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7
架绑得很牢固,几个大汉在上面健步如飞都不受影响。
再联系看到的成阳县县衙,修得确实不错,据说今年没再漏雨,地面也没再返水。
不怪曾知县一个劲儿地夸他。
想到方才在裴家院子里站的那一会儿,他心有所动,别说,就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农家小院儿却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房前那片空地的排水、防潮做的相当不错,即便雨水多的季节也没有返水,而是清清爽爽,甚至没有生青苔。
要知道即便府衙多雨的夏季也会在墙根、地砖中间长满绿色的青苔。
还有他们院子那个地面,虽然肉眼不明显,可刘知府断定裴长青做了坡度,排水及时,院子里没有一点积水,西南角的茅房做得也非常讲究,他们居然没有闻到一点臭味儿。
这简直不可思议,即便净房只放一个马桶,都会有尿骚味儿呢。
刘知府不由得思维发散,打算点点曾知县,以后巡视河道带上裴长青,试试他的本领,看看能不能给出治河固堤的更优建议。
他不由得好奇这个裴二郎到底哪里来的本事,居然很懂营造。
很多手艺人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裴二郎应该没吧,他比他父辈都厉害。
裴长青正在给刘知府和曾知县等人介绍新作坊的功能分区,这里做什么,那里做什么。
刘知府忍不住好奇道:“二郎,这是砖瓦房,为何你们不搬过来住?”
砖瓦房总比土坯房住得宽敞亮堂吧?
他们夫妻竟然放着砖瓦房不住,宁愿住在土坯屋里?
若说作坊是合伙儿的,可想必别人不会在意他们住吧?
反正若是他跟这样有本事的人合作,就会主动让他们住进新盖的砖瓦房里。
裴长青笑道:“大人,别看草民的房子是土坯的,可其实冬暖夏凉,住得相当舒服。”
他和阿宁穿来的第一套房子,花费了他们太多的精力和心血,对他们有不一样的意义。
更何况那座小院儿除了不是砖瓦房,其他的相当不错。
夏天屋里没有任何发潮发霉的味道,也没有虫子蚂蚁,更没有老鼠打洞。
火炕热乎、保暖,烟道通常,即便刮风下雨都不倒烟。
虽然是土坯屋子,可他窗户开得大,所以亮堂得很。
阿宁隔两天就要夸一句“这屋子住得真舒服”,裴长青可得意呢。
阿宁也说不搬,这是对他建造水平最大的肯定!
看他自豪的神情,刘知府居然半点不怀疑,都被感染地也想住住试试了。
他忍不住笑道:“二郎,那……你想要个什么样的衙门?”
裴长青一怔,衙门?什么衙门?
刘知府这才笑呵呵地扔出重磅炸/弹,“二郎,陛下决定任命你为育种司司正,颁旨钦差不日将至,届时你就是从七品的官员了。”
听闻知府和知县大人来了豆腐村,附近几个村子的里正匆忙赶来,想着能不能跟裴家拉拉关系,得脸上前磕个头回两句话。
他们不敢贸然上前,来了就在角落避着。
这会儿听闻裴长青一跃成了从七品官员,几位里正、村老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意外,实在是意外啊。
知道裴二郎能耐,可这也忒能耐了吧?
裴长青比他们还惊讶呢,头会儿刘知府说朝廷成立了育种司,裴长青压根儿没多想,只盘算怎么给刘知府介绍玉米才能扩大种植面积,还想让曾知县多找几块试验田。
他压根儿没想到朝廷会任命他做育种司司正。
难道是萧先生为他谋的福利,皇帝表彰他和阿年种玉米种得不错?
嗯,有个官身倒是也不错,就是在村里盖衙门?
类似后世的种子站?
等等,不会让他一辈子当育种司司正吧?
说实话农业可不是他的领域,他只会照搬前世的知识,至于实践都是阿年带人做的。
阿年更适合这个司正。
但是朝廷不会让个八岁孩子当司正的,所以他这个父亲代劳?
想想裴长青还觉得有些可乐,他沾儿子光要当官了?
从七品?
正儿八经的知县才是正七品!
陆典史都没品?
哎呀呀,他下意识转首看一边的陆典史。
陆裕:“……”
多少人削尖了脑袋往皇帝跟前凑,也混不上个一官半职,裴二郎就闷声捞个从七品!
关键他离皇帝千里远!
皇帝也没见过他!
萧先生能量如此巨大?
想起当初萧先生在县城逗留的时候自己两次拜访都没见着人,登时觉得万分遗憾。
以后得更加交好裴二郎和沈宁才行。
刘知府看裴长青一副很惊讶却还沉稳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这裴二郎真能沉得住气,知道自己凭空得了个从七品的官职竟然半点不激动。
给一般平头百姓不激动得昏过去才怪呢。
他笑眯眯的,“所以,朝廷让州府为你建造一座育种司衙门。想要什么样的衙门,你可以自己设想一下,由官府给你盖。”
不只是裴长青有点懵,高里正都要昏过去了。
哈哈,他可太佩服自己了。
老高呀,你眼光真特娘的好!
他已经打定主意献出两亩地给育种司盖衙门了。
有了这个育种司,那二郎和阿宁跟豆腐村捆绑不就更深了吗?
瞅瞅,这才一年多啊,不只是他家,全村乃至周边村子都跟着夫妻俩受益。
受益良多啊。
刘知府又慢悠悠地说出陛下要划拨三千亩地做试验田的意思,这三千亩地不只是官田,自然也包括私田。
试验田只需要交一定数额的好种子,而不需要交其他税收,还会免除一部分农户的徭役。
这三千亩地归育种司分配使用。
裴长青还在衡量试验田的利弊,高里正激动得双膝一软,“扑通”就跪下了,大喊道:“陛下圣明,万岁!”
他这么一喊,其他人都跟着跪地“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起身后,刘知府拂了拂膝盖的泥土,瞥了那边儿的高里正一眼。
这是他第一次把高里正看到眼里,之前裴长青介绍他也只是点头,并没有看进去。
现在刘知府心里浮起一个想法:这老儿跟陛下跟前的张公公有的一拼。
刘知府对裴长青等人道:“详情待钦差来了与你细说,我等只负责盖衙门。”
他收到的旨意很简单,只知道朝廷成立育种司,任命裴长青为司正,着令淮州府衙筹措盖育种司衙门。
其他什么试验田等等,那都是他花钱打探的,自不好说太多。
至于盖育种司衙门,自然不需要知府亲自监督,刘知府只是来重新认识一下裴长青夫妻的。
这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