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
小鹤年可维护娘了,他立刻道:“可是家是咱们大家的呀,要每个人都爱护,笤帚倒在地上不会只绊女人不是?”
娘说了,一个家但凡有一个不爱干净的,甭管别人多勤快干净,那这个家也不会整齐干净的。
就如同一个家但凡有一个败家的,甭管别人多苦干,这个家也不会过好日子。
他要他们家整齐干净!
他要他们几家过好日子!
他愿意做娘说的那些事儿!
裴大伯笑道:“阿年识字,是个聪明孩子,他说得对,咱们都要听。”
其他男人纷纷笑道:“对,听。”
大部分心里却不以为意。
裴大柱看看堂屋就一张瘸腿的破桌子,底下还绑着麻绳,另外几张破凳子,有张还两条腿,另一边垫着几块土坯砖。
他有些看不过眼,“二郎,你这些家什儿都坏了,以前咋不找我修修?”
裴长青一点都不尴尬,裴二郎犯蠢关他裴长青什么事儿?
他笑道:“大哥一直忙,我不好意思麻烦你。”
裴大柱:“说的什么外道话?给你们做家什儿我也能练练手艺,只要不下地我就在家里琢磨这些,这次我都给你修修。”
裴二柱:“对,大哥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回头二郎你盖新房子,家什儿都让大哥做就行,不用找外面木匠,不白花那个冤枉钱。”
裴长青笑了笑。
裴大柱的木匠手艺在裴长青眼里一点都不过关,太糙了!
裴大柱这个木匠是自封的,毕竟不是匠户,也没有正儿八经拜过师,就是服徭役的时候因为会点基础被一个木匠选中当帮工,跟着人家学了一些皮毛。
回家以后他时常自己琢磨,修个桌子板凳的,做个简单家什儿,修农具比别人修得好,给铁锨大镢头装木柄也比别人装得更耐用,不会随便脱落。
但也仅限于此了。
木匠的很多技艺和细节裴大柱都不会。
裴长青倒是会,可他没有木匠工具。
那就得空点拨一下裴大柱,让他练好手艺也能一起做点家具农具什么的。
男人们把最后一些家什儿都搬过来,裴母和小珍珠也一起过来。
此时金红色的日头挂在西天,余晖漫漫,洒满这座因为久不住人有些荒芜的小院儿。
可院子里的人却绽放开心的笑容。
“二郎,搬家单过啦,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裴大伯鼓励他。
裴长青一一致谢,感谢大家帮忙修屋子、搬家。
沈宁正在烙馅饼了。
面发好以后揉揉,就可以包肉菜馅儿进去,然后把那口小铁锅烧热,一个个馅儿饼放进去,小火干烙,慢慢地就炕出焦黄喷香的嘎渣来。
“嗯,什么这么香?”裴大伯等人吸吸鼻子。
沈宁笑道:“也没给大家管顿饭,实在是过意不去,我去里正家兑了几斤面,烙几个饼给大家伙儿分分,一家没几个,都别嫌弃。”
裴大伯当即道:“你这个媳妇,咋这么不过日子。就搬个家管什么饭?你们才分家,要啥没啥的,那点面能做几个饼?留着给二郎补补身体吧。”
见沈宁要管饭他就不坐了,赶紧吆喝其他兄弟子侄们回家。
裴父也没挽留,还觉得不请也行,以后盖房子再管饭。
他也要走,却被沈宁喊住。
裴父摆摆手,“不吃,我家去吃。”
小珍珠一个猛子扑上去,跟小秤砣一样坠在裴父胳膊上,“爷,我娘让你留下吃饭。”
小鹤年也跑过来抱住另一边儿,“爷爷,不是说搬家得暖房嘛?”
裴长青也出声挽留。
裴母见儿子媳妇儿都诚心让老头子留饭,不疼他吃,也笑着让他赶紧留下,小声道:“自家人,别推让出怪样子,快坐下歇会儿。”
裴父却又不坐了,拿了铁锨去铲院子里的野草。
俩崽儿就跑过去在附近抓蚂蚱,回头丢灶膛里烧着吃。
裴母想替换儿子烧火,裴长青却拒绝了,让她歇会儿吧。
裴母就去一边儿洗衣服,她和裴父都是闲不住的人,再累只要别人干活儿他们就得找点事儿干。
裴长青也没说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和活法儿,家里穷老人肯定闲不住,等以后不缺吃喝就好了。
穷病只能靠钱来治。
沈宁一边烙饼一边哼小曲,裴长青就一边烧火一边听。
他最喜欢阿宁放松状态下的模样,让他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沈宁可会一心二用了,心里还盘算呢,八斤面粉她做了六斤多,水面比例也有2:1,还能发双倍大。
缺粮的时候还是要发面,出数儿啊。
她把所有的菜都加进去,一共烙了三十个厚墩墩的大馅儿饼,每个有粗瓷碗口那么大。
从天光大亮烙到天黑看不清才结束。
裴长青和裴父在院子里挖了个坑,燃起火堆照亮。
沈宁给家里留了十二个馅儿饼,另外一家送六个。
她用饭笸箩装着馅儿饼,用洗干净的粗麻布包袱盖着,对俩崽儿道:“走吧,陪娘一起去给大爷爷他们送馅儿饼。”
小珍珠馋得直咽唾沫,不想去,很想留在家吃馅儿饼。
小鹤年:“娘,我陪你去吧,让珍珠在家里。”
沈宁却坚持,“现在馅儿饼还很烫,你们也不能吃,送完咱们回来一起吃好不好?”
裴母裴父心疼孩子,“让他们先吃完再去送也行。”
裴长青:“等他们吃完馅饼儿都凉透了。”
送热乎的给人现吃总比凉的好。
既然送自然要送到位。
教育孩子不是整天讲大道理,是要言传身教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们自然也就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小珍珠看看爹,“好吧,娘,咱们快走。”
她可着急呢。
要不是娘说路上吃东西容易灌风肚子疼,她真的很想在路上吃啊。
沈宁先带着孩子们去大伯家,自然又被大伯一通训。
沈宁也不生气,笑着说知道了,就这一顿后面就等收粮食盖房再说了。
大伯娘亲自送他们出门,“你大伯就那脾气,心里为你们着想,怕你们分家日子不好过。”
沈宁笑道:“大娘,我晓得的,我大伯是真心为我们小辈好的。”
大伯娘手里还拿着个馅儿饼,掰开就要分给小珍珠和小鹤年。
沈宁赶紧推辞,领着俩孩子去另外两家送。
去三婶儿家夸她的大酱下得好,三婶儿说回头教她。
去四婶儿家说豆角给力,包了这些馅儿饼。
四婶儿一听立刻说明后天还摘,再给她送。
送完沈宁就和俩崽儿回家。
小珍珠拉着沈宁的手,恨不得跑起来,“娘,咱家的馅儿饼肯定放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