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2
都路过他的地盘,在那里招待钦差就够了。
他想跟裴长青和沈宁聊聊玉米、瓜子、新式茶叶、白糖这些。
有业绩也让他沾光嘛,咋能只给曾知县好处呢?
他是真羡慕曾知县啊,不说别的,单沈宁和裴长青就给曾知县刷足升职的政绩了呢。
他知道村里安排不下,就主动去镇上。
其他人有住沈宁家的,有住新作坊的,也有住高里正和村里其他人家的。
之前招待过刘知府,大家都有经验了,像高里正家随时就能把他的院子收拾出来给人住,三叔四叔家也能收拾一个房间出来。
但凡接待客人的,即便客人不给住宿费,沈宁这边儿也会给招待费的。
安排利索,沈宁又让二蛋、二丫、铁头等孩子负责领路,俩孩子负责一拨人,务必将人安置到位。
孩子们如今也是训练有素的,比村里很多没见过世面的大人会办事儿,接了任务就能安排好,并不会出错。
待把卫先生几位贵客送去作坊正屋安顿以后,沈宁一家子又小小地热闹一下——收拾礼物。
宫嬷嬷和水嬷嬷给他们备了礼物,谢恒和萧先生也给备了不少东西,顾千里和韩方都给准备了呢。
林林总总也是两大车。
谢恒送给小珍珠和小鹤年一人一把锋利的匕首,这是他让北谢的人准备的。
北谢在雁门关一带帮助官兵镇守北地,时常与南下的游牧民族过招。
他们有手艺不俗的铁匠,能打非常锋利的兵器。
原本谢恒想送他们一把弩的,可惜弩受朝廷管控,不许民间随意私藏。
他还给准备了不少绸缎布匹,里面有几张上好的皮子,这是管本家要的。
另外就是各种书,萧先生以及谢相爷批过的精品文章,还有他从太子那里顺的一箱子玩具。
太子贪玩,各色玩具那是应有尽有。
两位嬷嬷和小德子他们准备了布匹和食材、北地的奶酪、肉干、皮子等,另外也有皇帝赏赐的补品,什么燕窝、人参、银耳的,还有一些养生的药丸。
沈宁让阿年把礼物都一一登记,少不得还得叩谢皇恩。
卫先生年纪不算老,虽然长途跋涉有些疲累,可美美地睡一宿便恢复过来。
乡下夜里极安静,空气又清新,夹杂着草木、庄稼的气息,让人越发好睡。
第二日一大早,他就被村里的公鸡叫醒。
仆从听他动静,便端水进屋伺候他更衣洗漱。
卫先生又隐约听见喊号子的声音,便询问怎么回事。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é?n?Ⅱ?〇?2????.???????则?为????寨?站?点
仆从笑道:“老爷,他们家的唐师父带着孩子们晨练呢,听说裴大人也一直操练,顾大人几个都去了呢。”
卫先生听得有趣,也想赶紧去看看。
洗脸发现是热水,微微挑眉,“前头送来的?”
仆从点头,“老爷,这位沈娘子真是细致人,咱一下子来恁些人,她愣是安排得妥妥的。”
乡下房屋的好坏不论,能将他们这么多人安排得妥妥贴贴却是本事呢。
卫先生世代读书人,虽然家里也有铺子,但是对商人却没什么好感,总觉得他们唯利是图、奸诈狡猾,可他对沈宁印象却极好。
他甚至不想把她划到商人行列里,觉得她是手艺人、是一个聪慧有担当有脑子有手艺的农妇。
“她自然是周到人,要不能经营偌大一个作坊,还不招本地商户嫉恨使坏呢?”
但凡她性子独、不够周到,只怕早就被人围攻了。
他和严主事住在作坊正屋,两人收拾停当也不让随从跟着便一起出门溜达。
昨儿到得晚,坐下喝碗汤说会话颁旨后就黑天了,吃过饭就歇息也没功夫看看周围啥样。
这会儿要好好参观一下。
正值秋收秋耕,农户们早早起来做饭,炊烟袅袅,鸡犬相和。
清晨,雾霭飘荡,露水浸润了地面,空气都湿润而清新。
如此安居乐业的田园乡村,让卫先生走了几步便诗兴大发,即兴赋诗一首。
严主事少不得配合一下。
“强健体魄、振奋精神!”
“嘿哈!”
南边儿传来整齐划一的呼喝声。
两人循声走过去,绕过前面的屋子,就看到南边儿晨练的人了。
“嚯,挺带劲呢。”卫先生忍不住夸。
两人信步闲逛。
南边儿唐师父带人晨练,东南边儿还有人在那里摔土砖,地里更是有勤劳不辍的农夫农妇们。
哪怕年迈的老人、年幼的小孩子都在捡拾满地的黄叶。
老人用竹耙搂草叶子,孩子用一根长长的竹签子插大的杨树叶子,插满一串撸进筐子里。
卫先生看得新奇,忍不住出口询问。
“回大人,叶子搂回家烧火,当引火草可好烧呢,烧出来的灰还能当肥料。”
“俺们家不烧火,俺们直接倒进沤肥池里沤肥,这是二郎和阿年教我们的沤肥法子。”
“往年家里没牲口没猪的,也积不了多少肥,今年买了牲口又养上一头猪,粪肥就多了很多,加上这些草和叶子、草木灰啥的,自家够用的。”
不管老人孩子,说起沤肥、养牲口、养猪,都能跟卫先生他们唠几句。
说自己熟悉的事儿他们一点都不紧张,且越说越利索,不住嘴地夸沈宁,“能干、勤快、心善”等等,也夸裴长青和高里正,“得亏有他们,咱才能跟着吃饱饭呢。”
说着说着想到眼前儿的是俩官儿,又夸皇帝。
“皇帝也是好皇帝,朝廷也是好朝廷,知道给这样的好人封官儿护着他们,让别人不敢欺负他们,这样俺们也放心了。”
虽然他们不会说官话,但是当地方言也没很难懂,两人能听懂。
到底是被收买、威胁说好话还是发自内心的,严主事看得出。
他越看越惊讶,裴二郎和沈宁不过是普通的乡下农户,怎么就有如此本领和声望?
居然能让人这般拥戴他们。
即便当地父母官也没这个本事呢。
卫先生不太通庶务和琐碎的政务,他主要对治学感兴趣,问这些老人和孩子们村办学堂的事儿。
一个牙齿快掉光的老太太笑道:“有用,可有用嘞,我和小孙子小孙女都跟着学,学会拼音就学识字,还学算术呢。”
她背了几个拼音,另外小孩子又背乘法表、简单的加减法等,还会背三字经、数字歌等等。
“都是阿年小先生教的我们!”
卫先生听得越发惊奇,这……小鹤年教的?
果真如此?
谢恒居然没有夸大其词。
这一路上谢恒对裴家上上下下那叫一个夸,尤其夸裴鹤年,溢美之词让卫先生觉得有些过。
萧先生让他帮忙看看,照顾一下,指导一下,他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