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7


杜老三道:“行,那明天我自己回家。”

杜思苦赶紧又补了一句,“这是机密,你明天回家别跟爸妈说我在干什么,知道吗。”

“行。”

杜老三答应了。

他在这边坐了一回就走了,走时,还不忘把杜思苦喝完的汽水瓶带上,这汽水瓶要还的,还有押金呢。

8月6号。

杜老三借了拖拉机厂的自行车,穿得整整齐齐,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怎么就你回来了?”杜母看了半天,“老四没回来?”

“她有事。”杜老三把借来的自行车停在院子里,上了锁,这才跟着杜母进了屋。

“她怎么天天有事,厂里的领导都没她忙,”杜母不高兴,“我看啊,她就是不想回来!”

杜老三不接话,只问:“妈,人在哪呢?”

不是说相看吗?

杜母道:“人姑娘中午过来,还没到时间呢,你急什么。”

中午。

媒人带着姑娘过来了,这一来就是一家子,整整六口人,算上媒人,七个人。杜母准备的饭菜少了,姑娘那一家人都没吃饱,还要添饭。

后来就没成。

那姑娘家里人太能吃了,姑娘是个安静的性子,听媒人说踏实能干,又孝顺,都是按着杜母的心意找的。

可是吧,杜母瞧着阵势,是万万不敢答应的。

要真成了亲家,那这一家子人能把她儿子家底给吃空。

下午。

杜母把姑娘那一家子人送走了,又去找媒婆了。

老五趁着这个机会,跟杜老三说了想下乡的事,“三哥,你帮帮我,我这边没有报名表,妈看到一回就撕一回,我这是真没办法了。”

她妈还跟街道办的打了招呼,说家里要下乡的是老四,老三年纪小,街道办这边的受理了老五的申请,她可是不依的。

街道办的人也怕了杜母,老五自个去要表,那边也不给。

“好端端的,你下什么乡?”

“咱们家算上文秀,有三个下乡指标,”老五数着,“我想下乡去出份力,我们同学都去了!全都去了!我都算最后一批了!三哥,你帮帮我!”

第154章 154

……

杜老三离开家回拖拉机厂的时候, 心事重重。

他也是才知道家里还有一个下乡的硬指标。

老五年纪小,妈不让她去是对的。老五在家最受宠,家务都干得少, 更别说重活了。下乡去大队,那边的农活可不轻松, 都是按工分算口粮的,老五去了能养活自己吗?

杜老三做了一个晚上的思想斗争, 最终还是决定舍下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他响应号召下乡下,这样家里的指标就完成了。

两个妹妹都不用去了!

当天。

他就给二叔写了信, 中午把信寄了出去。

下午,他找了保卫科的张科长(二叔的旧友),说明了家里的情况, 他是当哥哥的,得为妹妹着想。

该由他下乡。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ī??????w?€?n???〇???5???c?ō???则?为?山?寨?佔?点

保卫科的张科长盯着杜老三瞧了会, 笑了:“这事你先别急, 这工先不要辞。我们拖拉机厂在大队那边有服务站点,这样, 我去上头问问,看能不能把你调到大队的服务点去。”

杜老三愣住了:“这样合适吗?”

会不会不合规则。

张科长:“怎么不合适?你先下乡, 去我们厂有合作点的大队部。到时候那边缺人,把你招进去, 很合理嘛。”

这杜老三为了妹妹自愿下乡,是个好哥哥。

再者,这小子又是杜哥的侄儿, 怎么也得关照一下。

张科长道:“工作先不要辞, 我这边先安排, 能安排好,你再填表下乡去。要是这边安排不了。”他想了想,“我记得跟拖拉机厂合作的厂子在乡下也有服务站点,到时候看看能不能走动走动……”

他说完,看杜老三还傻愣在那,便道,“孩子,要多为自己想想。这当了知青下了乡,可就跟家里人分隔两地了。要是你听我的,到了咱们厂底下的合作站点大队部,回头还能调回来。”

杜老三想着这位是长辈,比他见识多,“张叔,我听您的。”

“这就对了。”

张科长就喜欢听劝的孩子。那脑子一根筋的小辈,不招人喜欢。

又过了几天。

铁路家属大院。

因为杜家的下乡名额一直没有交上去,街道办这边又来了两回,杜母第一回被堵了个正着,东拉西扯的说为家里老三相亲,没顾上这知青下乡。

第二回,杜母学精了,听着动静就拿了梯子躲到隔壁沈家去了。

也正是这次。

让老五从街道办手上拿到了下乡的报名表,偷偷填了交给了街道办。

街道办的之前催得急,可这会老五真把表填了交上来,这边看到年纪那栏,有些不忍了:“你才十六啊?”

这有点小了。

“对,过了年就十六了!是大人了!”老五说完还往隔壁院子看了看,又把街道办的同志拉到屋里,“同志,下午有没有要走的知青们?”

她想赶紧走。

要是等杜母回来,她可就走不了了。

“有一波,去农场的,在东北那边。”街道办的瞧了瞧老五,“你今天就走啊?这东西收拾好了吗?”

这小姑娘也太急了。

“早就收拾好了!您等等我!”老五回屋就把收拾好的行李给拿了出来,都装到一个行李袋里头了,是个旧袋子,她特意找的。

反正,下乡不能太扎眼,她知道的。

她带的衣服都半新不旧的,鞋子也是,还把她姐之前的破衣服也给带上了。

冬天的厚衣服也带了一件。

“同志,咱们走!”老五眼睛倍亮,像是被关久了要出笼的小鹰。

“小同志,你这还是得跟家里人说一声啊,”街道办的人额头开始冒汗了,“你家大人呢?”说着往屋里瞧。

“都出门了。”老五回头瞧了一眼杜奶奶那屋,她奶奶今天去卫生所贴膏药去了!她想了想,“我留封信!”

这不声不吭的走了不好!

老五留好信,一行提着行李,跟着街道办的同志走了。

“同志,这火车票是你们包了还是我们自己买啊?”

“我们这边安排。”

“同志,去的是什么农场啊?”

“友谊农场。”

街道办的人心想,这小同志运气真好,这友谊农场的条件比其他下乡点要好多了,这边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听说这个农场的伙食不错,光这点,比其他地方都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下午三点。

老五踏上了去东北农场火车,更巧的是,车上还有好些她认识的人,是高她一届的学长们,上回学生们组织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