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


我的。”

澹台老夫人却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如你一般。”

她也捏了块糕点——是从小凤碟子里拿的,此事小凤已经从气啾啾到拿人手短吃糕点不出声,再到竖着耳朵端着盘子,搬了张椅子来偷听了。

澹台老夫人捏糕点吃,她赶忙狗腿的替她满了一杯茶,期待的等着她继续说。

澹台老夫人便道:“就好比这世上有的人有佛缘,他见了佛经便走不到道,有的人沉迷于官场,一进去就如鱼得水,有的人天生喜欢打仗,看见兵就想排阵——”

秦青凤听见这话,骄傲的昂起了头。

是她,就是她,天生喜欢打仗的将军就是她!

结果她嘴里正嚼着点心呢,一昂头,不小心噎住了。她嗷嗷嗷的找水喝,咕噜咕噜灌下去好几杯茶水这才好。

然后自我安慰,“将军不会哭的,不要哭!”

澹台老夫人:“……”

折邵衣:“……”

折邵衣咳了一声,“先生,咱们继续吧。”

澹台澹台老夫人便指了指旁边的姚黄,她正在剥大蒜!这大蒜午间是要做炖猪蹄吃的。

她笑着道:“最简单的比喻,便是有人鼻子灵,在用膳的时候,只要有大蒜,便能一下子吃出来,这股味道在你的嘴巴里面刺激你的味蕾,让你不得不在意它的存在。”

“有些人就分不出来了,只会同其他的菜吃下去,然后说一句好吃。有些人能看见大蒜在里面,但是吃在嘴里没有区别,她不在乎,也能吃下去。”

“邵衣,你便是第一种人。你的味蕾很好,瞬间就能觉察出膳食里面有大蒜。”

折邵衣大概明白了,道理很简单,澹台先生是说,事情摆在这里,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有的人察觉不到女子不能读书,有的人察觉到了但是无所谓,只有她觉得不对,刺激她不断在意。

倒也是这个道理。

折邵衣从姚黄手里拿了个大蒜过来,剥了皮往嘴里一扔,确实嘴巴里面全是大蒜的味道了!

她嘿了一声,“先生,那您说,这事情能成吗?”

澹台老夫人摇了摇头。

“不成。”

折邵衣目光愣了愣,“也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不成?”

澹台老夫人生,“我且问你,你为什么不学诗书,而去学针线?”

折邵衣呆了一瞬,然后心沉了下去,“因为针线能赚银子。”

澹台老夫人:“为什么不学诗书?”

折邵衣,“我也不用考科举,学了诗书也没用。只要识字就好了,以后我绕着家宅打转,也不用吟诗作赋的。”

澹台老夫人:“你看,你是世家姑娘,你都懂得针线才是你立世的根本,你又拿什么去劝她们的读书呢?”

“你可能说,那就去学字。但你知晓,她们身处慈幼堂,一天要做什么事情,针线课占多少时辰,又有几个姑娘能愿意长年累月的去识字,读书?”

折邵衣心一急,脱口而出,“但是这般的机会,不争取才是傻子吧!就算是一天少睡几个时辰,都要学出来才是。”

澹台老夫人便摇头,告知她一个最重要的道理,“这世间,又有几个人是天赋卓绝之人,我这辈子碰见的,也没几个。”

“世人都是凡人,凡人的眼睛只能看得见目之所及的东西,听见周边的话语,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有千般变化。”

“因此,对普通人,便不要过多期待,苛责,你想让姑娘们都去识字,但是她们不愿意,也是人之常情——活着已经够累了,每日里做绣活已经够累了,为什么还要逼着她们去识字?”

“识字有什么用?能认得三两个字,日常能用便够了,不能吃不能用的,还不如多绣几个荷包,能卖出一钱银子,那便好过许多。”

折邵衣听得整个人懵了下来。

她万万没有想到,原来世上最难的事情,不是你愿意去做,而是别人不愿意去做。

她低头,眼泪都要出来了,澹台老夫人好笑,“你这就哭了?”

折邵衣点头,“难过——很无力。”

“世人都教男儿郎要读书识字,将来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而无人让女子也做同样的事情。”

“戏文里都说了,女扮男装考状元都是荒谬的事情,所以没人去做荒谬的事情。”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到了这个,但是她现在脑子很清楚。

“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澹台老夫人再次震惊于她思考的速度。然后再见她猛然抬头,认真的道:“她们不学,是世道没有让她们学,非是她们不愿意学。”

秦青凤将一块糕点扔进嘴里,讶然道:“她怎么推敲出这个大道理的?听着好有道理。”

然后就见折邵衣站了起来,抬头挺胸的在院子里面踱步,那样子,真有点太子妃的模样。

只听她道:“先生,这事情我是一时半会没有办法的,太子妃娘娘也没有办法,您也没有办法,但是有一样,学生却觉得是实实在在可以做的。”

澹台先生其实只是想让她明白现实,以后好别做一些无谓功,不想她这里那里一通窍,竟然说得头头是道,还举一反三,开始有别的思路了。

这实在是让她惊喜。人说千里马与伯乐,她倒是愿意做折邵衣的伯乐。

人至年老,从前过往都如云烟而过,自己活得也散漫,只做活着二字活着,多一个字也不多解。

但是跟着这群孩子们,倒是让活着可以加两个字在前头:尽善活着。

她便道:“那我就听听,你且说。”

秦青凤换了一盘糕点,新沏了两杯茶——她跟澹台先生一人一杯。

折邵衣:“我听那慈幼堂的管事说,姑娘们学了刺绣,便要送去大户人家做绣娘,又或者挑个人嫁了。”

“既然她们觉得做绣娘是一份可以谋前程的差事,为什么不把做绣娘这事情,做得既有前程,又有保障呢?”

“去别人家做绣娘,是决计不会有保障的。有的签卖身契——这是绝大部分人家做的,根本就是学了刺绣又去卖身为奴。”

“我家的绣娘就是如此。”

“还有的去绣房,但是绣房也不是一辈子的,到了年岁就要被送走。”

“先生,要是官府有绣坊呢?”

澹台先生倒是没有想过这个!

她喃喃了一声,“官府有绣坊?”

折邵衣点头,“是啊,先生你想,要是官府有绣坊,这个绣坊可以让天下绣娘都来考试,就好比科考一般。”

“进去要用绣技,给她们发俸禄银子,由朝廷供养,就跟官员一般。”

“且进了绣坊之后,想要往上走,必然是要识文断字的。要是做的好了,还可以让朝廷给官身,光宗耀祖。”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