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
德全道:“厨房里最近有什么河鲜?”
李德全连忙答道:“回皇上,有白鱼、鲥鱼和银鱼。”
云岚一听,就知道皇帝偏爱江南的河鲜,厨房里准备的大多都是那边的鱼了。
皇帝点点头道:“那就让人都做了,记得把鱼刺都去掉,做个全鱼宴。”
李德全应下,很快亲自去厨房交代了。
跟着来畅春园的御厨立刻动了起来,叫杂工帮忙去鱼缸挑鱼和杀鱼。
这些鲜鱼都是从河道送上来的,冰船昼夜兼程,三千里路三日到达,才能保证新鲜。
哪怕这么赶,还是有耗损,只有一半的活鱼能到达京城。
要换做以前,皇帝为了节省开支,哪怕再喜欢吃河鲜,也不会这么耗时耗力。
如今他压根不用发愁钱,既喜欢,也想吃新鲜的,却很克制,只偶尔让人送来。
恰好最近送河鲜来了,云岚也算是有口福了,能尝一尝全鱼宴。
御厨们的动作很快,全鱼宴就做好了。
皇帝想了想,只让厨房给各个院子都送上一两盘菜,没把人叫过来一起用。
这次算是女儿难得要求的全鱼宴,皇帝想到咋咋乎乎的大阿哥,别是不小心又噎着,闹腾得很。
小太子总喜欢黏着云岚,等会吃饭指不定还撒娇让云岚给他夹菜。
佟贵妃和德贵人的话,两人一来,虽说没有直接掐尖争宠,却也较着劲。
皇帝又不瞎,自然是看出两人有些不对付,只是没有闹到明面上,他就当看不见。
这两人要在饭桌上掐起来,饭再好吃,都要让人有点食不知味了。
索性皇帝谁都没叫,跟女儿安安静静用这一桌全鱼宴。
云岚看着桌上的鲜鱼煎、炒、炸、蒸、煮和烤,御厨可谓是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
为了满足皇帝的要求,每道菜的鲜鱼都去掉了鱼刺。
有去掉鱼刺后剁成泥,做成鱼丸做菜的。
有只剔除掉鱼刺,鱼肉整片还在,里面添了别的菜,伪装成还是原来整条鱼的样子。
还别说,去掉鱼刺后摆回去,也不知道御厨怎么做到的,看着好像整条鱼没被切开过一样。
用筷子夹开,才会发现里面的鱼刺都被剔除干净了。
也有用鲜鱼整条用油炸过后,鱼刺都变得酥脆,一点都不扎人。
另外浇上酸甜可口的酱汁,吃着酸酸甜甜的,特别开胃也不腻人。
每道菜都各有特色,让云岚吃得一本满足。
她只每道菜吃一两口,全尝过后感觉就饱了。
这小身板实在吃不了太多,云岚还挺遗憾的。
皇帝见了不由笑道:“这有什么,你要喜欢吃鱼,回头让人多做几次就好了。”
“河鱼你要吃腻了,朕可以让人送海鱼来。海鱼的味道跟河鱼不同,鱼刺还少一些,也别有一番风味。”
云岚听得口水都要下来了,还挺期待的。
皇帝是说到做到,回头就让人送河鲜和海鲜来。
云岚今天吃着河虾,几天后就吃到了海虾,河鱼和海鱼也是轮着吃。
皇帝还担心她每天吃容易吃腻,只隔几天吃一回,算是吃个新鲜,云岚还挺喜欢的,不留神就吃胖了。
云岚摸着自己的小肚子和小胳膊,最近吃得有点太卖力,这小身板胖了一小圈,感觉更圆润了。
苏麻喇姑却说她这样才好,小脸又圆又粉嫩,比以前更好看了。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ě?n?②?0???????????????则?为????寨?站?点
云岚看着镜子里的小圆盘子,小手捏一捏脸颊,手感确实不错,就怕长大点后,就变成大圆盘子了。
她这边感慨着,那边皇帝就收到好消息,说是云省那边找到了好几个新铜矿。
云岚过来的时候,就被高兴的皇帝一把举了起来。
她被举起来的次数实在太多了,已经淡定了,低头问道:“皇阿玛,这是有好消息了吗?”
皇帝把女儿放下来,抱在臂弯里说道:“对,云省找到了好几个矿洞,派人勘查过,里面都是铜矿,产量还不小。”
他比划了一个数字,云岚心里盘算了一下,这还真是好大的矿洞了。
每个矿洞的年产量至少能有十五万斤,这么几个加起来,那产出就相当可观了。
云岚笑眯眯道:“恭喜皇阿玛,那以后就不用跟倭国买铜矿了?”
皇帝抱着她坐下后,对云岚摇头道:“暂时还得买,挖矿需要时间,起码最近一年都要跟倭国做铜矿买卖了。”
见女儿不解,仰着小脸看过来,皇帝给她解释道:“挖矿不是一直挖就行的,勘查过后,选定一个地方开始挖,一边挖还要一边加固。不然挖过后泥土松软,很容易崩塌,就容易闹出人命了,挖过的矿洞也会全被埋掉。”
云岚轻轻点着小脑袋,表示明白了。
这矿洞一边挖一边加固,挖的速度就*不能快。挖得太快的话可能加固不够好,就容易塌了。
等一条矿洞都加固好,才会开始深挖矿产,但是刚开始只为了加固,产量都不会太高。
这么看来,短时间内铜矿挖掘的数量不会大幅度增加,确实还得跟倭国继续做买卖才行。
只是没几天,皇帝收到倭国大使送来的信笺,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倭国也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这边有了新的冶炼方法,怀疑是偷他们的,于是强烈抗议,表示不会继续跟这边做铜矿买卖。
还在信上非常强硬要求这边不再用新的冶炼方法之外,又要给倭国一笔庞大的赔偿。
那个数字被云岚看了一眼,都怀疑自己眼花了,还是倭国疯了。
这都不是狮子张大口,而是狮子想把月亮给吞了,简直离谱!
皇帝当然不会愿意给倭国赔偿,再说了,他们的冶炼法子比倭国更好一点。
但是这又不能靠嘴上说更好,难不成还要给倭国演示一遍,好对比一番吗?
如此一来,跟直接告诉倭国又有什么区别?
皇帝早朝的时候就跟大臣讨论此事,只是讨论了好几天,依旧没能得出解决办法来。
有大臣认为要继续跟倭国做买卖,不如让人跟倭国大使谈一谈,各退一步。
有大臣认为倭国欺人太甚,这信写来就是质问,根本没必要放低身段去谈,不然还以为这边好欺负了!
买卖不做就不做了,他们这边不是刚找到好几个新矿洞?
虽然暂时的产量不高,却也勉强够用了。
等时间长一点,产量上来了,就更不用理会倭国的。
想法不同的大臣互相说服不了对方,在早朝上差点大打出手。
皇帝看得更不痛快了,只好召了几个大臣来书房商议。
来的都是云岚的老熟人了,包括陈廷敬、索额图和明珠。
云岚还以为三人总会意见相左,但是出乎意料的,三人都是主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