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上面金银珠玉、鲜花一应俱全,把她衬得眉目如画。
何娘子站在她旁边,反而没有长嫂风范,只梳了一个简单的云髻,簪了几朵花,身上料子也比不过吴娘子。
吴娘子心里颇为得意,只*是见西府的人一直不过来,她心里犯起嘀咕,觉得西府这是真把自己当客人了,这样太下她们的脸面。
吴娘子和何娘子来往不多,这时候见四下无人,忍不住凑过去和何娘子说小话,“莫非要等到晌午开饭的时候过来,怎么不干脆到晚上乞巧的时候再来,什么都要赶个好时候了?”
何娘子一来到这样人多的场合,就总想找个角落躲起来,一点也没有在自己的房里自在,吴娘子说什么她也只点头,弄得吴娘子很没有意思,干脆别过脸不去说。
好在西府的人终于姗姗来迟,西府钱大娘子穿得也十分正式,吴娘子总觉得她是把首饰匣子里的东西都戴在了头上,看着就觉得累得慌。
这么想着,吴娘子还是跟在何娘子身边上前行了礼,叫了一声大娘子。
“这么客气做甚?咱们自家人没有那么多虚礼,叫我妗母就是。”
何娘子附和的叫了一声,又和钱大娘子身后的几个妯娌见礼。
西府二老爷不是老太太生的,可偏二老爷生了个厉害的女娘,去见他们大房在宫里的娘娘时候,被圣上瞧上,也进了宫里。
西府一下子就得了势,要不然也不会连七夕做客也敢这样怠慢。
何娘子和吴娘子两个人陪着她们进府,一路上都客气的笑着,偏快走到花厅的时候,西府二房的石娘子就开起玩笑来。
“大嫂子打扮的也太素净了些,难道大伯母不给咱们嚼用,没得这样寒碜。”
二房石娘子用的说笑语气,何娘子知道她不安好心,眉头皱起来一下,想了想还是不愿意在这时候起冲突,就打算忍一下。
左右也不会少一块儿肉吃。
吴娘子却听不下去了,她和何娘子虽然不对付,那也是自家府里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西府在这里挑拨离间,一群人还在这里看热闹。
她脾气自来是个急的,当即就回了嘴,“本来就是自家宴会,我大嫂觉得同你们亲近,不用过分,再者她还要管家,穿的累赘也不方便。”
吴娘子连带着把自己也说了进去,她却觉得没什么,看着西府的人一个个吃惊的样子,就觉得高兴。
何娘子偷偷笑了笑,上前拉了拉吴娘子的手。
吴娘子很不习惯何娘子这样,但也没有甩开,就这样两人拉着进了花厅。
周大娘子看到她们这样,眼神立刻狐疑起来,不过没有分太多的心,立刻就和钱大娘子打起来了机锋。
两人原本就因为一个大老爷和二老爷嫡庶的原因暗自较劲十几年,等西府的人借着周大娘子生出来的榴姐儿进了宫,也成了娘娘之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要说大娘子最恨谁,一个是生了大朗君的宋小娘,一个就是西府钱大娘子,那是做梦梦到她们两个,都要醒过来喊打喊杀一番的。
何娘子这一场宴会办的平平,挑不出什么差错,也没有什么心意,就是唱曲子的也是那么几首听惯了的。
唯一让人翘首以盼的,就是宫里两个娘娘赏下来的东西。
偏今儿个也不知道怎么的,宫里的人迟迟不来,就连周大娘子也坐不住了。
她和钱大娘子不对付,不愿意搭理她,就去问了老太太。
老太太一早过来就是兴致缺缺,见周大娘子这样没有个成算,不过晚来一会儿,就慌张成这个样子,就在心里又叹了一口气。
也亏得她当机立断,几个姐儿都没让周大娘子教养。
安抚了几句,宫里的人总算过来,赏赐和以往的没什么两样,一应东西像是流水一样,看的人眼花。
周大娘子和钱大娘子两个人分别给了内侍赏钱,旁敲侧击的问了宫里的娘娘。
两个人不对付,可这时候关心的事情都一样。
等内侍一走,周大娘子就似笑非笑的看着钱大娘子,“我当你一心让女儿奔前程,原不知你还是个慈母心肠。”
这话说的严重,钱大娘子脸立刻就耷拉下来,“大嫂这说的话什么话,好像宫里是什么龙潭虎穴似的,我不过寻常问一问,大嫂却像是榴姐儿在宫里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这要让官人知道了。”
周大娘子就要反驳,那边老太太已经皱眉摆手,两个人一看,立时都不敢再说。
老太太呆了一会儿就说乏了,让她们小辈留下来继续热闹,早早就回了院子。
何娘子等老太太走了,才长长舒了一口气,也不管别人怎么在那边打机锋,自顾自的找了爱吃的。 w?a?n?g?阯?F?a?布?y?e?ⅰ?????w???n???0?????????????
“还是昌哥儿娘是个有福气的。”方才没说痛快的钱大娘子喝了杯子里的酒,看着何娘子吃的那么香,不咸不淡的开口。
周大娘子一下子把目光落在何娘子身上,看看她又看看吴娘子,最后狠狠的剜了一眼钱大娘子。
林杏月早上起来,想着左右她不当值,收拾好了就打算出府逛一逛。
家里屋顶多年未修,每次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会下小雨。
如今手里存了钱,林杏月就打算出去找人来修一修。
出了府,沿着河两岸走去,能看到大大小小许多船只来往。
各种酒肆食店门前也人来人往,林杏月一边走一边看,先看到的是将作监,这主要是负责官署或者城墙修缮的,他们一般人也请不起。
再往前走上不远,就能看到一些团行,林杏月进去问了问,倒是有能上手的泥瓦作。
工钱却不便宜,一天就要二百个大钱,林杏月盘算了一下这些日子攒的,打算从冯大娘那私房钱里拿出来。
说好了要去家里的时辰,林杏月就先付了三十个大钱的押金,让这些泥瓦作准备准备,她先去外头吃西京豆腐。
这家西京豆腐是个老字号,据说快有八九十年的历史,一早来这里吃的人就很多,林杏月伸着脖子看过去的时候,就见摊子上摆着各种不同的酱汁可以加。
轮到林杏月了,三种酱料她都要了尝一尝,又去隔壁摊子上要了一份馄饨带回去,林金兰今儿也在家里休假,这是给她捎带的。
西京豆腐不愧是老字号,豆腐外面煎的金黄黄的,口感脆脆的带着一股子焦香,里面的豆腐依旧是嫩滑。
糖醋汁酸甜可口,酱汁浓香味美,豉汁咸香鲜美,林杏月吃完也不知道该说哪个好,干脆又买了两份,打算让张婶娘和玉姐儿也尝一尝。
想了想,要是回头冯大娘知道大家都有,偏就没有给她买,肯定是要闹腾的,干脆又带了一份。
汴河两岸来往穿梭的船只可不少,有在船上叫卖的,也有正准备扬帆起航的,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