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7


:“钦差路过此地尔等不必惊慌,更不要围观堵路,都不要耽误营生,各自忙去吧。”

话虽如此,大家伙儿却不肯就散了,而是加入了迎接队伍。

沈宁还想找找珍珠他们,却也没看着,按理说闺女接了宝儿就该回家的。

很快听见锣鼓开道的声音,钦差到了!

沈宁也就收敛心神专心迎接钦差了,闺女有阿鹏呢,自然不会有事儿。

顶多就是别人有事儿,那……回头再说。

钦差一行人自不是一路上吹吹打打的,也是进了龙庙镇听闻差役探报知县等人前来迎接才摆起仪仗。

原本依着卫司正,想快到豆腐村再摆仪仗的。

这一次依然是顾千里、韩方带队护送,桃源许知县也带着他的人随行,而钦差队伍浩浩荡荡看着得有数十人。

沈宁看得两眼一黑,这么多人?

他们村可招待不下啊。

幸亏有靳老板等人来帮忙,否则自家真是要麻爪呢。

就不知道他们呆几天,这些学徒有没有餐补。

顾千里看到裴长青和沈宁二人,朝他们举起马鞭示意,笑了笑,回转马头告知钦差一声。

卫司正是个地地道道的文人,世代簪缨,到了他这一代虽然官运不畅,可在文坛依然拥有一席之地。

皇帝就钦点他为国子监司正。

这一趟能出来纯粹是萧先生举荐,拜托他试试裴长青,再帮他看看裴鹤年,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指导云云。

萧先生是个洒脱却又靠谱的人,他不会随便拜托人,而他看上的人必然有独到之处。

卫司正就动了心。

他寻思萧先生都有一个好弟子,又为太子师,若是这个裴鹤年真当聪慧绝伦,倒不如……自己收为弟子?

这世上良师固然难得,可心的弟子也不常有啊。

听闻顾千里的话,他也不摆谱儿,直接就让停车,撩起车帘下车跟众人见见。

成阳县的学子们激动得已经没法保持安静,下意识就往前凑,都想跟他请教学问,请他指点一二。

尤其那些处于瓶颈的,若是得名师指点,很可能就突破瓶颈直接再上一个台阶!

“卫先生,卫先生!”众学生们激动地呼喊着。

曾知县早就下马迎上去,闻言皱眉。

陆裕立刻摆手,低喝:“肃静,不得喧哗!”

陆裕以典史文职执掌县衙治安缉盗等职责,却没有读书人的文气,反而自带冷肃气势,立刻就镇住那帮学子,场面瞬间安静。

曾知县就示意裴长青、沈宁一起上前见过钦差。

众人只见卫先生相貌儒雅俊秀,留着漂亮的胡须,看不出具体年纪,活脱脱就是正经书里走出来的美男子。

镇上围观的百姓纷纷夸道:

“钦差好相貌!”

“美丈夫!”

虽然曾知县、陆裕都仪表堂堂,可跟卫先生的气质不能比。

裴长青虽然生得俊朗,但是他至今没留胡须,又不做士绅派头,顶多就是俊朗后生,还不足以被人追捧美丈夫。

时人以卫先生、萧先生这种为美。

卫先生已经习惯被人夸好样貌了,他有能与之匹配的才华和身份,自然也不怕人家夸他美姿容什么的。

我确实美嘛,他们夸得没错。

卫先生心说。

他与曾知县寒暄两句就没太大兴趣,而是扭头看裴长青和沈宁。

曾知县也知道他的脾性,并不生气,主动引荐夫妻二人。

卫先生看着裴长青:“听闻你去年才识字启蒙,如今已经背完四书?”

裴长青拱手见礼,“回大人,是。”

卫先生:“那拼音识字法果真如此好用?”

裴长青笑道:“先生,我们村中小儿老人靠此识字法也能认识些许字,还能记账呢。”

卫先生也不回车上,就和他们一并缓行,一时没忍住考了考裴长青的背书情况。

裴长青对答如流。

卫先生摸了摸自己漂亮的须髯,从启蒙到背书,这才短短一年?

裴二郎居然就能将四书背熟,确实不简单。

他又低头去找,“那位小阿年可在?”

谢恒常夸他师弟比自己还聪慧还会读书,卫先生一直很好奇,心痒痒得厉害。

裴长青简单解释,迎接的人多,孩子怕跟着添乱,便留在家里了。

卫先生嘟囔:“该来的不来。”

不该来的乌泱泱一大群,瞅着他眼疼。

曾知县:“先生,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安顿下来?”

他看这些人,也想安排在镇上,原本去县衙最好,可这里离县里远,来去不方便,不如就地安置。

卫先生却又不在乎这个,他急着去豆腐村看看。

他想看看小鹤年以及那个以前从未见过的乡村学堂。

第160章 露脸 这家子个个不普通

卫先生想去豆腐村,严主事作为副钦差自然不反对,他也想第一时间去豆腐村看看。

作为工部屯田司主事,他除了做副钦差还肩负着其他任务,户部以及工部主官让他就近仔细勘察一下豆腐村试验田,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把玉米种出高产的,竟然比皇庄良田种出来的更好。

皇庄不但有良田,而且靠着京城也容易掏粪积肥,试验田的肥料还是足的。

虽然名义上是太子和谢恒负责试验田,可实际还有皇庄的庄头呢,那也是老庄稼把式,很会种地的。

可他们居然种不过一个普通农户,还让裴长青把育种司以及主官的位置给占了去。

原本朝廷成立育种司,也该是他们工部的,一个司正一到两个副司正,再加上四五个小吏,这又能安排七八个人呢。

更何况司正从七品,他是官儿,不是吏!

即便皇帝说育种司衙门是暂时的,也没有什么实权,可严主事的上司们还是觉得有些不大爽快。

所以他必得瞪起眼睛,竖起耳朵,仔细看仔细听才行。

裴长青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农夫,单纯靠跟着自己小儿子学识字启蒙就背完了四书,这也震惊了严主事。

他有些不敢置信,总觉得不真实,其中有什么猫腻儿。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曾知县,怀疑是曾知县的伎俩,这是怕没有什么建树,考核中等无法升职所以造出这么一个“人才”?

我且再观察观察。

同来的还有桃源许知县,他得知消息以后带人亲去驿站迎了钦差,又陪同一起过来。

之前他陪着张公公来过,裴长青和沈宁也认识他了。

许知县早就羡慕曾知县运气好,辖区竟然出现这样俩能人,且不说裴长青,单说沈宁她的产品就帮曾知县提高了不少商税,连带着桃源也受益。

桃源几个大商户现在和沈宁也有合作,各色腐乳、米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