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4


手艺,不做武师就只能做苦力,即便做苦力他也不是普通脚夫的对手。

曾经一个月二十两工钱的总教头现在过上了吃上顿没下顿的寒酸日子。

谁让他以前仗义疏财且大手大脚,没存下银钱呢。

哎,做苦力工钱是真低,一天累死累活顶多三十文,甚至没有,一天三顿饭他还想吃点荤腥喝一壶小酒,时不时还会打赏小二、给乞丐俩包子。

结果就是……他八成还没乞丐宽裕了。

这会儿他身无分文,饭都吃不上几口,更无力养骡子,只好先把骡子卖掉。

给骡子找个宽裕东家,也给自己卖几吊钱缓缓。

他又不想让成家接济自己,必须得找个固定的活儿干。

之前他接到萧先生和成三爷的信,萧先生和谢恒推荐他到豆腐村给一个小姑娘当师父,详细介绍了那家人和小姑娘的情况。

要说教徒弟,其实成二爷成三爷都可以,只是他俩忙,并没有太多时间专门带徒弟,所以就托付他。

可他一听是小姑娘就觉得不靠谱。

教个小公子他还挺有兴趣,结果教个小姑娘?

小姑娘肯定娇生惯养,如何学功夫?

他就拖着不给回信,打算拖黄了拉倒,让成三爷另外派个人去教。

这一次来牲口市场他都故意不走豆腐村附近,而是绕路走其他村,没想到却在牲口市场碰上了。

难道这就是缘分?

没见着人的时候他只靠信和想象,觉得小丫头肯定娇滴滴的,见着人就觉得:嗯,确实是习武的好料子,瞧她这野劲儿,浑身反骨,天不怕地不怕的。

偏生对正常人她又非常懂事有礼,并非那些骄纵跋扈的男孩子。

说实话他非常讨厌那些十来岁自以为天王老子我最大的桀骜少年,本事没一点,贱骨头没三两,出口成脏,张口闭口老子小爷,还以为自己拽得很,这种拜到他门下,甭管什么家世来历他都是一顿狠训,俩月就收拾得服服帖帖,不是哭着喊着要走,就是老老实实学本事。

这小姑娘却谦逊有礼,遇事胆大心细,着实讨人稀罕。

小珍珠牵着宝儿围着骡子走半圈相看相看,点头,“倒是不错。”

她回头朝跟牲口经纪说话的高里正挥手,“里正爷,这个伯伯的骡子不错哎。”

高里正:“马上来。”

他跟人摆摆手,就朝小珍珠几个走过来。

高里正朝汉子笑着点点头,并没有认出这是当时让他害怕的男人。毕竟年纪大了,这半年工作又着实忙,不相干的人和事儿都忘了。

他朝小珍珠笑道:“看中了?来,你说说哪里好?”

小鹤年也上前瞅瞅,心里有数了。

他向来喜欢默默学习,不动声色地吸收知识,而年纪小脑瓜好使,见什么学什么也不会累,这一上午在牲口市场也长了见识学了东西。

不过他很低调,从不出风头,更不抢珍珠和其他人的风头。

小珍珠指着黄骡子道:“里正爷,你看它长得很雄壮,四条腿粗壮,一看就有力气,不是那些细腿细腰的,一干活儿就打哆嗦。”

不少人围拢来看热闹,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在相骡子,纷纷喝彩,“说得好!”

小珍珠大方不怯场,不是那种人多就害羞不敢说话的孩子,她受了鼓舞,抱拳笑着道谢,继续道:“你看它脖子长,这说明耐力更足,再看它蹄子窄,说明耐力足更善走。老话儿说么‘长脖子骡,长尾巴马’,都是好牲口。”

“小闺女说得真好,还有呢?多说点!”有那不会相牲口,正需要的男人们立刻请他多说。

有那靠相牲口吃饭,把相牲口的诀窍死死捂着的就黑了脸,“谁家孩子这么不懂事,咋啥话都往外秃噜?”

有认识高里正的人就笑道:“您呐甭酸啦,这是豆腐娘子家的闺女,人家连豆腐都教咱了,还差这点儿?”

那黑脸的汉子一听也没意见了,登时笑道:“是豆腐娘子家的呀,那可失敬了。”

他忍不住又上前跟小珍珠切磋起来,“小姑娘,那腰长腿细的长得多俊,要不?”

小珍珠随口道:“腰长腿细,不是东西,不要。”

众人哈哈笑起来。

可不么,大家买牲口就是要拉力干活的,腰长腿细摆明没劲儿啊。

还有人问怎么看牲口老不老,如何分辨牙口。

小珍珠跟高里正学了,也不藏私,就教给那些买牲口的农户们。

人家花了正常的钱,当然得买正常的好牲口,有些骗子拿老牲口骗人,缺德!

“驴老牙长,马老牙黄啦,骡子要是牙长还黄,那就是老啦。我们家要买五到八岁的骡子,干活儿刚好。”

骡子也就用个二三十年,过了二十年就不大行了,十年左右最好。

但是十岁的最贵,五到八岁在乡下耕地拉车也是很轻松的。

那些矿场拖石头的都要十岁到十五岁的骡子呢,力气和耐力最大,任劳任怨的。

“小姑娘,小姑娘,我们这里有牛,你看看,你要啥样的牛。”

小珍珠嘿嘿笑道:“骡马哪里的无所谓,牛就要当地的牛啦,附近村里的最好。”

附近村的,也不敢卖病牛疯牛给人,会找后账的嘛。

而且牛很讲究水土,若是外地长途来的牛,大概率水土不服。

牛,要买本地的。

众人噼里啪啦鼓掌,“说得好!”

“谢了!我们正要买牲口呢,这下知道怎么看了!”

也有人揶揄那些牲口经纪,“藏着掖着,了不起的秘密似的,人家小姑娘三言两语就说清了。”

可不么?

他们就是买牲口回家耕地干活儿,又不是战马,不需要太过严苛的相牲口标准,这些足够用的。

这时候有过来拾粪的村民认出小珍珠和小鹤年,上前笑道:“珍珠小娘子,阿年小郎君,你们来买牲口呀?晌天了,快来我家喝碗热水,吃碗热汤饭。”

他们是当初在官道边跟小鹤年小珍珠登记换材料学做豆腐的人家。

这些日子因为学会了做豆腐,家里的粮食比以前更扛吃,他们冬天挑着担子在附近换豆腐,按照一斤豆子赚二三两的比例,冬天也赚了些。

网?址?F?a?b?u?Y?e?i????????ě?n?????????5?.???o??

他们也去豆腐村送白菜、豆子、柴火啥的,他们村这里有片丘陵土坡,不好种庄稼,长了不少黄荆树,砍了当柴火卖给豆腐村也赚了钱,反正这个年过得比往年宽裕许多。

如今见到小珍珠和小鹤年,他们就觉得非常亲切,非要拉着高里正几个去家里吃饭。

这年头庄户人都不富裕,能让人去家里吃饭就是最大的诚意了。

陈琦坐在车上安静地看着,真好呀,没有被卖掉的珍珠就这样自由快乐地成长。

会一直幸福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