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爹呀,生病就得喝药,不喝药好不了。二蛋他娘生病,家里没钱给她抓药,她就死了。”

她怕爹骂她,但是又想爹喝药赶紧好起来,所以大着胆子说。

小鹤年看看爹又看看娘,鼓起勇气,“爹,你要是不喝,这药人家也不给退,我大伯娘就得赖我奶。”

他紧盯着裴长青,看他会不会臭骂自己。

裴长青:“……”

得,我喝。

他支起身子,忍着脑袋和身体传来的痛感,深吸一口气,把碗凑到嘴边“咕咚咕咚”。

小珍珠笑着拍手,“爹好厉害!”

小鹤年则目光复杂,爹没像以前那般骂他。

只要……爹娘对他们好,就好吧?

二蛋他后娘总打骂他,他爹也不管,二蛋就总说要是他爹也像故事里那个男人似的就好了。

爹脑袋破了,他和娘就变了样。

这……挺好吧。

他胡思乱想着,裴长青看了他一眼。

小鹤年立刻低头,片刻又撩眼皮偷看裴长青,却见爹已经闭上眼睛。

沈宁端了汤药碗去灶房,小鹤年立刻拉着小珍珠跟出去。

他不想单独和爹呆在屋里,以前怕挨打,现在有点心慌。

落日像个鸭蛋黄般挂在西山,裴父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

一听见他的声音,小鹤年就拉着小珍珠跑出去迎接,“爷爷回来了。”

裴父原本因为劳作和愁苦而皱纹纵横的脸立刻缓了缓,让他们慢点别摔喽。

他从腰间系着的麻布包里掏出一把红红黄黄的野果子给俩孩子,“去吃吧。”

俩孩子立刻欢笑起来,蹦跳着接过野果子。

庄户人能糊口就是好的,平日可没钱给孩子买零嘴,下地看到棵野悠悠或者灯笼果的都是好东西,疼孩子的就顺手摘回来。

俩孩子立刻捧着献宝一样去找奶和沈宁了。

沈宁正坐在床沿上,一只手被裴长青握着,另一只手时不时轻摸他的额头,生怕他因为受伤而高烧。

之前裴二郎昏迷的时候体温很高,现在裴长青穿过来倒是降下来了。

难道是穿越buff?

“娘,爷爷给我们带了野果子回来。”俩孩子跑进屋,把红的黄的果子摊在掌心给沈宁看。

沈宁捻起一枚泛红的灯笼果,这果子在现代他们都叫姑娘儿,学名酸浆,吃起来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其根和果实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治疗咳嗽咽喉肿痛等功效。

她懂一些常见草药的药理。

小时候她跟着奶在乡下长大,见识了不少野菜野果和草药,后来大学有个室友出自中医世家,虽然没从医但是比普通人懂更多中医知识。

室友虽然不肯从医,日常又喜欢给她们普及中医知识,耳濡目染她也学了一些。

大三开始她们几个志同道合的室友经营了几个视频号,专门做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什么认识中草药、复原古代美食、学习古代美妆服饰等。

就这么着,她的传统文化知识也丰富起来。

她顺口就给俩孩子讲了姑娘儿的药效,“婆婆丁也管嗓子肿痛,有空采些回来晒干放着,嗓子痛就煮水喝。”

小鹤年:“娘,你怎么知道的啊。”

你以前都没说过。

沈宁笑道:“娘去药铺抓药跟人家郎中问的呀。咱花的每个铜板都要物超所值才行,不能白花。”

小鹤年哦了一声,物超所值是什么,娘以前可不会说。爹昏迷着,你着急忙慌去抓药,还有心情跟人家郎中问不相干的?

不过他什么都没说,只把沈宁说的药理记住。

他习惯随时随地跟别人学东西。

【作者有话说】

裴长青:你小子不对劲。

小鹤年:你俩才不对劲!

————

三更,求收藏,求留言,么么哒。

第4章 耀祖 她可不惯着他们,必须给气冒烟儿

日头彻底没入西山的时候裴端和儿子从柳家洼回来,一进院儿里他就问:“老二没事儿了吧?”

裴长青依然闭着眼,没搭理,沈宁也没搭腔。

见西屋没回应,他有些尴尬,脸上就挂不住。

裴父已经从裴母那里知道二郎的情况,告诉他,“你二弟昏厥了好半天,才刚醒过来,喝了药。”

裴端哦了一声,“那就是没事儿了。我揪着心惦记一下午,都没心思读书,成业也惦记他二叔,吃饭都没胃口。”

裴成业吸吸鼻子,对从灶房出来的裴母道:“奶,我要吃个鸡蛋羹。”

说完他就拿着一卷书回屋了。

裴母有点犯难,家里就两只鸡,一只夏天刚抱窝不下蛋,另外一只三天能下两个蛋。

她寻思大孙子在柳家洼吃饭,就把三个鸡蛋都给二郎炖了。

她隔着窗户问:“大孙儿啊,家里没鸡蛋了,奶给你……”

“不用了!”屋里的裴成业语气不耐烦,随即又放软语气,“奶,没事,我没胃口,不吃了。”

裴端立刻道:“成业,你今儿在学堂就没正经吃饭,晚上可不能空着肚子温书呀。”

裴母便说去邻居家借个鸡蛋来。

“奶,我不吃了,你给我二叔吃吧,我温书了。”屋里的裴成业说完就点起了油灯。

油灯点的是菜籽油,对普通农家来说也算奢侈品。

家里除了裴端和裴成业要看书以外别人都不能点油灯,一般傍晚吃饭天黑上床睡觉,或者在院子里点个火盆照亮。

裴母有点不知所措,拿眼去看老头子,又看大儿子,能从大儿子的眼神里感觉到不满。

他们这是闻到自己给老二炖鸡蛋羹的味儿了。

可老二都磕破头昏迷了,不该吃个鸡蛋羹补补吗?

她有点怕大儿子和大孙子,这是公爹给她留下的阴影。

公爹因为祖上出过举人,就有心病,总想重振门楣。

自打听人说大儿子有读书天赋就认定他能光宗耀祖,非得让家里供大儿读书。

大儿开蒙以来公爹就给他捧上天,慢慢地在家里说一不二,家里的钱粮也尽着他花用,即便不富裕也得按他说的买书和纸笔。

为了大儿读书,家里四十几亩地卖得还剩下十来亩,每次卖地她都心疼。 网?址?f?a?布?Y?e?ǐ????ū???é?n???????????????????

有一次老二和小闺女一起生病,家里就剩下两吊钱现钱,她管公爹要钱抓药。

可大儿却说他要买一本很关键的书,至少需要三两银钱,公爹就说读书要紧。

她哭着求公爹拿钱给孩子抓药看病,却被公爹臭骂一顿,说她女人家家的头发长见识短,不知道为老裴家长远打算。

家里供出一个读书人,只要他考中童生秀才,再考上举人老爷,那就是改换门庭的大事儿。

到底她也没要着钱给孩子抓药,最后还是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