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也不算,你们分呗,你们怎么分我怎么认。

不过怕大儿子气出个好歹,他只好不编草鞋,就木呆呆地坐在那里。

不管裴端和吴秀娥被气得脸色发青发黑,身体哆嗦,沈宁清了清嗓子,“家里粮食没多少了,正好接上秋粮,到时候各家收各家的。我们真的宽容大度,不像你们那么斤斤计较,你们以前把家里细粮都吃了,我们不也没怎么着?”

“闭嘴,你闭嘴!明明是你斤斤计较。”吴秀娥被沈宁气得失去理智,已经不能就事论事,只想攻击沈宁的品行,骂她泼妇、没教养等等。

沈宁半点不动气,“大嫂,你是童生的女儿和妻子,不要撒泼放赖,好好说话。至于房子,爹娘一间,大房一间,我们二房一间。当然,你们自诩长子那我们也不和你们计较,正房就给你们,还多给一间堂屋,我们就要东厢和这个西厢。”

裴端和吴秀娥气得不想和她说话,东间的裴成业却忍不了了,“泼妇,你个泼妇,东厢是我的屋子!”

沈宁鄙夷地瞥了他一眼,毫不客气道:“你个忘恩负义、没有教养、不懂尊重长辈的白眼狼,你吃的粮食是我们种的,喝的水是我们挑的,读书没什么天赋,整天浪费家里的钱财粮食,你还真当自己能考秀才呢?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

“泼妇!我要锤死你!”裴成业真疯了,打开东间的门就朝沈宁扇过来。

原本裴端和吴秀娥也气得不行不行的,但是看儿子这么疯他们反而找回一点理智。

“成业!”裴端忙喝止儿子,不是怕儿子打沈宁,而是怕儿子丢了读书人的体面,被人知道他殴打婶娘会影响名声的。

一个读书人要是不忠不义、不孝不悌的名声传出去,即便下场考试主考官也会给他落卷的。

吴秀娥:“不分了,不分了,这么分就你们高兴了!”

沈宁笑起来,“行啊,不分也行。二哥去你娘家干活儿伤了,以后都不能下地,地里的活儿我们二房干够了,以后都不干了。以前我们种地养活你们大房吃饭,你们大房赚了钱可自己拿着一个铜板不出,那不行,你们得把钱上交,管家里买粮吃饭。”

“放你娘的屁!”吴秀娥拍案而起。

沈宁:“啧啧,童生家就这个教养呢?我得去吴庄和柳家洼找人评评理。”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现在裴端就是穿鞋的,还想穿靴子,而沈宁他们就是赤脚。

还是血淋淋的赤脚呢。

所以来呀,谁怕丢人谁服软啊。

裴端怕丢人,吴秀娥也怕。

裴成业都怕,毕竟启蒙三年,已经深受封建教育的荼毒,面子大过天。

谁不要脸?谁不要体面?

脸面不是一天踩烂的,是一天天一点点踩烂的。

就好像裴母,从小当闺女时她奶和娘就没给她脸,让她觉得自己低所有人一等,到了婆家又被婆婆大儿媳踩,她现在也就不那么怕丢脸。

还有裴父,自打大儿子开始读书,他的脸面和为父的尊严渐渐就被剥夺了。

但凡他说大儿子哪里不对,大儿子不高兴,老爹也训他,一来二去大儿子就不把他当回事,反过来管着他。

他的老脸早就丢尽,所以这会儿也不觉得剜心。

一个原本看似风光的家突然分崩离析,总是有人要剜心的。

向来觉得高人一等,享受大家长权威的裴端就很剜心。

还有吴秀娥这个享受婆婆待遇的也剜心。

还有一直觉得自己是耀祖的裴成业也剜心。

剜心的一家三口虽然不想和沈宁谈分家的事儿,虽然很想撕烂她的嘴,虽然很想休了她,可惜都没辙儿。

【作者有话说】

沈宁:我给你们把家产扒拉得明明白白……

第15章 狮子大开口 不但要屋要地,还要大房的存款

大房要脸,遇到不要脸的泼妇,只能逼着自己继续听。

看她说出花儿来,看她到底多贪婪。

沈宁继续算账,“家里的银钱都在大嫂那里,嘘——”

她竖起食指制止要发飙的吴秀娥,“大哥以前花的银钱,后来赚钱应该补回去,这才是读书人的骨气,做人的本分,而不是花家里的钱理所当然,自己赚了又自己花也理直气壮,这叫不要脸,叫蚂蟥。”

裴端对蚂蟥已经有阴影了,不与她逞口舌之快,“你待怎的?”

沈宁:“以前二弟养你,你赚钱也该把钱补贴回去。

第一,当年我带来四吊钱的嫁妆,都被大哥读书用掉了。成亲没给我彩礼,你们要补给我,我不贪心,八吊钱好了。

第二,他种地养活你们,我们不和你们计较,一天照二十文好了,一年算八个月,一共补贴十年。一个月就是六百文,八个月就是四吊八百文,十年就是48吊,不多吧?我很厚道了。”

满屋子都静悄悄的,这一次不但裴端和吴秀娥被气到失语,裴成业都没发飙。

他们都看怪物一样看着她。

吴秀娥:你怎么不去死!做你娘的臭屁梦!

裴端:二郎也这么觉得?也觉得我欠他这么多钱?

裴成业:泼妇为什么会算账?她怎么会算账?难道她也很聪明?难道她儿子裴鹤年比我聪明?比我更适合读书?

沈宁也不吭声。

她知道不可能这样分家。

裴端不乐意不说,估计他也没那么多存款。

谈判么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不给56吊,你也得给30,没有?那就多给几亩地。

十八亩地,一分三份,一房一份儿。

裴父跟着哪个儿子,地就在哪个儿子名下。

沈宁和裴长青是愿意让他们跟着的,但是如果他们觉得长子是天,是耀祖,那就跟着大儿子也行。

他们现在还不到五十,还能干,并且还需要交税呢,自然是吃那几亩地。

以后需要养老,就把地平分给俩儿子,然后由俩儿子凑钱凑粮养。

这是现代农村的分家养老方式,很公道。

这边房子宅基地不大,住不下两家,她和裴长青肯定要搬出去。

才不要和讨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呢。

好一会儿裴端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你要五十六两?让你嫂子拿钥匙开柜子,给你瞅瞅家里有多少钱。”

别说五十六两,就是二十六两也没有!

他就不信不识字的二弟和泼妇能知道他赚多少钱。

沈宁不客气道:“大哥,要我帮你们算算账吗?你打五六年前开始教书,一年少说也有三十两,这五六年你至少赚了150两银子,补贴我们56两,过分吗?”

裴端以为原主和裴二郎不识字,不会算账,不可能知道他赚钱的进项。

可其实裴二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