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0


,也好让自家有个准备呀。

沈宁隐晦地给了陆裕一个眼神儿。

陆裕接收到沈宁的眼神儿,笑了笑,悄悄给她拱手,表示回头解释。

沈宁请他一起进屋,他却道:“弟妹和二郎只管进屋招待贵客,我帮你们招待其他人。”

除了张公公和两位知县大人,另外还有随从和差役呢。

为了赶时间,张公公轻车简从,带着一名太监和两名兼脚夫的锦衣卫。

他们在桃源县下船,跟桃源县衙借车,许知县这个年受府衙影响也没过好,听闻是表彰邻县那位掀起府衙严打之风的沈氏,还是他们桃源人士,他便带四个差役一路护送,主要目的是过来看看。

路上他派人快马加鞭给曾知县送信,前天夜里曾知县便和陆典史带着四名差役连夜赶过去,自然没时间给沈宁和裴长青送信。

昨儿他们在路上跟张公公等人会合,一同前往龙庙镇。

夜里休整一夜,今儿上午便一同来颁旨。

也是快到豆腐村的时候才摆上依仗、敲锣打鼓的。

陆裕和曾知县也想给裴长青他们个惊喜,所以昨夜在龙庙镇也没派人来通知一声。

今儿就替他们俩招待客人。

沈宁想请其他人去西间,随张公公来的太监却不肯,就在堂屋落座,等着听张公公吩咐。

护卫和其他差役更不肯进屋上炕。

若是自己来执行公务就罢了,今儿皇帝跟前的张公公和两位知县大人在上,他们哪敢啊。

裴长青就请他们去东院儿的草棚子。

初六开工以后他们把东院儿的草棚子又修缮了一下,村里人给挂了新草帘子,瞅着别有意境。

这会儿都正月底了,也没那么冷。

众人纷纷给裴长青拱手,“裴二郎,快去招待贵客吧,不用管我们。”

这时候高里正带着高老二拎了鸡鸭和鸡蛋过来,他悄悄问裴长青:“二郎,再杀头猪呀?”

裴长青:“里正伯,不用,阿宁说家里还有不少肉呢。”

过年收了太多猪肉,自家也杀了猪,吃不完有的冻起来有的做成熏肉。

现在天气渐暖,肉要冻不住了,正好都拿出来吃掉。

说两句裴长青又赶紧进屋招待张公公和两位知县大人。

今年收了不少年礼,里面也有好茶,这会儿正好拿出来待客。

沈宁先一人给盛了一碗甜汤,水嬷嬷每天都炖一锅银耳红枣羹,一早起来就用砂锅炖上,上午下午的谁爱喝就喝一碗。

沈宁想让裴父和裴母也过去露露脸,结果两位老人根本不敢。

这可不是蔺老板、水嬷嬷宫嬷嬷他们,这是皇帝跟前的人儿!

他俩有些头晕目眩手脚发飘,我滴老天爷啊,是皇帝……派人来表彰二郎和阿宁?

对于他们这种一辈子连知县都见不到一回的平头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一步登天的感觉。

激动得要晕过去就是真实写照。

他们俩自觉笨嘴拙舌不会招待,生怕给儿子媳妇丢人,并不上凑。

裴父和高里正在东院儿负责招待众差役们,裴母则去东院儿看着孩子们,让谭秀去帮衬沈宁。

沈宁起初还有些不知道怎么招待,毕竟是亮明身份的钦差公公,得上规格吧?

可自家这条件上什么规格?

水嬷嬷和宫嬷嬷全程帮衬她,示意她不必为难,敢来家里就是都有准备的,家常儿就好。

若是讲究那些虚礼,反而没意思。

沈宁和裴长青就踏实了。

水嬷嬷负责带人整治酒菜,让沈宁进屋和裴长青一起待客,张公公就是为他们来的,否则随便派个太监就行,压根儿不用张公公亲来。

宫嬷嬷又去找几个孩子,示意裴母和裴父不要紧张,带着孩子一起过去。

裴母走路还有点腿软,“宫姐姐,我可不能丢人呀。”

宫嬷嬷扶着她,“您老有这么好的儿子媳妇,这么好的孙女孙子,多少人敬重您呐,谁敢笑话?”

现在裴二郎还没发达,她和水嬷嬷跟裴母姊妹相称,等以后裴母也会变成老封君,她们就得尊重老夫人啦。

她朝小珍珠和小鹤年道:“来,扶着奶奶进去吧。”

她又看看一脸好奇的宝儿,这小子就不知道怕是吧?真是被珍珠带得跟她越来越像,笑道:“你也进去,不用怕。”

说话间她看到一边儿的陈琦。

这孩子安静得很,有时候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点都不像个小孩子。

小珍珠小鹤年也都早慧,时常出言惊人,可他们终究是孩子,有着孩子的天真烂漫。

陈琦就过于安静、深沉,让人觉得有些莫测高深。

犹豫一下,宫嬷嬷对陈琦道:“阿琦,你……”

原本有些发呆的陈琦立刻道:“宫嬷嬷,我就不进去了,人家是奔着裴叔一家来的。”

看他如此懂分寸,宫嬷嬷笑了笑,“是个懂事的孩子。”

她便回头去忙了。

二蛋也没跟着去露脸,他带着学习班上自习,让孩子们如果需要上厕所就举手结伴儿去,不要乱跑,也不要喧哗。

孩子们都很守纪律,绝对不给豆腐村和阿年家丢脸,越发要好好表现。

作坊也没停工,颁完旨以后他们又赶紧回去上工了。

一切如常,一切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就和沈娘子家来了平常客人一样。

可其实他们可激动呢,胸膛鼓胀着一股自豪之气,恨不得跳起来嗷嗷大喊:豆腐娘子,果然是福气娘子啊,皇帝都盖章了!

村里人也差不多如此,都不好大声喧哗,就跑回家、跑远点,扎堆乐呵。

“皇帝都表彰豆腐娘子了,咱跟着她干准没错儿!”

“赶紧的,全村不管男女老少,都要抽时间去学识字和算术。”

“对,以后咱们村识字算账要和做豆腐一样,甭管男女老少,随便抽一个出来都行!”

他们也不知道能为豆腐娘子做什么,之前把做豆腐当全村荣誉,不能拖后腿,让村里每个人都会做豆腐。

现在他们觉得识字算账光荣,否则豆腐娘子不会专门办个学习班儿。

很快四外村的里正、大户族长、家长的都跑来问怎么回事。

这些人就由高里正带着裴大伯三叔四叔等人接待。

这可是豆腐村百年不遇的大事儿!

豆腐娘子是头一个被皇帝表彰的人,还是女子!

镇上商户、大户人家也从客栈得到消息,纷纷打发家里子弟前来送贺礼、送肉送菜。

宋家、禚家、柳家、陈家铺子以及谢掌柜等人都打发了人来。

知道裴长青和沈宁忙,没空招待,所以主家不来,只打发下人来送礼添菜,这都是人情,是脸面!

这些则由二蛋带学习班的大孩子们接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