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2
夜色和灯火中沉静而显得晦暗的面色一下子生动起来,反问回去:“你怎么不去跳?反倒来说我?”
德亨理所当然:“我守孝呢。”
弘晖白眼他:“我难道就不守孝了吗?”
想到还在寿皇殿的太皇太后和雍正帝,德亨不由语塞。
那什么,雍正帝要是知道他梓宫还未下葬,他们兄弟就在这里灯红酒绿的拥抱着异国美人跳舞,该气的掀棺材板了吧?
想到这里,德亨不由笑出了声。
弘晖一听这笑声,就知道他不知道又在腹诽什么恶趣味的事情了。
弘晖拍了拍栏杆,说起那位来自荷兰的公主,道:“荷兰的使臣直接跟我提亲,想将他们的公主嫁给我为妃嫔。”
德亨“哈哈”笑了起来,道:“那你答应了吗?”
弘晖道:“我怎么会答应,我跟那位公主说,让她在在场年轻人中挑一个,若是对方愿意,我就给他们赐婚。”
德亨玩笑道:“你为什么不收了,天盛帝妃嫔中有一位异国美人,传到后世,也是一段佳话呢?”
弘晖觑他一眼,懒洋洋道:“没兴趣……”
德亨还要调侃两句,眼尖的发现台基之下不远处暗色中,有两个人在……说话?
看着更像是…争执?
德亨还在奇怪时候,就见一个人从阴影里跑出来,跑到了灯火下,德亨认了出来,惊讶道:“知仪?”
另一个也追了出来,德亨更加惊讶道:“永华?”
赵知仪回头跟永华说了句什么,永华停下脚步,眼睁睁看着赵知仪跑了。
德亨猜,应该是让永华不要追她的言语。
德亨张着嘴巴好一会子合不拢,看着永华似乎是“失魂落魄”的走了,不由问弘晖道:“他们这是怎么回事?”
弘晖笑了笑,道:“永华看上了赵知仪,想要娶她做嫡福晋。”
德亨:…!!!
“你知道?”
弘晖看他一眼,点头,道:“知道啊。永华问过我,能不能将赵知仪指给他做嫡福晋,我说赵知仪是你的人,我做不了主,让他来问你。怎么,他没去问你吗?”
德亨摇头,咬牙拍栏杆道:“我一点,都不知情!”
弘晖揉了揉下巴,猜测道:“他应该知道,如果去问你,你一定会让他去问赵知仪,如果赵知仪同意了,你不会阻拦,所以,干脆就直接去找赵知仪了。”
德亨问他道:“你同意吗?知仪可是包衣奴婢。”
弘晖笑道:“若是别家王府的包衣奴婢,我自是不同意的,只是,在你那里,存在包衣奴婢吗?”
德亨:……
弘晖再笑道:“永琏还没出生前,你是将赵知仪当女儿养的吧?”
“你觉着,定亲王的养女,够不上做皇子福晋吗?”
弘晖是知道德亨一直想放奴为民的,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很好的时机而已。
弘晖还猜测,放旗为民完成之后,不管时机合不合适,德亨一定会推动放奴为民。德亨一直跟他说,朝廷施行蓄养奴婢这样政策,是文明的倒退……
德亨笑道:“自是够的上的。不过,看知仪那丫头,似乎是对永华无意。”
弘晖:“不是谁都看得上皇子的……”
第434章
◎……◎
万国会结束之后, 大部分西洋人离京回国,但也很有一部分西洋贵族,留在北京留学。
弘晖重新启用因为理藩院和鄂罗斯学馆存在被弃用许久的同文馆, 来安置这些留学生。
同文馆就在庶常馆隔壁,西方留学生可以和东方庶吉士,时常串门交流学问。
放旗为民,拆除满城, 满汉共用一法典并不顺利。
这从根本上触动了满清贵胄的利益,将他们从人上人拉下来,和低贱的民人处在同一个位置,这不符合他们的祖宗家法。
就连一向无条件支持德亨的允禩都不赞同,更别提像是雅尔江阿、马奇等这样的老牌勋贵了。
这些老牌勋贵都认为,皇帝是被汉人给“挟持”蛊惑了,所以,他们不去找皇帝闹, 而是去攻讦汉官。
其实就是怕德亨, 他们不敢去找弘晖。
但从国家发展上来说,放旗为民能减轻国家财政, 拆除满城能减少对立,满汉共用一法典能脱去庇护,减少欺压和反弹,这对一个国家长远来讲,是有利而无害的。
所以,弘晖欲强势推行。
但被德亨给阻止了。
弘晖诧异, 他以为德亨会比他更加强势, 没想到竟是要停止吗?
衍潢也很诧异, 他还在在己身群体利益和德亨之间考虑能不能找到最优解时候, 德亨叫了停。
因为,讷尔苏已经发现青海罗卜藏丹津叛变的苗头,他联络了北面的阿拉善蒙古,而阿拉善蒙古王公和牧民,这些年因为牧场、山林问题,多次和汉人起冲突。
汉人好不容易耕好的田地,维护好的山林,转头就让你赶着羊给啃了,这谁受的了啊。
但在阿拉善蒙古王公看来,所有土地都是他们的牧场,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你个贱奴管的着吗?
而清廷这边公正的处置,则是让阿拉善王公们心里很不舒服,觉着清朝廷是站在了汉人这一边,维护了汉人的利益。
和他们疏远了。
这就是立场上的不同了,蒙古人脑子想不到那么多,他们想到的只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而他们,也将用铁血和征略,给南面的汉人一个教训。
在这种情况下,罗布藏丹津一鼓动,可以想象,阿拉善王公会怎么做。
他们去到宁夏府,劫掠烧杀了那里的百姓。
当地官员,飞报朝廷,请求支援。
因为损失并不大阿拉善蒙古倒不是有良心,而是试探清廷态度,但性质恶劣,所以,这件军报,暂时压制住了,朝廷派遣理藩院和督察院官员,先去宁夏查探。
但用兵计划,现在就可以准备起来了。
在用兵之时,朝政一定要稳。
尤其是要上战场的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享受了这么多年的优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接受和改变过来的。
而德亨所说,将勇武之八旗编制为陆军军队,享受更高规格的待遇,除家属外,将剩余不能采选入军队的,放旗为民,他们不能接受。
因为,有些人有自知之明,别说通过考试入选军队了,他们和他们的子弟可能连骑马射箭都荒废了,又怎么“入选”军队?
能入选的,只有显王、定王这一脉,就相当于,是将他们这些老牌勋贵废黜为庶人,显王和定王享受本属于他们的全部优待。
能接受才是奇怪。
但偏偏这些人,牢牢掌握着主奴观念根深蒂固的旗民和中低层八旗子弟,没有战事还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