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他一点都不介意小乌雅氏之前藏拙,更不在意她有野心,只要人好好办差就行了。

要是小乌雅氏这时候还装傻不肯展现真功夫,皇帝就必然不会把人留下。

不能尽心尽力好好办差的,留着干什么?

听见皇帝的话,云岚有点意外,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皇帝擅长御下之术多年,这些人未必没有野心,能力或多或少,各有不同,兴许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但是某些方面出色,在适合的位子能办好差事,对皇帝来说就足够了。

李德全应下道:“皇上英明,奴才实在愚笨,这才明白了。”

皇帝摆摆手,喝了一口茶后继续低头看折子,忍不住感慨道:“李光地立下大功,按理说回京后,朕就该加赏他。没想到他的父亲病重,前几天撒手人寰了。”

不用说,事情顺利结束后,李光地非但不能回京,还要继续留在建省守孝。

守孝要二十七个月,也就要三年了。

三年一过,哪怕李光地的功劳再大,回来后继续升官,中间却空置了三年的时间。

除了耿昭忠之外,康亲王也不可能再往前封爵,最多得一些赏赐。

其余人,比如帮着出谋划策和调度的明珠、索额图和陈廷敬都能跟着晋升。

三年之后,这几人的仕途更上一层楼,李光地却可能只往前一步。

云岚听着也替李光地有些可惜,他这运气也太差了一点。

皇帝也这么觉得的,但是若非李光地回乡探亲的时候偶然发现靖南王的事,他们就不能抢先一步,撤三藩的事也不会进展得如此顺利。

李光地或许不是出力最多的功臣,却是传递了最关键的消息,让皇帝能抢占先机。光凭这一点,也是无可取代的功劳了。

皇帝又说道:“朕以为李光地只是文臣,没料到之前吴应麒带兵出逃,康亲王南下围剿的时候,发现他兵分三路,掩人耳目而错过了。”

“李光地当机立断带着保护他的一队侍卫从小路夹击,愣是运气好遇上了,还抓住了吴应麒。”

如果说之前李光地拼死送消息上京来是一功,跟耿昭忠接头是一功,那么带兵夹击抓住吴应麒又是一大功了。

数个功劳叠加起来,皇帝沉吟片刻,决定提拔李光地为永州总兵。

正巧索额图、明珠和陈廷敬几个大臣到御书房来,得知李光地连跳几级成为永州总兵,心里又是惊讶又是羡慕。

毕竟李光地原本只是正七品的翰林编修,因为南下探亲正巧碰上这事,接连立下功劳,如今这永州总兵可是正二品!

比起翰林多如牛毛的编修,成为总兵不但品级更高,手里头可是有当地兵权的!

李光地这小编修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但是听闻李光地的父亲前几天去世,他得在当地守孝,几个大臣心里全是同情,脸上都快收敛不住。

云岚想了想,忽然记起如今满蒙和汉人官员在守孝上并不一样。

汉人官员得守孝足足二十七个月,满蒙的只需要一百天。

守孝的时候虽说官职还在,算是停薪留职,但是也就名头还在。

毕竟守孝的时候根本不能接触官务,一百天还好,同僚能帮忙分担一段时间,二十七个月就太长了。

最后除了这个官职名字还在,其实底下的权力早就被其他人瓜分掉。

等二十七个月之后,人回来了,可能就被架空了。

再就是,吏部未免官员长期霸占这个官职,除了税收和粮道的官职尤为重要,得一年一换之外,其他按规矩是三年一换。

所以汉人官员三年守孝结束回来,也到了回吏部述职,结束任期的时候。

等于这个官职只挂在李光地头上,他守孝完就要回京到吏部排队,等待下一次的任命了。

虽说如此,李光地却也因为永州总兵这个头衔,起点比别的官员都要高。

好处是如果他中间没有犯错,三年后回京重新被任命,新的官职绝不会比永州总兵这个品级低。

坏处就是这三年李光地都在守孝,没能在这个官职上发展人脉和锻炼能力,回头去吏部排队等补缺。

要是三年后皇帝还记得他就算了,要是不记得了。那么李光地本人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关系,很可能一直等着补缺下去。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ⅰ????ù?w???n????????????.???????则?为?屾?寨?站?点

云岚伸了伸小脚丫,所以说李光地三年后的前程如何,完全看的是皇帝的心思了。

咋一看似乎对李光地没多少好处,只有如今的名声够好听而已。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李光地什么都没有,不就是皇帝最喜欢的孤臣了?

有能力,够果断,办事的时候运气还不错。没有势力庞大的家族,没有盘根交错的关系网。

皇帝压根不用担心,用了李光地一个人,他身后的家族会因此更加势大,动摇到自己手里的权力。

云岚的历史学得一般般,但是对索额图和明珠的下场却尤为清楚。

他们两个没能风光到最后的人,还有心思同情李光地,还不如先同情一下自己了!

索额图和明珠感觉后背忽然发凉,扭头却见桌上篮子里的大格格正盯着他们。

咋一看大格格的眼神似乎透着同情,不过转眼间就恢复懵懂和清澈,两人只以为自己看错了。

皇帝在封赏功臣的同时,也准备派人接手三藩。

如今三个藩王,一个主动退休,一个病死,一个被刺杀死了。

主动退休的平南王,皇帝原本该优待有些,但是平南王在继承人上面,选了次子尚之孝,并没有选长子尚之信。

按理说平南王足足有三十几个儿子,他想让谁当继承人也无所谓。

偏偏尚之孝得知后,竟然上书请辞,一副诚惶诚恐不敢继承爵位的样子。

这让皇帝心生疑惑,之前特地让明珠派人去查探一番,这长子尚之信究竟有什么不足之处,遭了平南王的厌恶。

明珠这时候拱手禀报道:“皇上,微臣派人打探后,得知尚之信此人性情暴躁易怒,嗜酒好杀,醉酒后爱凌虐下人,闹出好几次人命。平南王多次训斥,尚之信却依旧屡教不改。”

皇帝听得皱眉:“如此看来,尚之信确实不适合当继承人,那么尚之孝又是怎么一回事?”

明珠答道:“回皇上的话,尚之信此人不但对下人动手,对这些弟弟也是动不动就拳打脚踢,尚之孝跟尚之信年龄最为相近,从小聪慧好学,尚之信对他这个弟弟最为嫉妒和厌恶。”

他不用多说,皇帝都能猜得出来,尚之孝从小被尚之信欺负长大,自然害怕自己成了继承人之后,尚之信就要频繁来找麻烦,吓得直接上书拒绝了。

皇帝听得轻轻摇头道:“没想到平南王一世英名,却不懂得教孩子。儿子不是性情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