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6
光禄寺与尚膳监有数千太监,抽调各地籍贯的几十个完全不影响。
从别处抽调可能众臣还有话说,从尚膳监抽调就没问题。
问就是“太子至纯至孝,为皇后娘娘培养御厨”。
人由张公公亲自选,然后交给锦衣卫调查培训,再送往城郊皇庄待命。
等小德子四人归来,即可赶往皇庄授课。
教完以后那些小太监便由锦衣卫护送前往偏远地区传授拼音识字大法。
皇帝灵感频发,又吩咐张公公,“从东宫选几个小太监,尤其太子身边的人,选俩送过去听沈娘子使唤。”
水嬷嬷说四个小太监一边儿帮作坊干活儿,一边儿学拼音算术的,学得很好。
两位嬷嬷还狂夸豆腐娘子聪慧温柔却有手段,会教育孩子,不但自家儿女教育得孝顺、懂事明理、喜欢读书,还将村里那些顽劣孩童教育得喜欢读书、勤快干活儿、团结友爱。
既然豆腐娘子如此厉害,不如把东宫小太监们也调理一下,以后回来也能更好的引导规劝太子,免得太子过于随性顽劣。
他吩咐另外太监:“宣顾千里。”
顾千里是锦衣卫千户,皇帝亲信之一。
锦衣卫是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后来继任者忌惮太祖遗留的势力不好掌控,慢慢架空,又成立自己的特务机构。
每当发生不太平的政权更迭,继任者便会进行大清洗,尽量架空前朝的势力,培养自己的心腹机构。
元丰帝清心寡欲,不好女色、不好美食、不好享乐,自然而然疏远宦官,打压官宦势力,不肯放权给他们,反而重新启用太祖时期风头无两的锦衣卫。
沉寂数十年的锦衣卫本已日薄西山,如今重受重用,自然很想有一番作为。
他们对皇帝忠心耿耿。
不过元丰帝依然未曾使用他们监视百官,反而更倾向于缉盗、维持治安、打击京中嚣张的权贵子弟。
萧先生见皇帝已有章法,便主动告辞,不想听皇帝给心腹锦衣卫下什么命令。
避嫌。
萧先生离开乾清宫,却在东华门外遇到了谢相爷。
谢相虽然五十多岁年纪,却腰板笔挺,精神抖擞,不见半分老态,属于天生精力旺盛的人。
萧先生见之长揖到地,“谢阁老。”
谢相立刻扶住他,又还了一礼,笑道:“远州,咱们兄弟相称,何须多礼?有日子没一起吃酒聊天,今日可有空?”
萧先生笑道:“谢兄日理万机,我自不好叨扰。既然兄长今日有空,不如家去涮锅子如何?”
谢相捻须微笑,“可。”
萧先生的宅子在东安门外面不远的地方,是张公公奉皇命为其安置的,方便他出入宫廷。
两人步行,路上亲热交谈。
谢相:“远州过年可去龙庙镇?”
萧先生微微摇头。
谢相:“阿恒呢?是不是该让阿鹏护送他回京过年?”
萧先生想说阿恒在阿年家过得不知道多少快活,是绝对不想回京的。
他微微叹息,“兄长,无可挽回吗?”
谢相笑了笑,“过继给本家堂叔,又不是外姓人,何须叹息?你也不是外人,知道我三儿情形,他夫妻二人不睦,连累孩儿受委屈,倒不如过继给堂叔呢。”
萧先生沉默不语,只是缓步前行。
谢相继续道:“陛下仁慈,愿意赦免北谢,还允许他们过继一个嫡系继承人。北谢要求过继一个我们这边嫡系血脉,没人比阿恒更合适,而且他会继承北谢的人脉财富,并不亏。”
萧先生:“陛下不会重用他们,阿恒过继过去,这辈子将与功名无缘。”
他无意功名是自己的事儿,并不代表他瞧不起功名,瞧不起读书人。阿恒还小,会有自己的人生和抱负,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他闯荡。
功名也是其中一条。
不可以剥夺他这条路。
谢相笑道:“远州,时移世易,陛下也会变的。如今四海升平,海晏河清,不管北谢还是谁,都威胁不到国本。”
等十年后阿恒长大,陛下未必还是眼下的想法。
阿恒要科举,也完全不受影响。
再者届时他门生遍天下,岂会不给阿恒一个步入科场的机会?
萧先生就是替弟子委屈,你谢相四个儿子,孙子十几个,为什么就盯着我学生使劲?
再不济,你直接过继一个儿子过去不是更好?
最终萧先生愿意写信问阿恒是否愿意回京过年。
阿恒终归是孩子,即便爹娘不疼爱他,他却依然会心生孺慕之情,想要亲近爹娘。
是否回来过年,决定权在阿恒,他可以回也可以不回,全凭他喜好。
、
、
今年冬天京城的雪格外多,刚进十一月已经下了两场大雪,纷纷扬扬扯棉絮一般泼洒。
大风大雪的,天儿就格外冷。
若是在这般寒风凛冽的冬日里还要长途跋涉,那真是让人透心凉,只想找个炉火融融的屋子,点上一锅沸腾翻滚的暖锅子,把切得透光的牛肉片、羊肉片、鱼片之类的涮进去,滚三滚就可以夹起来塞进嘴里。
滚开的肉片,直烫舌头,却又那么熨帖舒服,瞬间暖进人的心窝里。
那一刻,真是神仙都不换。
“君高升酒楼出了一种新锅子,那叫一个香透腔子!就适合这大冷天儿里吃!”
“您再煮一个福气面饼,那跟人生一样曲曲折折的面咕嘟咕嘟地煮开,您搁筷子那么一挑,那面呀就顺顺溜溜地挂在筷子上,您那么一吸溜,诶呀,那叫一个顺溜爽滑!香!吃下去,您就觉得这曲折坎坷的人生都顺顺当当了呢。”
“再来一个溏心的麻酱鸡蛋,您这风里雪里遭的罪啊,全都值当了!”
“这般好吃?那我可要尝尝,小二——给我来一个福气锅,来一盘福气面,那个麻酱鸡蛋来一盘……”
没有任何酝酿的,君高升酒楼的福气锅和福气面就横空出世了。
一经面世,火爆全城。
君高升酒楼是会宣传的,上到权贵世家,下到贩夫走卒,甭管吃的还是没吃的,全都知道福气锅和福气面。
有钱人去尝尝,没钱人讲讲这相关的故事,八卦一下有钱人的排面儿,那也是乐趣不是?
抬轿的轿夫们,都以自己今儿抬了一个去君高升大酒楼吃贵席面的老爷为荣呢。
而到酒楼吃饭的贵客,都要见见君高升的大掌柜,问问怎么就做出这么好吃的暖锅子和面?
以后的冬天,真是不怕冷了呀。
大掌柜就把老板和沈老板的故事讲一讲。
大掌柜嘛,那口才都是一等一的好,再普通的故事也能讲得跌宕起伏、声情并茂,让人听得大为感动。
要见老板蔺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