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4


“儿女,父母,有缘则来,无缘则散,你不用多想。”

他是真想的开。徐氏心窝都是暖的。

她哭完了,高兴了,好奇问,“世上男儿郎千千万,都是三妻四妾,想要儿女成群,独你们兄弟跟沈三兄弟特殊,是因着都是桑先生所教吗?”

折硕明想了想,道:“桑先生言传身教,母亲谆谆教导,父亲是个不好的例子,便自然而然,什么都懂了。”

徐氏懂了。

她甜滋滋抱住丈夫,“我们这般好,老天爷会给我们孩子的。”

等到第二日,她整个人喜气洋洋,招呼着家里人。还要出去拜年。

折邵衣穿得十分红。沈怀楠穿了一身绿。

红配绿,绝配。

折邵衣吃了早膳,沈怀楠就在院子里面侯着了。两人今日依旧要先去澹台府送年货。

大年初一白日里,都是要在澹台府过的。

东西昨日晚上守岁的时候闲着无聊都清点过了,都是全乎的。折邵衣就让姚黄管,她自己没管。

她正从沈怀楠袖子里面掏银子。

“你是不是做了不好红封啊?”

大过年的,人人袖子里都装着红封,就等着见人了散出去。

沈怀楠任由她掏,最后干脆把袖子举高,让她脑袋钻进袖子里面去看,“空空如也!”

折邵衣:“你好抠门啊!过年都不准备红封。”

沈怀楠:“你再看看。”

折邵衣一来就奔着他的袖子里来了,倒是没看其他地方,被他一说,才发现不对劲,然后嗷嗷的叫唤起来。

“沈怀楠,你竟然有荷包装银子了!”

红封装个十文八文的,荷包却是一两二两的,不然都对不起这个荷包。

她数了数,嗯,沈怀楠腰两边挂着十四个荷包。

有钱了,真有钱了。

作者有话说:

二更老规矩。我继续码字了。感谢在2022-07-06 21:32:44~2022-07-07 21:00: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β东二贝 54瓶;天上白云飘 20瓶;鸭哒 10瓶;DATaeyeon、荼灵 5瓶;是00喇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2章

二更(已捉虫)

过年去澹台府, 也不是他们两个人去,盛瑾安和秦青凤也是要一起的。四个人约好了在文远侯府门口碰面。

去年过年上澹台府的时候,澹台老大人不喜欢热闹, 所以大门紧闭,他们架了梯子才得以过去。今年去的时候,门依旧是关的,隔壁人家门仆笑着问今年还需不需要梯子, 沈怀楠摇摇头, “今年不用。”

门虽然是关着的,但是有缝隙, 明显没有拴, 这是给他们留着门呢。

四个人招呼后面的丫鬟小厮们一起搬年货,风风火火的往里面走。

结果走了几步路,就听见院子里面鼓瑟吹笙, 还有唱曲声传出来。

重华长公主养的那一些戏班子!

折邵衣和秦青凤马上开始跑!

沈怀楠和盛瑾安无奈的追,等过去的时候就发现两个姑娘搬个椅子跟澹台老夫人正坐着听曲,好不快活。

澹台老大人端着脸坐在一边,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盛瑾安见沈怀楠一脸苦大仇深, 便提醒他:“你也多学学老大人, 你瞧瞧,多镇定,他就不像你这般拉着脸。你瞧瞧你这一脸的不乐意,大过年的,笑笑。再说了, 不过是姑娘听个曲罢了, 看开些。”

他说着说着就贼兮兮的看了沈怀楠一眼, “说起来你长得也不差, 想要姑娘不听别人的,你自己唱呗。”

沈怀楠瞪了他一眼。盛瑾安明明知道他嗓音不好。

盛瑾安憋笑,“既然你不能让他们不再来,那就好好享受吧,人生得及时行乐。”

沈怀楠:“……”

呵呵。

他踢了踢折邵衣的凳子,折邵衣脑袋就往后面靠了靠,沈怀楠凑过去附在她的耳边说,“你要是真想听,我以后多练练。”

折邵衣轻轻笑起来,“算了算了,你还是别唱了,别人是靡靡之音,你是黑白无常索命之声。”

两个人说悄悄话,澹台老夫人看过来,他们又把脑袋离远点。

等吃了饭,下响说了一些话,眼看天色不早,四个人便各回各家。

沈怀楠这两天都是回自己家。家里还有沈怀东和昌东伯夫人。

他们两个人肯定是不能去文远侯府一起过年的,于是沈怀楠就得回去。好在两家离得近,吃了一顿还能马上去另外一家再吃一顿。

沈怀楠:“我先回去吃第一顿,然后你给我准备些夜宵,今天晚上必然又是通宵达旦的。”

折家两个明喜欢拉着他说话,两个人一说起来没完没了。

折邵衣:“那我让厨房准备你喜欢吃的。”

两个哥哥喜欢吃的东西嫂嫂们必定预备着了,她只预备沈怀楠的。

两人分开,折邵衣回去的时候,折萱衣身边的丫鬟就过来道:“九姑娘刚出门没一会儿,就有王嫂子过来走动了。”

折邵衣没想到王五嫂今天来,她问,“人回去了吗?”

丫鬟,“回去了,不过说等您回来还是要来的。”

折邵衣点点头,又让人去准备荷包,“里面多装点银子,小雨今年在学堂学的不错,先生也是常夸的,要多给他些鼓励。 ”

安梨往里面装碎银子,“六两六可以吗?六六大顺。”

折邵衣点头,“大过年的图个吉利,就这个吧。”

她瞧着还有时间,又让姚黄去给她拿账本。账本是慈幼堂的,今年得到的善款比去年多了十倍,这笔银子可要好好用。

钱还是无数个人捐的,一个人最多只能捐十两,百姓那里就在慈幼堂门口放一个铁柜子,外面上了锁,上面开了一个口,要投就往里面投,投进去了就拿不出。

每天晚上有专门的人拿了铁柜子去开,把里面的银子数出来。

这个办法是民间筹修路钱想出来的,只不过民间是木柜子,他们用的是铁柜子。

百姓们每次投的银子少,但是投的人却多。比起世家贵族来,他们捐的不是善心,更多的是一种希冀。

比如文远侯府门前卖包子的摊主,他就每天投一文钱进去。

“一文钱算不得多,就一个肉包子的事情。但我也不是无缘无故发善心,我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我家老大两岁的时候被拍花子的拍去了,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如果他能逃出来,又没有地方去,一般都会被慈幼院收留。那是个什么地界,普通的孩子根本吃不饱饭,我家老大体弱多病,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