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7


平安笑道:“我喜欢热闹。”

从此再不提什么买房子的事。

两人说说笑笑回了家,陈老爷到晚饭时还没回来。

平安写完最后一笔功课,挂起毛笔出去寻祖父,先去了卢三江处。

都是有手艺的人,两人前番一见如故,聊得火热,陈老爷也想亲眼见证“宝莲灯”的诞生。

果然,老卢在院子里烧玻璃,祖父在一旁提供情绪价值。

院子里已经砌起两个简易的窑,听卢三江解释,一个是高温窑,一个是退火窑,高温窑烧出来的料器要放到退火窑中慢慢冷却,防止成品破裂。

平安环视院中,老卢已经烧制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容器,正在往坩埚里加入草木灰。

他在小本子上记下来,要多备些口罩才行……

看到这一步,平安大抵猜到了,烧制玻璃需要很高的炉温,炉温达不到时,就要加入助熔剂,至于具体的原理,只能遗憾自己化学知识太有限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卢三江也不怕他们偷师,因为普通人即便拿到料器配方,也烧不出真正清透的料器,核心技术压根不在操作方法上。

平安将桌上的成品拿起来对着天空看,即便天光昏暗,也能看出满是气泡和杂质,他可是要用来做镜片、拨片和培养皿的。

“这样可不行,太浑浊了。”

“别急啊。”老卢道:“一是各地的砂子不一样,颜山砂换成西山砂,需要反复烧制调整配比;二来,这些只是制作‘引子’的工具,不是最后的成品。”

平安想,“引子”应该就是当年从泰西带回的玻璃匠人所掌握的核心配方吧。

等老卢调整玻璃配比,就用了半个多月时间,这期间,倒是烧制出一批漂亮的玻璃珠子,有七八种颜色,用个布兜装着,送给平安玩。

平安如获至宝,捏起一颗,对着夕阳看。

“这是我闺女出嫁前最喜欢的东西。”老卢道。

“你闺女真幸福啊。”平安道。

“幸福啥呀,嫁了个赌鬼丈夫,要不是靠我们老两口偷偷接济,早上吊了。”老卢被戳中心事,不吐不快道:“一次不敢给多,怕被他男人搜出来,又不敢不给,一点也搜不出来,又会发火打人。”

平安惊讶极了:“不能和离吗?”

“做梦都想啊,”老卢脸上满是绝望到头的麻木,“官府不许,她男人又不肯写休书。也怪我年轻时把族人亲戚得罪干净了,也没给她生几个好用的兄弟,打架都找不到帮手。”

“混蛋!”平安恨恨地骂一句。

回家后,平安第一件事就是翻看《大雍律》,其实律法中早有规定,双方感情不和是可以判和离的,但在现实情况下,通常要双方协商一致,或是妻子殴打丈夫,又或丈夫殴打妻子至重伤,再或通奸等重大过错,官府才会准许和离,“七出”之条倒是可以休妻,可也要男方主动写休书才行。

现在那该死的赌鬼拿老卢闺女当摇钱树,不可能轻易放人,也就是说,除非老卢闺女被打个半死,或者殴夫获罪,否则没什么判离的可能。

平安想过找锦衣卫帮忙,可他一来拿不出什么宝贝去行贿,二来总是杀鸡用牛刀,怪不尊重人家职业的。

“乖孙,你想得太复杂了。”陈老爷道:“祖父出钱,派人去当地请一个有功名的讼师,足已摆平这件事了。”

平安眼前一亮:“对呀!”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i??????????n??????Ⅱ?⑤?????????则?为?山?寨?佔?点

坏人可以雇讼棍摆平官司,好人为什么不行?

阿蛮给平安送消食的山楂茶,正踏着这句话进门,自告奋勇道:“让我去吧!”

陈老爷一惊:“吓,阿蛮长这么大了?!”

阿蛮已经十三岁了,照旧穿着灰蓝色的粗布衫子,个子拔起来,裤子吊在脚腕处,有些不协调。

她只有一件出门穿的衣裳,宁安公主叫她去打马球时才会穿,在家里干活时就会换下来,她倒不是在意吃穿的人,只在意有没有书读。

平安想,阿蛮机灵会办事,又熟知律法,做这件事再合适不过了,加上她英气高挑,换上男装,再派个得力的家人跟着,应当还是很安全的。

这件事暂时敲定,次日,平安带着一兜玻璃珠子,高高兴兴地去学堂,分给伙伴们每人一把,午膳之后教他们打弹珠玩。

谁料胡学士的课上,从顾金生的袖子里滚出来一个,他偷偷去捡,结果可想而知,滴里咕噜满地滚,蹦的学堂里到处都是。

平安不出意外地又被胡学士留堂了——学堂里有规矩,不许带玩具。

为了彰显义气,大家都没有离开。

平安一本正经地狡辩道:“我们不是在玩玩具,是在……对弈。”

胡学士被气笑了:“那你就拿这几颗琉璃珠子对弈给我看看。”

平安四下梭巡,终于在墙角找到一张闲置的杌子,开始在凳面上画出密密麻麻的小圈,然后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让金生对着小圈挖坑。

金生翻出刻刀,不多时,一个简易的双人跳棋盘就做好了,珠子刚好可以半嵌进去。

于是孩子们围成一圈观战,平安和胡学士各执一色玻璃珠,杀了个酣畅淋漓。

这样一耽搁,家长们在宫门外的大街上等到了天色擦黑,他们原以为是孩子们态度不端被胡师傅留堂做功课了,细问之下才知道,是胡学士拉着平安下棋,耽搁了散学。

素以沉稳持重著称的老领导,在孩子们荼毒之下,终究还是晚节不保了……

W?a?n?g?址?发?B?u?页?ì???ü???ě?n??????2?⑤?????ò??

第111章 这孩子,上道得很!……

璐王府。

看着三个晚归的儿子,和他们带回的一把琉璃珠子,璐王有些火冒三丈,刚想骂他们玩物丧志,听说是陈平安给的,脸上转作和悦之色,对他们说:“写完功课就早点睡吧。”

回寝殿的路上,李宪独自为弟弟们掌着灯,他有话要对弟弟们说,太监们只好远远缀在后头。

“大哥,父王最近有点古怪。”小老二道。

“这种症状已经很久了。”李宪叹一口气,小声咕哝道:“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他的父王,被身边的人捧得太高,被权欲冲昏了头脑,可他最不够用的就是头脑,他心虚,他忧患,还怕失去大好的局面,可他越害怕,越容易适得其反。

“什么意思呀,大哥?”

“你长大些就懂了。”李宪说完这话,在心里骂自己大逆不道,却还是叮嘱弟弟们:“你们千万记得,父王让你们做任何事,都要来找我和母妃商量,不要擅自去做,祖父面前要小心说话,但不要耍小聪明,祖父不喜欢。”

他还太小,又为人子,除此之外,再也想不到其他保全璐王府的办法了。

“记住了,大哥。”

……

阿蛮带着一笔见票即兑汇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