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往外飘,又给村里几个得空就挤在路边闻沈宁家豆腐香的孩子馋哭了。

裴母小声对裴云道:“你二嫂对你可上心呢,分家就得那么一点油,自己就吃了两回,还有一点罐子底儿,今儿都给你炸酱了。”

虽然知道娘肯定是给二嫂说好话,裴云也熨帖,又盘算怎么从家里给二嫂弄点油来。

以后让夫君晚上吃宵夜,每次多要点香油?

这样一次次也能攒半瓶吧?

夫君肯定配合。

第41章 走亲戚 宋家愿意亲戚走动起来

可若是让婆婆知道少不得又埋汰她娘家。

裴长青已经摆好桌子,把家里完好的凳子给小妹两口子坐。

他搬了个树墩儿过来坐。

回头还得用稻草再编几个高点的草墩子坐。

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炸酱面,还有一盆小豆腐。

豆腐是没的,因为上午就被拿光了。

他们觉得面条劲道还带着股子甜味儿。

鹅蛋酱更是油汪汪的,喷香扑鼻,让人胃口大开。

宋福瑞笑道:“我感觉我能吃一盆呢。”

裴母笑道:“那就给你吃一盆,你二嫂把你们带来的面都做了,一点没剩,你敞开了吃,别怕不好意思吃不饱。”

面是女儿带来的,当然得让女婿吃饱。

他吃不饱,亲家母心疼,那还是闺女遭罪。

宋福瑞吃着沈宁做的炸酱面,赞不绝口,一个劲儿地夸,“阿云,二嫂这面比县里面馆的还好吃,是吧?”

裴云去县里也吃过那边的面,点头,由衷赞道:“真的,一点不假。”

沈宁笑道:“那你们多吃些,等以后咱家条件好了,你们就常回来。”

等我们条件儿好了,你婆婆也就不用担心我们打秋风,也就不拦着你回门了。

小珍珠和小鹤年吃得不吭声。

就连平时最喜欢“食必言”的小珍珠都埋头大吃。

好吃,好吃,真好吃!

鹅蛋酱往面条里一拌,往嘴里逮一筷子。

哇,好享受!好香啊!

看他们吃得香,沈宁有成就感,裴长青也骄傲。

他的阿宁不管在哪里都会大放光彩!

宋福瑞还尝了小豆腐,第一次吃,新奇,又有鹅蛋酱打底,就觉得很不错。

他吃了一大碗面条,还吃了一大碗小豆腐。

最后抹抹嘴,打个饱嗝,“真好吃!”

裴云也吃得很开心,应该说出嫁这么些年,第一次回娘家吃得这么开心舒服。

以前没分家,大嫂管着,二嫂置气,虽然没吵吵,但是女人都敏感,能看出眉眼官司。

今儿不一样。

今儿大家都开心。

她把自己碗里的面条拨了大半给裴父,自己吃小豆腐。

婆母虽然不让她回娘家,但是不疼她吃喝,米面管够,还能拌麻油呢,她回家吃一样的。

裴父想掰给裴长青,知道儿子肯定吃不饱,裴长青拒绝了。

“爹,你只管吃,吃饱。”

裴父:“诶,我吃着呢,吃得饱饱的。”

看着老二一家这样,他心里也舒坦。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b?u?页?不?是?í????ù?w?é?n?????????5?﹒????ō?м?则?为????寨?佔?点

宋福瑞吃饱了,开始关心二嫂的豆腐事业,侄子的读书事业,二舅兄的盖房大计。

说实话,他跟个好奇宝宝一样,哪样儿都好奇。

恨不得今晚住下,好好听他们细讲。

小鹤年也不胆怯害羞,直接给他背了几段千字文和几首诗词,都是宋福瑞不会的。

宋福瑞那个佩服啊。

“阿年,不一般啊,二哥,你要送阿年读书,以后我的零花钱给阿年用。”

虽然他零花钱一个月不到五十文,但是不要瞧不起五十文。

攒着也可以买书买纸笔了。

裴长青和沈宁当然不会当真,如果供儿子读书要靠宋福瑞的零花钱,那他们好一头撞在豆腐上了。

他还对沈宁做豆腐好奇。

沈宁却不多说,只道:“回头我要教给村里人,你们感兴趣就让小妹回来学,到时候你们也能自己做豆腐吃。”

宋家家口大,一天做上一锅就吃掉了,比起买自然也省钱的。

宋福瑞根本不多想,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好呀,我回去跟我娘说。”

他又跟裴云夸二嫂。

裴长青:“时候不早了,你们该回去了,免得宋大娘担心。”

宋福瑞还意犹未尽呢,裴云却知道婆婆的脾气,也起身要走。

宋福瑞:“二哥,明儿一早去镇上找我啊,我指定帮你买便宜石灰。”

裴长青和裴父去帮他们套车。

沈宁让裴母给装两升新搓的小米,回去给孩子熬米油喝。

裴母:“不用吧,他们家不缺。”

沈宁知道宋家有地,不缺粮食,但这是给小姑子的回礼,不能让人空手回去。

不好看,也让宋母反感。

她亲自装了,拎过去放在马车上,“咱娘新搓的小米,一点心意,等以后咱家条件好了,也给你回厚礼。”

让你在你婆婆跟前也抬起头来。

裴云喉头一下子哽住了。

以前娘家人就是不懂这个,只说她婆家啥都不缺,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什么也不给回,她大嫂二嫂整天就为鸡毛蒜皮算计也根本不为她考虑。

现在二嫂终于为她考虑了,她心里就热乎乎的。

“二嫂,不用,他家好多地呢,啥粮食都有。”

他们带了灯笼来的,裴长青给点上挂在车前杠上。

今儿两人没带伙计过来,裴长青和裴父就去送送他们。

走了一里路,裴云让他们回去,让宋福瑞把马跑起来,一会儿就到家。

路上宋福瑞还意犹未尽,“阿云,二舅兄和二嫂真不一样了。”

裴云也欢喜,爹娘不一样了。

娘不像以前那么愁苦胆怯,爹虽然瘦了但是精神更好。

侄子侄女也是,不像以前那么胆小笨傻,反而机灵漂亮了。

夫妻俩都下意识地把大房给忘脑后去。

宋福瑞赶着车,一路回了家。

管家早就在路口等候多时,帮忙牵着马,急切道:“少爷咋才回来?老太太问好多遍了。”

宋福瑞难得硬气一回,“走得晚,回来的可不就晚吗?都怪你给我套车太晚了!”

管家忙赔笑。

进了家里,婆子跟裴云说小少爷已经送回院儿,老太太让她直接回房看孩子不用去请安。

裴云也没异议,婆婆怎么说怎么做。

她知道这是婆婆不高兴了,嫌弃他们回来太晚。

这些让宋福瑞去应付。

果然宋福瑞得去请安,他直接拎着那袋子小米去了正院儿正房。

“娘,你吃了没?”他大步进了屋里。

宋母正和大儿媳说铺子的事儿,见状嗔怪道:“还跟小时候似的没个整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