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8


不得大人总逼着孩子叫人干嘛的,忙让他一边儿玩去。

有人不想去龙庙镇住店,就跟沈宁商量在村里安排住宿,他们愿意付钱。

沈宁就和高里正商量,他家腾两间屋子出来,除了霍三少夫妻和孩子再安排两家。

再让大伯和四叔家各腾一间出来,张氏和孩子们在县城没回来,毕竟那边儿作坊也不停。

等客人们走了两批以后,草棚子这边空下来,附近下地回来的村民也来瞧热闹。

要是还有饭菜,他们当然也想尝尝。

各酒楼已经在收拾折箩,虽然是折箩,但因为是自助餐形式,大家拿多少吃多少,并不会去大盘里搅和,所以是干净的。

几家也不收钱,就按着人头分分,让他们跟着沈娘子沾光,乐呵乐呵。

村里人觉得自己衣裳埋汰,也不往凳子椅子上坐,就搁路边一蹲,端着碗盘地开始品尝。

“这是白菜?这白菜怎么比我家肉还好吃?”

“这是肉丸子,咋和咱家肉丸子不一个味儿,真香!”

“怪道人家是开酒楼的呢,就是不一样!”

除了小珍珠他们喊来的村民,附近村也有那脑子灵活的,趁着天黑前拎着自家的物事来卖。

有人拎着自己编的轻便篓子、筐子、篮子、笸箩,还有人带着麦草编的草盒子、蒲扇、草帽,也有人来卖自家织的棉布的,还有人拎着母鸡、鸡蛋来卖。

也有人家冬天用麦草盖了菠菜、韭菜、塌菜的,自家舍不得吃,就一次次割了来卖。

客人们吃饱喝足,去镇上的就跟沈宁裴长青等人告辞,看到路边儿有村民卖东西也问问行情。

有人买些鸡蛋,有人买筐子菜,还有人家里正好缺草盒子、笆斗什么的,一问村民卖的比铺子便宜,便随手买两样。

棉布也比铺子便宜,虽然没有那么好,但是做家常衣服,尤其衬裤什么的没那么讲究。

这些来道贺的客人,在结交自认有用的人脉上,那花多少钱也不觉得心疼,可日常过日子也是该省省的。

有便宜干嘛不捡?

如此双赢。

小珍珠也把她和陈玉箫、宝儿几个穿的草帘子拿出来,原本她想天暖和了挂在自己门上当门帘的。

这不是能赚钱吗?

自家先不用了!

有个客人原本想天气渐渐暖和了,要把家里的夹布帘子换成竹帘,看到这个草珠帘子觉得更好看,而且碰撞起来清脆好听。

他问过以后当即就买了。

小珍珠还送他一串替换,若是有珠子碰坏什么的,就能换新的。

还有孩子趁着天黑前赶紧去挖鲜嫩的野菜,打算卖几文钱。

不说城里人喜欢吃野菜么?

住村里的客人兴许明儿早想吃呢?

靳老板、杨老板以及桃源县的庞老板和谢老板不住下,他们几家结伴儿赶夜路。

不过他们都没急着告辞,而是留下跟沈宁裴长青一家吃晚饭。

本身就是奔着美食交流来的,自然想多交流交流。

晌午那会儿忙着做饭,而沈宁也忙着招待各方来客,没有充足的时间坐下畅聊。

就聊了烧鸡烤鸡的,不尽兴。

傍晚他们转移到沈宁家,谁也不饿,也不再吃晚饭,只喝山楂梨水或者喝茶吃小点心、干果,围坐桌前聊得火热。

谢老板是桃源谢家,也是联了宗的。

他和庞老板是听许知县说的沈宁,后来张公公一行人返回,他们也上前招待了,之后就和王永冯彬认识。

谢老板抛砖引玉,说了几个自家的招牌菜,另外三家也聊了自家的。

沈宁又跟他们分享一些菜谱和食材保鲜、加工的理论知识,希望能丰富他们的后厨装备和厨艺。

桃源县盛产鸭子、大鹅,她分享了秘制烤鸭、烧鹅、盐水鸭的做法。

靳老板和杨老板这边儿猪肉吃的多,她就分享了蜜汁叉烧的做法。

当然,菜谱是一起分享的,谁家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靳老板和沈宁已经很熟了,立刻就嗅到味儿,“沈老板,这个叉烧、烤鸭、烧鹅什么的,是不是有酱料?”

沈宁笑道:“有的,叉烧酱、烤鸭烧鹅酱,都有。”

靳老板怕她说什么“做法很简单,我这就告诉你们”之类的话,立刻拍桌子道:“沈老板,那赶紧做起来呀,我们几家肯定进货!”

其他几人也立刻回过神来,紧随其后,纷纷说要。

当然要啊!

这种秘制酱料是提升美味的关键。

各家都会做烧鸡、烤鸭,可吃起来味道不一样。

为什么?

当然是酱料的差别!

虽然他们有自己的秘制酱料,但是谁嫌这种好东西多呀?

除了当蘸料,还可以用来炒菜、调馅儿,用处多着呢。

几家等也不等,还没做的叉烧酱和秘制蘸酱就定了几坛子。

桃源县两家酒楼也定了几十坛子红乳,红乳可以炖菜,比白方消耗更大。

沈宁这里没那么多货,要分批发。

天彻底黑透,虽然乡下没有宵禁,但是也快二更天了。

众人依依不舍地告辞。

他们先送走庞家和谢老板家车队。

靳家和杨家车队也不短,好几辆大车,又是马又是骡子的,锅碗瓢盆、案板、米面等都带的。

食材消耗差不多,没消耗完的干货儿等他们也不拉回去,直接送给沈宁。

今儿从沈老板这里学的菜谱以及食材处理方式,足够他们受用终生了。

临走前,靳老板和杨老板替自家大厨开了口。

靳老板:“沈老板,两位大厨看中了俩孩子,想收个徒弟。”

孩子们给他们帮忙、品尝菜肴的时候,两位大厨无意中物色到了入眼的弟子,想带回去试试。

他一说那俩孩子的样子,小珍珠立刻道:“是蒜头和小河哥哥啊。”

蒜头就是蒜苗的堂哥,小珍珠认证的满村最馋的孩子,现在十岁了。

张小河是张本力和阮荷花的独子,长得白白净净,很稳重,这会儿十二岁。

【作者有话说】

推个三水小草大大的文:

《人间灶》by三水小草

文案:

“扬水一摆罗家菜,千里河岸无上席。”

罗家第三代传人罗庭晖是维扬城里响当当的一方人物。

年纪不过弱冠,他不仅重振了罗家的盛香楼,还要做了维扬城内的酒楼茶肆一行的行首。

他是盐商堂上客,也是花魁帷下宾,能和新科解元兄弟相论、也能和新任守将平辈相称。

正在春风得意之时,却有人找上门来,自称是他孪生妹妹的未婚夫。

看着掩不住一身贵气偏偏要假作穷酸的俊美男人,“罗庭晖”挑了下眉头。

假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