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什么关系?薛瑞都不用掰着手指算。你还不如他?”

薛瑜怀疑她哥故意激她,可是这招有用:“学算数为什么要练字?”

薛理:“一二三几个字写的像狗爬,你怎么帮你三嫂记账?即便你三嫂看得懂,你也好意思要她每日三十文?”

薛瑜一想到从初十到昨日已经赚了百文,每日都可以吃到肉,三嫂还给她买点心,就想跟她三嫂过一辈子。

林知了说过,家里不养闲人。以前在村里林知了有多么讨厌不干活的薛瑞,薛瑜一直看在眼里,她不希望有一日被三嫂赶出去。

薛瑜心里一百个不情愿还是乖乖点头:“写就是了。”

薛理:“我可以去店里搭把手?”

薛瑜点头:“我不偷懒!你可以叫小鸽子看着我。不过店里人多了你要喊我啊。”

“今日上元节,在城里做事的匠人休息,吃早饭的人会比昨日少一半,我们忙得过来,你安心写。”

薛理所料不错,客人不如昨日多。

林知了也料到了,今日做的米饭和面都比昨日少三成,白米粥煮一小锅,用了一斤米。昨天下午她还跟屠夫说过,今早别送大排,昨晚做的足够今日卖的。

薛二哥仍然忍不住发愁,店里店外来来回回走动,不是看看还有多少米,就是看看还有多少骨头汤。

刘丽娘被他转悠的闹心:“这个时候最多辰时一刻,城里人还没起,你急什么?”

薛二哥朝店门外看去:“太阳都出来了。”言外之意,怎么可能还没起。

林知了:“二哥是不是忘了薛瑞都是什么时候起?”

辰时过半!薛二哥没少背着他二婶骂薛瑞废了。

林知了:“二哥,你过来帮忙卷饭团,二嫂看着做油饼和拉面。人多了叫相公搭把手。”

薛二哥:“你怎么了?”

林知了:“我做红烧肉。”

“那你去吧。”薛二哥洗洗手到灶前。

薛理把桌子擦干净就去院里给林知了打下手。

薛瑜听到动静朝外看到哥嫂,意识到店里不忙用不着她,不得不把昨日学的字找出来写几遍。

又过了一炷香,林知了听到刘丽娘喊她,薛理不待她开口:“我知道接下来放什么。”

开业前试了几次,薛理一直在灶前给她打下手,林知了一时顾不上,薛理还会帮她翻动。再说他比薛二哥稳妥,林知了相信他不会心存侥幸不懂装懂。

林知了到店里就复炸里脊肉,薛二哥盛汤盛粥端面。

店里突然来了七八个男男女女,最大的跟薛理年龄相仿,最小的比薛瑜大两三岁的样子,姑娘要饭团干笋汤或拉面,男人要拉面或油饼。

林知了感觉他们像富贵人家的奴仆。

随着面和饼做好,他们坐下边用饭边闲聊,林知了听出是贵人家的奴仆,都没了亲人,主人家给半天假也不知如何打发,想起家里的公子说过“林娘子的店”,实在好奇便约到一起出来用早饭。

林知了冲薛二哥招招手。

薛二哥靠近。

林知了低声说:“收碗筷的时候说一句汤没了可以再续一琬。”

薛二哥点点头就盯着先前的客人。客人起身,他立刻去收拾碗筷,顺便对那群男女道:“汤没了可以再续一琬。”

“不收钱吗?”

薛二哥:“就是骨头煮的水,不值钱。要不是怕遇到一群人买一碗汤续五六琬,你再喝两碗也不收钱。”

话音刚落,街坊进来,薛二哥赶忙把碗送到后面洗刷,顺便盯着柴火。

薛理来到灶前帮忙端面。

街坊已经知道薛理正是去年城中百姓议论纷纷的“薛探花”,即便没了功名,街坊也不敢叫他端碗。

这碗面做好,又来几个街坊,其中一个女子看着双十年华,往日没有用过鲜亮的头巾,今日换上鹅黄头巾,还用了唇脂。林知了一看这打扮就猜到不是走亲访友就是去逛街。

林知了怀疑她不会吃面和饼。果然到跟前就说要一碗白粥和一个饭团。

女子的相公要了一碗面和一个里脊肉夹饼。他们的儿子要了面,姑娘要了骨头汤,夸林知了炖的干笋好吃。

林知了心说,我用了半锅骨头,笋干吸满了汤汁再不好吃就完了。

小丫头跟小鸽子和薛瑜一样爱吃肉松,又要一份肉松饭团。薛二哥送过去她就问:“薛郎中,什么这么香啊?”

薛二哥:“应当是红烧肉炖出味了。”

小丫头惊呼:“这么早啊?”

薛二哥:“今日吃早饭的人少,我们忙得过来就先做一锅。要像昨日一样人多,等早饭卖完,院里的锅和这边两口锅同时做才来得及。”

话音未落又有街坊进来:“午时能做好吗?”

薛二哥:“可以是可以,但到家还有热一下。我感觉要再炖一炷香。不过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我觉得不够味,旁人也许认为正合适。”

这街坊把面钱给了又给林知了一串钱——百文。林知了问:“给您留十块啊?”

街坊笑了:“林娘子就是聪慧啊。”

林知了叫二哥拿笔墨。

薛理从院里进来:“我写吧。锅底下有木柴,不用盯着。”说完就去薛瑜房中,写下刘掌柜定的肉,又写下这位街坊的。写好拿给街坊看一下,街坊失笑:“薛先生还能骗我?只是这个刘德全是谁?怎么买这么多?”

薛理:“城外酒店刘掌柜。”

这位街坊年前出去过:“开在竹林里的那家店?他也卖猪肉?不是说贵人不屑吃猪肉吗?羊肉被他们吃的一年比一年贵。”

薛理:“也有贵人不介意尝尝鲜。”

街坊好奇心盛:“薛先生认识这位刘掌柜?”更想问他是不是认识背后的东家郡王爷。

薛二哥没听出来又嘴快:“以前我弟妹天天去他店里卖桂花藕和皮冻。如今城里酒店和刘掌柜店里的桂花藕都是跟我弟妹学的。我弟妹以前一份才十文。”

这位街坊和之前进来的街坊头回听说,齐声惊呼便宜。闻言薛理好奇:“诸位吃的多少钱一份?”

街坊指着北边:“那个酒店,三十一小份,说是前菜,只有八块!”

酒店和伙计们不禁停下,想听听林娘子怎么说。

薛理在心里感叹,他家娘子说得对,不应该盯着小门小户,应当叫大酒店大商人多交税。然而嘴上说道:“以前我娘子在家做桂花藕,省了租金,也不用请伙计。”

街坊细想想那边还要请厨子:“听薛先生这样讲,好像也不是很贵。”

薛理:“是的。我家这个店若不是租金比街上便宜,一份里脊肉夹饼也不敢只要十文一份。”

停在门外侧的酒店大厨子和伙计们很是意外薛理没有为了讨好客人顺着客人的意思讨伐他们,反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