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1


还是缺骡子。

他不是没钱买骡子,他是养不起,牲口多太能吃。

沈宁给他出主意让他不要自己买太多牲口,可以发动村里人试试。

牲口分散养,比一家养压力小。

裴长青:“大伯,那这样我可占你们便宜,我家出门多,用骡子多,你们一年用不上几回。牛的话阿宁肯定不白用你们的,会给租钱。”

几人纷纷道:“二郎你和我们外道啥?你买骡子你就出门用,耕地我们也能帮衬,牛闲着就给作坊送货,说啥租不租的,外道。”

平时阿宁和二郎对他们多少照顾呢,自家都没回报的机会。

裴长青也没拒绝,毕竟一个家族要想一起进步,平日就得多磨合,不能只一家付出,不能太计较,也不能事事不计较。

日子就在这些小事儿上互相磨合着,彼此也知道对方的脾性。

牛也很有必要,除了耕地、送货,有时候也要拉货,买柴火什么的。

随着作坊规模扩大,附近村子也供不上柴火使用,村里人还做豆制品呢。

只能从外地买木柴或者煤炭。

商量好各家凑了钱。

一头牛犊三千-三千五百钱,但是养大也需要不少草料,现在就缺牲口耕地,自然得买壮牛。

壮牛一头就六千到九千了。

骡子比牛还贵五百到一两的样子,得具体看牲口。

他们对牲口都不熟悉,就由高里正帮忙买。

赚钱的事儿找沈宁和裴长青,跟三教九流打交道就得找高里正。

高里正现在培养了儿子、侄子以及舅兄家接班儿,他就没去年那么劳累,主要盘盘账,去县里联络一下感情,在村里见缝插针给村民们开开会,洗洗脑,时刻给他们紧紧皮,要勤快、感恩、讲卫生、嘴严实等等,更多的时间就是来作坊找沈宁聊。

他正在米粉作坊那里丈量尺寸呢。

他盘算着草棚子顶多用俩月就得换顶,而且夏天暴雨、冬天大雪也不合用,耽误干活儿。

谭家那三间屋子虽然得裴长青带人修缮过,屋内梁架也进行了加固,可顶多再用两年,后面还是不行。

他计划把沈宁家住房东边儿这一块儿盖成一座三进带两个大跨院儿的作坊。

正房、灶房、仓房可以盖正常屋子,东西厢可以盖成结顶的廊子,一边儿靠墙,一边敞着,方便干活儿、晾晒。

大跨院儿正房当作坊和仓库,院子就做晾晒场所。

他只能和沈宁规划作坊各部分的功能和需求,并不会估算用料,不过他家盖过院子,一间正常面阔进深高度的屋子需要多少青砖,大体有数的。

他自己毛估估这样一座大大的作坊搞下来怕是得需要……若不是跟着小鹤年他们学了数字和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竖式运算法,即便知道一个院子大约多少青砖他也算不明白……嗯,这么算着,他用棍子在地上划拉,差不多得需要40-50万块!!!

这要是买青砖,即便和人家关系好,一块砖给四文钱,那光砖就得至少1600两!!!

他被自己吓得呆立当场。

沈宁瞧着老爷子在那里见鬼一样,瞪着大大的眼珠子四下里逡巡,不禁也吓一跳。

高里正这是撞邪了?

“里正伯?”她唤了一声。

高里正一个激灵回过神来,朝着沈宁笑,“我步量一下尺寸,寻思咱们盖一座大大的作坊,阿宁,你说咋样?”

他心有忐忑,因为他存了很大的私心。

他知道沈宁和裴长青不是平凡人,裴长青一把年纪还要读书科举,沈宁也满肚子本事,如今又被皇帝赏识,去哪里都能赚大钱。

夫妻俩发达得太快,本事太大,人家不是非得待在豆腐村的。

他想找个事儿给夫妻俩留点羁绊,盖个大大的作坊,也是他俩的心血,这样他俩甭管多发达了,也会想着回来看看。

人在感情在。

他们能记着这里,就会照顾家里的人和事儿,等他没了,豆腐村的男女老少也能跟着夫妻俩沾光。

他的子孙只要老老实实跟着夫妻俩干,也能赚下一份家业,安安稳稳传家几代。

人老了,总是要为儿孙打算更多一些。

他很怕沈宁说不用,这样就很好。

那说明她对这里没太多期待,保不齐等二郎考上举人就进京城去了。

这里不留家业,往后回来,也是简单看看,不会想逗留。

能留下偌大家业,她才会常回来。

甭管裴大伯张氏、县里作坊,高里正觉得这些未必能留住夫妻俩。

毕竟裴大伯和裴父都不是亲兄弟呢。

沈宁笑道:“里正伯,要盖也得慢慢来吧,先在米粉那边盖几间正房,中院儿这里还能用两年,先对付着,等米粉那边盖起来再盖这边儿。”

这种房子盖起来基本就是一劳永逸的,大青砖和刷了桐油的房梁用个数百年都没问题的。

所以房子看着贵,实际性价比非常高。

当然如果能祖祖辈辈一直流传下去,是最划算的。

不过,得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

听她如此说,高里正瞬间开心起来,彻底松口气,“阿宁,我寻思着买青砖不划算,既然咱们要盖房子,不如自己烧砖?”

沈宁:“烧砖得请大师傅吧,人家愿意来吗?”

普通人可以打砖坯,但是看火肯定不行,那是烧窑师傅的看家本领。

这个……裴长青也不会,毕竟现代烧窑不用眼,都有仪器,即便他了解过也不可能会徒手烧砖。

高里正:“这个不成问题,我来请,等他烧窑的时候让几个机灵孩子全程跟着,也学学窍门,等烧两窑下来,基本就学会了。”

沈宁笑道:“那这样肯定省钱吧?”

里正伯真是好人,他自己盖房子都是买的青砖,现在盖作坊倒是想省钱。

高里正自信道:“那指定的,自己烧一块砖的本钱最多不超过三文,一块至少省一文呢。”

几十万块下来那就是四百两了!

沈宁也觉得非常划算,“那成,里正伯你安排吧,有需要配合的你只管说。”

高里正:“咱尽量不麻烦二郎,让他好好读书。”

沈宁让小鹤年带着蒜苗以及学习班的孩子们参与丈量、测算,这可是实地学习的机会,必须抓住。

跟完全程,回头不管做核算还是工程,都有经验,也有利于他们竞争县衙文书的工作。

不管读书人多瞧不起胥吏,这在现代也是县级公务员,铁饭碗呢。

这时候宝儿哒哒跑来喊道:“里正爷爷,我二舅找你帮忙买牲口呢。”

高里正就喜欢裴长青和沈宁找他干活儿、商量事儿,一听就浑身是劲儿,腿脚轻快。

他抱起宝儿颠了颠,“嚯,过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