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6
的你们听听就好。”
王永觉得这个有用!
不是说对养生多有用,而是可以丰富他的话术,让他说话更有可信度。
不但可以让他在殿下面前显得更有文化,回头跟陛下皇后娘娘汇报也更有底气。
陛下会觉得他非常好学,精于此道,也会更信任他,更愿意让他陪在殿下身边。
冯彬更喜欢去外面跑,更喜欢勾着太子玩刺激好玩的东西,对做饭养生什么的兴趣不是很大。
他看王永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又轻视又得意。
殿下可不是个乖孩子,他整天喊打喊杀,不是要当大将军剿匪就是要出去跑马打架的,做饭什么的,只会让他嗤之以鼻。
王永对做饭感兴趣也好,这样就不会跟自己抢陪殿下出去玩乐的机会。
沈宁看王永感兴趣,也真心传授。
这是宫里来的人呀,交好自然比交恶好!
她意有所指道:“要是朝廷能出一份《大庆百姓膳食指南》就好了,既能引导权贵富商们朴素不浪费,可以省银钱,又能教普通百姓怎么吃得健康,给朝廷增加劳动力,这是于朝廷都有利的大好事。”
王永笑道:“小的回头给萧先生写信,兴许就有了呢。”
这份功劳和名声,他要了!
沈宁夸道:“那你可是大功一件。”
王永:“沈娘子才见识不俗呢,让小的佩服。”
、
、
马明和于光是淮州府衙的快班衙役,专门负责四处送文书、拘捕拿人等等。
前儿他们被汪通判和钟推官唤了去,递给他们一份文书,让他们到成阳县裴庄提豆腐坊的老板沈宁前来问话。
他俩是汪通判的专用打手,日常没少合作这种害人捞钱的勾当。 W?a?n?g?址?F?a?b?u?y?e???????????n?Ⅱ???????5?????????
他们也不找穷苦百姓的茬儿,毕竟穷人榨不出二两油,不够跑腿的,专门找那些没靠山或者靠山不够硬的商户和作坊。
只要他们呼呼啦啦十几号人冲进去,喊着“封铺子,拿人”,那些没后台的没有不吓破胆的。
这一招他们屡试不爽。
那些人当即吓得跪地求饶,给钱、给物,任他们予取予求。
既然是商户和作坊,多少都是有钱的,百两还是能榨出来的。
运气好,指不定能三五倍呢,甚至能长期收孝敬。
他们就“养”了这么一些可以长期收孝敬的人家。
多的一个月收十几两,少的一个月收五百钱到二两。
积少成多,他们一点都不嫌少。
钟推官还介绍了他成阳县的侄子钟典吏给他们认识,给介绍一下作坊的情况。
老板是谁,收入如何,靠山是谁等等。
钟典吏一通介绍,说这家乡下作坊的老板是个女人,娘家姓沈,夫家姓裴,她很会做食材,别看作坊寒酸破烂,还是土坯屋子、草棚子,实际每天几大车几大车的发货。
不只是成阳县、成安县、淮洲府有商户进货,就连远处几个县都从他们家进货呢。
日进斗金,非常赚钱。
一次性罚个二百两不成问题,回头让他们一季度一孝敬,一次五十两应该也可以。
至于靠山,这夫妻俩和龙庙镇宋家是姻亲,但是关系一般,好些年不走动,今年因为沈氏开作坊赚钱才恢复来往的。
他们有事儿宋家跑得比谁都快,绝对不会管的。
另外好像和小谢庄有点关系,但是也不多亲密,就是俩孩子玩得来,谢家那孩子已经走了。
小谢庄和他们就没啥来往。
另外这个沈氏会做吃食,跟成阳县几个老板有生意往来,和他们府城蔺家也有生意,但是商人重利,哪里有好处往哪里钻,根本没有感情,他们是不可能为沈氏出头的。
再说,如果咱们能加入沈氏的作坊或者拿到她的秘方,给他们更便宜,他们肯定乐不得,哪里会为沈氏说话?
还有什么认识陆典史、曾大人,那都是以讹传讹。
“那裴二郎惯会巴结,他免费帮忙修缮县衙,不收工费,那陆裕还有个不占便宜的?当然,陆裕是不会承认的,怕人查他欺压百姓嘛。至于曾大人,看陆典史的面子也捧两句而已,咋可能真看上一个泥腿子?对了,听说这裴二郎也很会赚钱,给人盘炕一天一两银子,啧啧,他干了一冬天,得赚上千两吧?他们盘火炕没交税的,大人罚他二百两不过分吧?”
作坊二百两,裴二郎二百两,他们一下子就入账四百两!
几人如何不激动?
就这么定了。
离开汪通判家,马明和于光又特意拉着钟典吏去喝酒,详细打探沈氏的情况。
钟典吏又把陈三引荐给他们认识,一起商量。
陈三再把自家给作坊出的粮食一说,更加印证了作坊赚钱的事实。
日进斗金,那是肯定的。
马明和于光两眼放光,恨不得一夜就把作坊抢到手!
跟汪通判他们说的是二百两加二百两,他俩更贪心,想三百加三百!
六百两算啥?
如果他们加入作坊或者把配方弄到手,每年都有六百两!
“钟典吏,那我们到了那边儿,你给我们安排十来个差役,人多有阵仗。”
人少不行,就他俩的话气势不足。
钟典吏却不同意,“曾大人和陆裕虽然做不得他们的靠山,可这些差役都听陆裕指挥,他们知道那不就是陆裕知道?到时候陆裕肯定要分一杯羹,保不齐要分大头,甚至……听说他一直四处活动想升职去府衙呢。”
马明和于光对陆裕印象也不是很好,毕竟像他们这样搞阴间手段的差役最怕碰到陆裕那种手段严厉的执法者。
成阳县这里治安过于好了些,都影响他们外快收入。
“那……”
马明沉吟一下,“我从府城这边儿雇几个人。”
府城的帮闲、混子、地痞更多,他们不事生产,整天给牙行、赌场、青楼等地方当打手。
商铺、市民都深恨他们。
马明等人却喜欢他们,有他们闹事儿,商铺就得报官,他们过去处理就能捞点外快。
哪个铺子给孝敬多,他们就尽心,给的少不但不尽心,还得暗示混子们多闹闹。
否则就差役那点俸禄,他们凭啥抢着来当?
于光有些抠搜,“马哥,府城这里贵,咱少雇几个,去成阳县那边儿再雇几个。”
马明同意了。
他看向钟典吏和陈三。
陈三一阵肉疼,却只得主动表示,“请两位放心,成阳县那边儿我来出钱雇人,几位在成阳县的吃喝花用也算我的。”
到时候找大哥报销。
马明和于光很高兴。
他们出差是有差旅费的,伙食钱、住宿钱,若是骑马还有草料钱,坐船有车船钱等等。
陈三包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