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多账对不上把陛下惹怒了,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太子贵为储君,还是嫡子,陛下的亲儿子,不照样被废。他们凭什么值得陛下宽恕!若说劳苦功高,太子被废前还代君监国。
不止诸位朝廷命官早早收到消息没当回事,丰庆楼掌柜的也一样。
丰庆楼和仁和楼离得近,丰庆楼掌柜的前几天就听说仁和楼被查,当时还幸灾乐祸骂仁和楼掌柜的蠢,什么都往家里搂,陛下不查你查谁。像他只是把亲戚安插进来,偶尔在楼里吃吃喝喝,刑部详查也没得查。
然而诸位大人去刑部“退脏”的消息传出来,丰庆楼掌柜的立刻去查账,粗略算一下有十万贯之多,心惊肉跳,赶忙叫账房去要账。
这个时候没人敢赖账。
刑部侍郎把这些事交给底下人,他去户部找薛理,问他仁和楼的伙计和小厨子们怎么处置。
薛理问他贪的多不多。刑部侍郎直言贪了一点,今天上午就送过来了。薛理请他派人去仁和楼把人找齐,届时定会有坊间百姓围观,他当众发一个多月俸禄。
刑部侍郎不明白为何要这样做。
薛理就说殿下仁慈,念他们知错就改,月薪发到三月底是叫他们这段时间安心另找生计。即便无事可做,撑到三月底春暖花开也不至于饿死。
刑部侍郎心里嘀咕,殿下如今行事怎么如此小心。面上刑部侍郎应下来,从查抄的银钱中拿出几百贯交给捕头,捕头按照名字发钱。
坊间百姓强烈不满,认为应该把他们全部下狱。
此事在坊间议论纷纷,自然传到文臣武将耳中。此时朝中官吏也收到消息,先查仁和楼的是薛理。
薛理是个毫无背景人脉的六品小官,没有太子示下,他哪敢动仁和楼。
朝中还有礼部尚书的人——他为官几十载,皇帝不可能把他连根拔起,这位就趁着上奏今年春耕一事暗示太子懦弱。
皇帝没听出来,以为夸他儿子仁慈。再次看到刑部的奏章,皇帝跟内侍聊起仁和楼管事小官大贪,内侍想起近日听到的风言风语,忍不住说起太子竟然还给那些伙计一个多月俸禄。
皇帝叫来刑部侍郎了解实情,刑部侍郎就把薛理的那番话上告皇帝。皇帝皱眉,也嫌儿子仁慈。愈发厌恶贵妃。若非她胆大包天,太子何至于挑断她和二皇子的手筋脚筋。他也不会一怒之下废太子。
翌日,皇帝召见太子,教他为君之道。
太子趁机说出,他想派人接管仁和楼。名曰身为储君,不能不懂民生。
仁和楼如今是一处空屋子,太子又不是要武库,皇帝觉得也别接管,把仁和楼送给太子,叫太子随意处置。
太子回到东宫就召魏公公。
魏公公看着日头,决定明日上午再去拜访林知了。
与此同时,刑部侍郎把这些日子查抄的财物送到户部。
户部侍郎认为最多五万。然而打开箱子,铜钱只有几箱,剩下的全是金银玉器,侍郎震惊。
户部尚书准备回家,看到堂内堆得满满的很是好奇,进去一看,惊得微微张口,半晌憋出几个字:“甘拜下风!”
侍郎看向他:“大人此话何意?”
户部尚书意识到说了什么,赶忙辩解:“被这些蠹虫气糊涂了。天色已晚,先收入库房,明日再登记。”
牵着马到门外看到薛理租车,他不禁停下:“通明不会骑马啊?”
薛理:“会是会,没在路上骑过,担心撞到人。”
“那也不能天天租车。”户部尚书翻身上马,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趁着休沐日学起来。别叫人笑话咱们户部。”
薛理一脸受教,看着他走远才上车。
到车上他就腹诽,你以为我不想骑马?买得起马谁要窝在车里!不明真相的还以为哪家闺阁女子出行!
第93章 操碎了心
明月高悬, 薛理回到家中,薛瑜朝厨房跑去:“二嫂,三嫂,三哥回来了!”语气中的兴奋要凝实了。
薛理朝二哥看去:“鱼儿这是怎么了?”
“饿了啊。你二嫂和弟妹说你回来再煮面。”薛二哥放下锯, 去厨房打水洗手。
小鸽子朝薛理跑去:“姐夫, 你怎么每天都那么忙啊?”
“近日有点忙。明日休沐, 姐夫领你玩儿去。”薛理指着地上的木头, “什么情况?咱家要建房?”
小鸽子拉着他的手去堂屋。
薛二哥端着水出来:“去哪儿?洗手!”
姐夫和小舅子双双停下。
薛二哥同薛理解释,这几日听左邻右舍提到别的官员都是骑马上朝,只有薛理日日乘车。他们就商量趁着最近不忙在院里搭个马棚, 改日去买个食槽, 再为他选匹马。
薛理朝厨房看去:“娘子的意思?”
“我的意思!”说起这事薛二哥就有些生气,“怎么不说别人都骑马, 只有你租车?”
薛二哥认真的样子让薛理心里有点触动, 但是不多,只因那个梦太真,仿佛他亲身经历过似的。薛理不信什么带着记忆投胎, 忘了喝孟婆汤之类,否则他应当是生而知之,哪有半路重生的。是以薛理一直把那个梦当预警。
然而因为真实,薛理待他二哥始终有些保留,“我只是个小官,一直租车也没人说三道四。娘子不是叫你们去城外看看地和房子吗?钱留着买地买房吧。”
“一匹马能值多少钱?”薛二哥的语气毫不在意, 仿佛说这点小钱哥还是有的。
薛理:“良驹吗?五十贯!”
薛二哥震惊:“多少?!”
“骑出去不会被同僚调侃的马,五十贯!”薛理没有胡说八道,“可以上战场的马还要贵。像你们来的路上租来拉车的老马一匹也要四十贯。”
薛二哥难以置信:“可是,一头驴才三四贯。怎么差这么多?一头活牛才两贯。”
薛理听出他言外之意:“买牛肉了?”
牛肉便宜, 在丹阳要靠抢。丹阳百姓不舍得杀牛,其一是因为牛肉价格低,其二私杀犯法,报备官府要交税,除非是老牛,亦或者牛自己受伤,不杀也会死。
林知了和薛二哥等人以为京师也一样,没想到牛肉跟羊肉一样随处可见。
下午去街上买木材,林知了就买了几斤牛骨熬汤,又买了三斤牛腩。薛瑜看到薛理高兴正是因为被卤牛腩的香味馋的她饥肠辘辘。
薛理:“还买吗?”
薛二哥想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地:“我听弟妹的。”
薛理轻笑一声。
薛二哥有点窘迫:“你你笑什么?不是我不舍得,是我真没想到这么贵。”林知了拿着碗筷出来,“二哥,先买驴和车,日后我们出行方便。”
薛二哥:“你跟我们一块出城找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