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


下酒菜,谁喝白酒啊,那么辣。

“阿妹你看外边。”林堂哥声音有些激动。

林木槿探头看了一会,天空蓝的很纯粹,仿佛是一块蓝色绸缎,白色的云朵好像棉花糖,形状各异。“好好看。”

林堂哥嗯了声,又贴着窗户去看了。

林木槿也没打扰,掏出一本杂志看了起来。

飞机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两个多小时就到站了。

兄妹俩出来之后才看到北京南苑机场的名字。

“阿哥,咱们去找住的地方吧。”林木槿也不想拎着大行李箱吃饭、逛街。

没忍住深呼吸一口气,八十年代的北京,她来了!

林堂哥左右看了看,“阿妹,咱们还去找招待所么?”

林木槿摇头,“不了,咱们住酒店。走!”

招待所便宜归便宜,但不方便之后做事,而且她们要住很长时间,也要考虑安全问题。

所以她带着林堂哥走向了一个黄色面包车的出租车旁。

北京的的哥绝对是信息中心。

“师父,京城有没有好点的酒店啊?我们要住宿。”林木槿塞回去一包良友。

这种烟比较经济实惠,三蚊一包,她买了两条,现在不就派上用场了。

没敢带太多,怕口岸那边扣下。

的哥接过烟,看了看,“哎呀,香港货呢,真是好东西。北京不缺酒店,最好的肯定是北京饭店,不过我不建议你去,那个饭店主要涉外,一般人也不让住,听说贵的要死。要是你不差钱想住好点,可以去燕京饭店,才开几个月,里边簇新,能比北京饭店便宜一半。”

林木槿听着还可以,“地址在哪啊?”

的哥快速报了地址,“你们要是过去,十五元我送你们过去。我可没多要啊,得有二十公里呢。”

林木槿和林堂哥对视一眼,点头同意,“行,送我们过去吧。”

师父很有眼力见跳下车,帮着搬行李箱。

路上,的哥开始给介绍北京城的各处景观,还有美食。

反正嘴巴就没停过。

林木槿时不时给点反应,捧哏两句,的哥越说越兴奋。

林木槿问道,“师傅,包车一天多少钱?”

的哥反问道,“你想包啊?”

林木槿回答,“对啊。麻烦给个实惠价格。”

的哥想了想,“那就一百二吧,我可没多要啊。”

林木槿讨价还价,“一百,不能再多了。”

的哥就道,“我拉你们一天得费多少油呢,挣不了几个钱。”

林木槿表示信不了一点,“那就算了,其实我们打车也可以,估计都用不了一百。”

的哥立马改了口风,“行行行,就一百。”

林堂哥终于没憋住,“阿妹,你和他讲什么?”

林木槿用粤语回答,“我想包车,和他谈价呢,一天一百我觉得还可以接受。”

的哥好奇问道,“你们哪人啊?不会是香港人吧。”

林木槿回答,“广东的,我哥不会说普通话。”

的哥立马接话,“广东人说粤语我知道,我还会唱粤语歌呢!”

接着就唱了起来,“唔愿信命前生早注定,离愁梦里仍思家乡…”

别说,唱的还挺好听。

林木槿鼓掌,“师父唱的不错哦。”

的哥哈哈笑了,“过奖,过奖!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啊?”

林木槿回答道,“我们姓林,师父怎么称呼?”

的哥直接报姓名,“杨大伟。”

林木槿说道,“杨师傅,明天早上来燕京饭店接我们,去清华大学。”

的哥惊讶问道,“你是大学生啊?”

林木槿摆手,“我可不是,只是去学校找人的。杨师傅,北京早餐哪家好吃啊?”

的哥回答道,“燕京饭店早上就供应早饭,人家要嘛有嘛。”

林木槿觉得也行,反正她们出发的早,在饭店吃也可以。“燕京饭店离清大多远?得多长时间到?”

的哥想了想,“十四五公里吧,十几分钟就能到。”

林木槿觉得不远,“那你早上七点四十来接我们就行。”

八点左右到就可以。

的哥记了下来,保证道,“放心,只会早不会晚的,两位到了,你们看看这个饭店气派不气派!”

林木槿往外看了眼,“哇!这么高呢。”

之前还以为五六层呢,没想到这么高。

的哥自豪的讲,“整整十八层!”

林木槿掏钱付了车费,又问道,“杨师傅,需要我给定金么?”

明天包车的定金。

的哥摆手,“不用,不用,明天再给就成。七点四十我记住了。”

林木槿和林堂哥拿着行李箱下车,走向了燕京饭店。

这次居然没查介绍信,不过看了两人的香港身份证。

前台的态度很是热情,还给两人推荐高级套房,每天房费四十元。

林木槿觉得没必要,坚持选择了两间相邻的大床房,一天一间二十四元还包早餐。

她这叫只挑对的,不要贵的。

第159章 国营古董店去了琉璃厂…

林木槿和林堂哥在各自的房间修整了下,就再次碰头了,得出去吃午饭了。

林木槿将照相机带出来了,准备拍几张街景。

“阿哥,咱们去吃烤鸭吧。”

北京的烤鸭名气很大,香江也是知道的。

林堂哥直接回答,“全聚德。”

林木槿点头,“走,就去全聚德。”

这次打的轿车,明显更快,但车费也更贵。

五分钟不到就到了,车费是四块五毛钱。

两人要了一只十元的烤鸭,又要了一些配菜,一共十三块钱。

林堂哥小声道,“这个烤鸭不便宜啊。”

特别是和客家酒楼的菜价做对比。

林木槿解释了下,“因为这个已经是名牌了,有品牌溢价。味道还是不错的,阿哥多吃点。”

贵是贵了点,但味道是真不错,特别是油汪汪的鸭皮。

前世她来北京也吃过,好像没现在的好吃。

趁着食材健康,她得多吃点好吃的。

要不她再去趟东北,趁着动物保护法还没颁布,吃点好的。

可惜时间不充足啊!

“阿妹,一会吃完饭去哪?”林堂哥又包了一个鸭肉饼。

林木槿想了想,“去琉璃厂吧。”

她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潘家园,但是琉璃厂清朝就有的,现在肯定也有。

前世她也没钱买古董,但看过关于古董的小说,对于总提到的“潘家园”、“琉璃厂”还是很有印象的。

显然林堂哥是不知道的,“琉璃厂?做琉璃的厂子?”

林木槿努力憋笑,还好他讲的是粤语,“不是的,就一地名。就像咱们香江的鸭脷洲、狗屎围一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