒他:“有一个人或许知道。”

……

“啊!”

钱祭酒的签押房门大敞着,平安熟门熟路的闯进去,却见一个分外熟悉的身影坐在大案之后。

他仿佛白日撞鬼,尖叫一声,撒腿就跑,不留神撞在守门侍卫身上,好似撞上一堵铜墙铁壁,眼睛直冒星星。

“哎……”皇帝绕过大案亲自过来查看,“你又跑什么?”

“太尴尬了。”平安捂着脑袋问:“为什么要说‘又’?”

吴公公也道:“看撞成什么样了,他们里面穿的可是罩甲。”

平安泪眼婆娑:“难怪这么疼呢。”

吴公公忙将他扶起来坐下,又遣人出去找冰。

皇帝奇怪地问:“朕的身份暴露了,你尴尬什么?”

“对啊!”平安后知后觉地说:“你都不尴尬,我尴尬什么。”

吴公公忙道:“什么我啊你啊,称陛下。”

平安还未开口,便听皇帝笑吟吟道:“叫大叔。”

“大叔。”平安笑道:“虽然我爹、我大师祖二师祖小叔公还有老钱他们都不让我跟您说话,但还是谢谢您的念珠,救了我堂兄一命。”

“嘿,”吴公公冷哼,“这老几位都挺不知好歹的。”

这时侍从拿来一盘冰块,吴公公拿帕子包着替他冷敷额头。

皇帝也在钱祭酒的大案后坐下来,听平安絮絮叨叨讲他堂兄如何遇险如何获救,又如何被小叔公打个半死送回老家的。

皇帝“啧”一声:“你家家教很严啊。”

平安摇头道:“在我家只要不玩命作死,通常是不会挨揍的。”

“怪道养出你这么聪明灵气的孩子。”皇帝道。

平安眼睛乌亮乌亮的:“大叔,您又有事要问我吧?”

“何以见得?”皇帝问。

“您通常不夸人,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平安道。

皇帝朗声笑道:“还真被你看出来了。”

遂命人拿出几张试卷来,将前因后果讲给平安听。

平安捧着试卷笑得直不起腰。

问:暇余时好做某事?

公主答:马球射柳嬉冰投壶。

众考生答:读书。

问:生平最爱某书?

公主答:《三侠平妖传》。

众考生答:“十三经”。

问:日常最喜某色?

公主答:鹅黄、湖蓝。

众考生答: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一个说城门口子,一个说胯骨轴子。”平安笑着总结。

皇帝摇头吹着茶杯里的浮叶:“别光笑,帮朕出出主意。”

平安道:“一时半会儿我也拿不出主意来,容我回去好好改改,三日之内给您答复。”

皇帝点头表示同意,又问他:“念珠用过一次,还想要什么赏赐?”

平安想了想:“劳烦您跟我爹、我大师祖沈佥院、二师祖郭尚书、我小叔公陈庶常各说一声,这三天别给我布置功课,我要专心研究这份考题。”

皇帝瞥一眼吴公公:“都记下了吗?”

吴公公一边帮平安冰敷额头,一边道:“是,奴婢稍候挨个去传口谕。”

平安见皇帝答应的这般爽快,肠子都快悔青了,早知道就要求七天了!

不过能玩三天,也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听说京城户籍的庞翰林即将致仕,翰林院里他爹的一干神童同僚们正撺掇着老大人重开学堂呢。

起早贪黑上学的日子,哪有在各个衙门混工作餐来的开心,最关键的是,还接触到最核心的资讯,譬如璐王这次闹出来的大乌龙,要是错过了该有多可惜。

他立刻向孔子许愿:希望甜水胡同的学堂永远不要重开。

回家的路上,平安问陈琰:“爹,我也算简在帝心了,对吧?”

“嗯。”陈琰心不在焉的应着,查看他脑袋上隆起的大包。

“有什么比较实际的好处吗?”平安又问。

陈琰想了想,客观地分析:“等你将来考科举的时候,你的试卷会被很多人盯着,防止陛下偏私。”

平安:“……”

“还有呢?”

“进了官场之后,因为跟陛下走得近,容易被同僚排挤。”

“还有呢?”

“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受人关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众矢之的’。”

“……”平安问:“没有一点好处吗?”

“也不是完全没有,”陈琰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你就能真正做到‘君子慎其独’了。”

第88章 陛下,术业有专攻。……

都不用等到科举,奉旨不用做功课的陈平安,就已经被很多人虎视眈眈地盯上了。

接到口谕的当天下午,沈廷鹤准备了几十首制诗,郭恒找出了十几份字帖,陈敬时整理出一米长的书单……

还是亲爹陈琰有办法,只要闲下来,就坐在离平安不远的地方念书,平安看他一眼,默默地换个地方玩,陈琰就不动声色地跟过去——说不让做功课,没说不让听吧。

平安第二天索性不去国子监了,出门找小伙伴。

先去了大师祖家找沈清儿,结果沈清儿跟她娘亲出诊去了,又跑到二师祖家里找郭琦玩,郭琦也去上学了,最后只好去何家、王家、陆家……呼朋引伴,把以前在甜水胡同的同窗们攒起来玩。

他们虽然各自被约束在家里读书,但他们翘家的点子多,不一会儿就聚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