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4


去怕是容易引人非议呢。

也罢,就当他们自己的秘密记账方式好了。

沈宁之前做了二十来斤腐乳,给高里正带走十五斤,自留五斤。

接下来商量做大批量的腐乳。

需要的老豆腐数量很大,也不能只从大伯娘几家订,她打算发动全村优中选优,六两换一斤,既能提升村里人点豆腐的水平也让他们跟着赚点豆子。

至于腐乳沈宁也不打算全部自己做,数量太大,自己做累死个人。

她愿意教给高里正,让他家做一部分,她这里做一部分。

高里正摆手,“阿宁,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味道不一样。我家做了豆渣酱油,腐乳还是你把关吧。需要人手你只管喊人,甭管我家你大娘嫂子的,还是你家大娘嫂子还是其他人,你只管喊,工钱就按雇人的标准,你谈好了,回头让他们找我老婆子支钱。”

沈宁现在没钱,都由他统一支付。

两人都不怕帮工会把配方偷出去告诉人。

首先沈宁选的是人品可靠的。

其次客观上也不可能。

村里人世世代代都住在村里,去不到别处,即便有机遇能举家搬迁也没用,他是里正,他卡着户籍这关呢。

他不点头,谁也搬不走。

更何况,这年代除非你考取功名去外地做官,否则普通农户、匠户一辈子没可能去外地。

离不开村里,谁会谁又敢随便把里正的买卖透漏给外人?

看看柳家洼就知道了。

柳大爷都不给村里人钱,白指使他们做活儿呢,也没人往外透露柳家的生意。

这年代宗族、村落约束力是很强的。

而他们有需要找帮工,也得先从村里找,村里人干不了才能找外人,自己吃肉得让村里人跟着喝汤。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自然没人随便破坏。

沈宁就同意了。

高里正不管她找谁,他相信豆腐娘子的本事,他让沈宁给找了个筐子,把腐乳坛子、腌萝卜坛子都装上,拎着回家。

他要去订明儿去县里的豆制品,等从县里回来,估计沈宁那边的素鸡素烧鹅就好了。

回到家,他先让老婆子带人给沈宁送需要的材料,除了沈宁点名要的,另外还让送一些葱姜蒜啥的。

陶氏也不多问,只管让田氏一起收拾,另外俩儿媳妇在养猪场养鸡场忙活呢。

田氏的那个嘴啊,歪得不行不行了。

嫉妒,疯狂地嫉妒。

公爹这是被沈宁给下蛊了吧,言听计从的。

高里正则出去订货了。

别看他以前没上门儿,实际他对和沈宁关系好的那几家擅长做什么都门清儿。

这就是里正的本事。

他又佩服豆腐娘子的本事了,村里这几家没一股脑做一样的东西,各有特色。

现在他进货也能分开,还避免他们恶性竞争。

他知道大伯娘三家一直合伙儿,主要做豆腐、豆干、千张,少量油豆皮。

阮荷花擅长揭油豆皮,做成豆皮笋。

黑壮嫂子会做腐竹,也是油豆皮做的,拎起来挂成枝条状晾干。

毛蛋儿娘老嫩豆腐点得都不错,她的豆腐得沈宁夸过的,味儿正,豆腐压得实诚,不少人喜欢和她合伙儿做。

他先去荷花嫂子家订油豆皮。

荷花嫂子天天揭油豆皮,她四哥得空还挑担子去外村换豆腐啥的。

他一个男人人脉广,认识几个家境颇不错的,人家舍得吃千张、豆干、油皮这些。

油豆皮保存时间久,所以她多做些攒着。

高里正直接给买空了,一共五十斤,自家二十斤,给沈宁那边三十斤。

他又给沈宁订了二十斤千张,做素鸡用。

荷花嫂子和她婆婆都惊呆了。

荷花嫂子:“里正叔,你要恁些呢?”

高里正笑道:“对,我往霍家送,自己做太费劲,阿宁说不如直接从你家拿。”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ù?w?ε?n?????2?5?????????则?为?屾?寨?站?点

他想得很清楚,自己不图这些人感激,不如集中经营豆腐娘子的名声,让这些人感激阿宁,跟着阿宁好好干活儿。

本身也是阿宁提议他买这些人家的。

他自然要卖沈宁这个好儿。

荷花嫂子和张母果然感激得不行,豆腐娘子咋恁实在呢,不但教她们点豆腐,还帮她们赚豆子呢。

今儿这七十斤的油豆皮和二十斤千张,她们就能赚八斤11两豆子!!!

哪敢想啊?

就在家里做,不用出去四处跑就能换到豆子!

她四哥认识几个家境不错的,人家愿意吃豆皮千张豆干这个,好几天去一次,也就能赚到一斤豆子呢。

人高里正隔几天还要呢。

高里正让她去找陶氏结算豆子,又去黑壮嫂子家进腐竹。

现成的40斤都被他换走了。

听说是沈宁让里正来买自家腐竹的,黑壮嫂子不肯要那么多豆子,“里正叔,一斤豆子给我一两赚头就行,那一两给豆腐娘子。”

高里正:“一斤赚二两,都是这个价儿,你好好做,我以后隔几天就来买。”

他没时间多啰嗦,又预订二十斤千张明儿早上交货。

正好毛蛋儿娘在家刚做了豆腐,高里正直接去订了十五斤让给沈宁送去。

毛蛋儿娘一直做豆腐自己吃,和邻里合伙人轮流做,没曾想今儿里正来定她的豆腐。

高兴得有些语无伦次。

高里正:“我给县城送呢,阿宁怕我受累,让我从你们几家轮流买豆腐。”

说好了,不是固定从你家,下一次换别人的时候你也甭不乐意。

毛蛋儿娘当然没意见啊,高兴道:“之前我送阿宁尝豆腐,她夸我做的味儿正,今儿就给里正推荐我了,阿宁真是大好人。”

高里正心道,可不么,豆腐娘子说的这几家,都是做豆腐最好的几家。

村里还有一些虽然学会了做豆腐,但是做的吧,也就他们自己吃,换都不一定有人换。

手艺还是差别很大的。

他又去了裴大伯家。

订上二十斤豆腐,二十斤豆干,明早上要。

他订这些,又一下子要,大伯娘他们明儿一早得做两锅。

这会儿就赶紧泡豆子。

就是自家小石磨不够用的,明儿天不亮起来推磨也磨不完这些豆子。

她便去找沈宁,看看沈宁明早用不用石磨,不用的话她让张氏一早过来推磨。

沈宁不在家,裴母说不用,让她只管来推磨。

她家现在只磨煎饼的浆子和面粉,不做豆腐,村里人送的吃不完。

大伯娘拉着裴母感激道:“让我说啥好呢,里正说他家不做豆腐了,以后从俺们几家拿,让俺们一直做。这都是阿宁给说的呀。”

裴母心里骄傲,表面谦逊道:“那孩子是实在人,你们帮她和二郎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