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0
个机灵,立刻瑟缩回去。
麦小弟骂完杨二骂杨四爷,“臭不要脸的,我爹感恩杨老板提携,为杨家兢兢业业,五更起三更眠的,从来不敢大意,更不敢算错一个铜板,你们却要污蔑他,你们这么做,也不怕杨老板晚上找你们,让雷公打雷劈死你们!啊呸!”
杨四爷和几个叔伯兄弟以及杨二被他骂得脸色发黑,气得不行,却又不敢发作。
杨家几兄弟有些埋怨杨四爷,怎么账目弄得那么糙,竟然让个孩子一下子看出来?
杨四爷也有口莫辩,他突然心底发寒,感觉是大哥故意的。
大哥那么精明,难道不知道他做假账了?
可他没说,故意纵容自己?
然后最后跟自己算总账?
那边儿,小鹤年熟悉了麦掌柜的账本以后,也不用再打算盘,直接看数字,无误以后看下一项、下一本。
香蒲几个又从杨家底账找出不少漏洞。
大丫二丫再把麦掌柜账目一些数据和杨家底账对照,只要没有出入,就按照小鹤年的判断来。
有出入的,基本都是杨家底账的问题。
晌午的时候小鹤年把账册丢下,对沈宁道:“娘,还用继续吗?”
他不想继续浪费时间了,没有挑战性。
麦掌柜的账目没问题,杨家的有问题,但是他们又不负责给杨家对账,有问题他们自己对去。
靳老板以前说找个账房对账可贵呢。
沈宁转身看向杨家、陆裕以及众位老板们,“诸位一下如何?”
靳老板豁地举手,“按照沈老板提议的商会表决方式,举手,我同意麦掌柜无罪,麦掌柜账本没有问题,杨家自己有问题,自己解决吧。”
其他人也纷纷举手。
康老板道:“既然老麦没问题,那杨家是不是要道歉,给赔偿?”
总不能白扣押人家,白羞辱人家,白诋毁人家名声吧?
杨二立刻反驳:“我们只是请麦掌柜在家住几天,好吃好喝伺候着,有没有对他怎么样。”
道歉可以,赔钱他一文都不想赔。
赔出去多了,那他分的不就少了吗?
现在大哥没了,家里的钱都是他的!
第175章 解决 各有收获
三天时间,成阳商会在沈宁和小鹤年的带领下理清了指定的账目。
他们又请裴长青执笔帮忙写了陈情书交到曾知县案前。
W?a?n?g?址?f?a?布?Y?e?ī????????ě?n??????????5?????ō??
即便杨四爷和杨二百般不乐意,可既然整个县衙和成阳商会参与了这起案子,自然不会由着他们反复横跳。
没证据的时候就理直气壮将人关起来,证据确凿又说自己好吃好喝招待没委屈人家?
那没用的。
曾知县在了解了整个案情之后,又细读了相关证据,再召相关人到二堂细问,最后给出判决。
麦掌柜无罪释放,还得了一个县太爷和成阳商会集体认证的“善经营、讲诚信”的美名。
杨四爷和杨二出于私心想祸水东引,陷害麦掌柜,则必须将他们诬告对方贪墨的银两数目赔给麦掌柜,否则就要各打五十大板,然后流放两千里。
这个判处有些重,然而正如沈宁和陆裕所说,他们开了个坏头,若不严惩必然会带累坏整个经商风气,严惩才能以儆效尤!
更何况县衙真正目的也不是为了流放这对叔侄,而是逼迫他们赔钱。
杨四爷还得填补账目上的窟窿,还得赔偿麦掌柜,这么一弄差不多就要赤贫了。
他想让几个兄弟帮忙承担,可他们都是瞅着有好处就扑上来,没好处就看热闹,但凡有一点坏处立刻一哄而散的,哪里会帮他出钱?
杨二哪里有钱?
那就只能把原本分家要分给他的钱赔给麦掌柜啦。
曾知县也接了杨太太和赵舅兄的诉状——他们认为有人暗害杨大。
这个陆裕早就查证清楚,杨大并非为人所害,确实是过于悲伤,不小心所致。
从最初接到状子开始,陆裕就亲率快班差役去往淮州,与淮州府衙陈情,请求协助。
他们问询了杨大铺子的掌柜、扣押了杨大的随身仆从、还捉拿了淮州地面以及沿途水路上的几个靠水上捞偏门的,当然也审问了船老大。
几经查问,证明杨大确实死于意外。
杨太太虽然伤心欲绝,却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赵舅兄几个暗自高兴,杨二个吃里扒外的经此教训也该老实了,看他还敢争夺家产的。
杨家的家业现在该由杨太太管,等长孙长大以后再由他继承。
这段时间杨太太自然得仰仗娘家几个兄弟,毕竟她一个妇道人家,也没有经营家业的本事。
冬日天短,日头西斜以后屋里很快就光线暗淡下来。
曾知县在后衙一天就处理了杨家的案子,见俱已结案便想退堂。
他想邀请裴长青和沈宁后宅做客,他再指点指点裴长青作文章,让太太多和沈老板亲近亲近。
魏太太跟他讲瞅着裴长青和沈老板以后前途无量,自家应该在他们还未彻底发起来之前交好,最好结成儿女亲家。
让儿子娶珍珠,或者让女儿嫁给小鹤年都可以。
不过她更看好小鹤年,觉得这孩子只怕比他爹还能耐。
曾知县听了很是夸赞了一番太太好眼力,却也说明做不得儿女亲家。
裴长青和沈老板不会答应的,甚至哪怕他们真的答应,上头也会出手阻拦的。
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陛下亲赐小珍珠无数金玉珠宝呢,这是什么信号?
至于小鹤年,他天才孩童,如此聪慧,又与萧先生、谢家交好,他的婚事哪里由得别人去想?
当然,做不成亲家,做至交好友还是可以的。
他只需要诚心诚意多指点裴长青文章,就够交好他们的,他看得出这夫妻俩都是知恩图报的人。
曾知县如此想着,刚要喊退堂,就见一个浑身素白的小媳妇儿领着一双披麻戴孝的小儿女冲上堂来,扑通跪地。
两旁手执水火棍的皂班立刻威武地呼和起来,吓得小媳妇浑身颤抖,俩孩子更是哭起来。
陆裕立刻告诉曾知县,来人是杨大的遗孀和俩儿女。
同时杨太太也呵斥儿媳妇,让她不要乱出头说话,又让她兄弟赶紧把俩孩子抱回来。
杨妻哭得整张脸都浮肿着,一双眼更是烂桃子一般,她声音嘶哑,“大人,求大人做主,求大人劝说麦掌柜继续做我杨家的大掌柜,继续掌管我们家的生意……”
不等她说完,赵舅兄几个立刻哗然,纷纷喝止她,杨四爷几个也不同意,纷纷说如此杨家产业就要变成麦家的了。
麦掌柜也立刻请辞。
其他围观的老板们却被杨妻的请求给惊到,也是低声议论起来。
有人觉得杨妻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