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8


比单封宗室爵位和单封宗室诰命还要有体面。

来宣旨的内侍和宗人府之人有纳喇氏带着李氏等亲自招待,叶勤就单独招待雅尔江阿。

雅尔江阿将德亨叫过来,上下仔细打量了一回,对叶勤道:“我听说,在议爵的时候,随驾大臣给你议的是一个三等爵位,但皇上说,除了叶勤造风扇兢兢业业有功,德亨种痘亦有功,需再加一等恩赏,就给你封了一等爵,另加一个拖沙喇哈番世爵,虽然不是世袭罔替,但到德亨还是能再承袭一次的。”

叶勤感恩道:“正是皇恩浩荡,叶勤不胜惶恐。”

雅尔江阿笑道:“都是你该得的。皇上历来都是推恩宗室,只要有好好当差的,皇上都会有所赏赐,可惜,宗室多懒散怯差,宁愿在家里窝着养姬妾,也不愿用功给皇上当差。”又叹道:“你这样就很好,也算是我接手宗人府以来,难得的一个功绩了。”

雅尔江阿领宗室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管理全部宗室子,除了不让这些宗室大爷们闯出乱子来,还负责他们的吃穿住行。

若是能替皇上培养、或者简拔出一两个有能力的宗室来,可就都算是他这个宗人令的功劳了。

叶勤谦虚道:“王爷过奖了,叶勤就是平平无奇一宗室,都是赶巧了,走了好运罢了,不敢当有才。”

两人客套一回,雅尔江阿拿出请帖给叶勤,道:“后日王府设宴,有空的话来喝杯水酒吧,也算是…贺舍妹觅得良婿。”

叶勤:“……一定。”

这声恭喜,他算是怎么都说不出来了。

送走雅尔江阿一行人,叶勤谢过来跟他道喜的邻居,关上门跟纳喇氏头一句话就是:“得亏咱们德亨是个带把儿的,要是个丫头,一想到她被皇上嫁去蒙古,剜心夺命的感觉都有了。”

纳喇氏也感慨道:“谁说不是呢,一想到养了十多年的女孩儿一朝嫁去草原,这辈子都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就让人难受。”

叶勤又安慰妻子道:“也有留京赐第的额驸,不过,简王府的大郡主已经嫁在京里了,这个二郡主,最后会不会留在京中实在不好说。”

夫妻两个相对无言片刻,最后还是纳喇氏喜道:“嗐,咱们又不是王爵郡主爵的,这科尔沁喀尔喀的也轮不到咱们操心,快来看看你这爵爷服,这补子上的豹子绣的可真威风啊。”

叶勤就笑道:“这可不是绣的,这是用织机直接织出来的。”

纳喇氏仔细观察一番,煞有介事的点头,道:“果然是提花织机织出来的,就是好看,我说怎么跟绣的不一样呢?”

叶勤忍笑道:“快去换上你的淑人诰命服给为夫瞧瞧,要是哪里不合身的,让李氏和小福给你改改……”

看着夫妻两个你推我我搡你的去了房间,德亨小大人似的跟哈拉嬷嬷叹气道:“嬷嬷,咱们家的门槛是不是要改了?”

哈拉嬷嬷喜气洋洋道:“是啊,以后咱们家就是有爵之家了,门槛要加高,门楣要放牌匾,门口照壁也要重新粉刷一遍,要彰显将军府的豪气才行。”

网?阯?F?a?b?u?Y?e???f?μ???ě?n?2???2???????????

德亨绷着脸点头道:“又要花钱了。”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ⅰ???u?ω???n???????????????o???则?为????寨?站?点

哈拉嬷嬷哈哈笑着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心肝儿肉的叫了一通,才道:“咱家有招财童子在,哪里还要担心花钱呢?”

说的李氏刘佳氏和小福都忍俊不禁,德亨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们家,这算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了吧?

第55章

德亨一家去简亲王府参加宴席, 并未和衍潢等王府众人同行,而是和佐领太太乌苏氏通行。

佐领额尔赫布因为要当差,且人家简亲王府的帖子是下给妻子乌苏氏的, 并不是给他的,所以他就不去了。

准确说来,乌苏氏的帖子来源并不是简亲王府,而是康亲王椿泰的嫡福晋, 也就是康亲王妃乌苏氏。

王妃乌苏氏和佐领太太乌苏氏是堂姊妹,两人在闺中之时就是感情很好的姐妹,等到各自出嫁之后,见面就变得异常艰难,这不巧了,简王府的二郡主封爵加赐婚双喜临门,大家都去贺上一贺,正是相聚的机会。

反正乌苏氏在家闲着也没事, 恰好叶勤一家也要去简王府, 她与纳喇氏作伴一起去,路上也不寂寞。

简王府在西城镶红旗界, 和正蓝旗正经离的挺远,要直线穿过大半个内城呢,好在走的都是长安大街、西单大街这样宽阔笔直的主干街道,所以,大家干脆就坐了骡车出行。

当然,是乌苏氏、纳喇氏和小福等仆妇们坐车, 叶勤带着德亨骑马。

可是将德亨给稀罕坏了。被阿玛揽在马背上走在三百多年前的长安街上, 德亨只觉处处新鲜处处新奇, 当然, 要是没有一阵风吹来扬起的泥土灰尘就好了。

九月的北京城秋高气爽,呵,沙尘风暴也不遑多让,当然,如今这沙尘暴和三百年后是不能比的,但如今的北京城全都是夯土路啊,突然一阵风吹来,能糊人一脸土。

但显然,这里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不以为忤了。

长安街是主道路,尤其是天安门左右附近,都是六部衙门所在,开店挑担摆摊叫卖做买卖的人少,等转入西单大街之后,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副不同的景象了。

街道两旁几乎全都是挂着白幡的店铺,店铺前面空地处摆着桌椅板凳,搭着简易的木杆子棚子,棚子下是一个小煤炉子,炉子上架着圆底小铁锅,白雾升腾上来,不知道煮的是馄饨还是面条。

但一定是羊肉汤底的,他闻着味儿了。

叶勤见儿子眼睛一直盯着那个卖吃食的小摊贩看个不停,这都已经走过摊贩了,还扭着脑袋看呢,就跟他道:“那家馄饨口儿重,你吃不惯。”

口儿重,就是盐放的多的意思。一般普通百姓人家里做饭放盐少,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起,买盐是要花钱的。遇到两淮盐运不上来的时候,京城盐价还会上涨,所以,自家做饭吃那是能节俭就节俭,滋味儿自然就清淡。

但如果是在外摆摊卖吃食,多放盐,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品尝。而且盐能压下许多异味,让食物变的不那么难吃,这几乎是为食物增味增色的不二法宝。

别说一般寻常百姓家里了,就是不缺钱花的王公勋贵们也都是油盐糖重口儿的多,这是从他们祖辈游牧民族传下来的口味,他们从小就这样吃,自然也就当这世人吃饭本就是这样儿的了。

德亨不一样,他的口味是真的清淡,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怕盐吃多了伤脑子,怕糖吃多了蛀牙,怕猪油吃多了血厚胃不好消化。

自从德亨能吃辅食开始,全家人的菜色口味在一年之内来了个大转换,少糖少盐少油成了他们家的日常。

别说,习惯了这清淡饮食,哈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