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4


院里。

会做绣活的宫女不是帮众人做衣服,就是去市场拿一些小东西回来绣了卖钱。

林知了对众人只有一个要求,不许耽误做早饭。

有一次林知了看见他们做别的也当没看见,这些人便放开手脚,不到半个月,女工卧室有了小小的织布机,绣架,男工那边多了刨子、锛等工具。

林知了心说,学吧、学吧,学会了省得以后我花钱请匠人。

-

早饭后,薛瑜和两个采买去市场买晌午用的食材。刘丽娘看着厨子们伙计们做事,给洗碗工安排活。

林知了和薛二哥去提钱。

本想给众人发银角子,可是要过称,她嫌麻烦,就取了两百贯铜钱和两千两足斤足两的银锭子。

午时左右,一半人闲下来,林知了叫众人轮流进来拿钱。

起初众人以为听背了,薛瑜又提醒一句,洗碗工扔下手中的菜起来,看到菜乱了又慌忙蹲下收拾。

刘丽娘见状忍不住念叨:“掌柜的跑不了,急什么?”

洗碗工尴尬地笑笑。

林知了冲站在门边的薛瑜招招手,薛瑜把人叫进去。

七个洗碗工只有一人识字,没法签名,林知了就把众人的名字写一排,谁拿了钱,谁在名字后面画个圈。

洗碗工拿到钱就夸,“这样好!”

林知了:“不用你签名画押,不像卖身契?”

洗碗工笑着去院门东边屋里。

后院门西边三间被林知了收拾出来,林知了寻思着东边三间空着也是空着,就把门打开,洗碗工夏天可以进去休息,冬天也可以在那边洗菜。

屋里也有桌椅板凳,是前伙计用的。原先放在前伙计卧室里。前些天林知了叫几个洗碗工们自己搬过去。

她们走后,厨子进来。

林知了每人给六贯。

近日魏公公不曾露面,伙计和厨子们认为林知了还没有请示魏公公,认为赏钱还要再等几日,因此连问都没问。

林知了把自己的十贯扔柜子里,就给二哥二嫂各十贯,随后给他俩五十两白银。刘丽娘低声问:“现在就给啊?”

林知了:“先算我的。下个月月初算账的时候我扣掉。”

夫妻二人深信不疑。

林知了朝门外喊一声:“薛瑜!”

薛瑜进来,林知了给她三贯。薛瑜惊呼:“这么多?!”

“给你你就拿着。以后店里要找两个管事的,若是厨子那边有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只需找一个。你要是能管好前店,我再给你加三贯。”林知了停顿一下,“就是你的字,除了你谁都看不懂可不行。”

薛瑜立刻说:“我从明——不,今天晚上开始练字!”

林知了:“就你认识的那几个字,连伙计的名字都不会写——叹了一口气,先练着吧。”

薛瑜第一次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林知了:“先放我柜子里?”

薛瑜连连点头。

林知了请二哥辛苦一趟去东宫把魏公公请来。

薛二哥:“午饭后吧。我感觉又有人敲门。”

林知了起身到院里看看日头,叫伙计们把东西端去店里,她和二哥开门。

刘丽娘系上围裙,洗洗手,移到灶台前看着厨子拉拉面和削面。若是人多,她再接手,担心厨子太慌把整块面扔进锅里。

东宫离东市不近,过了用饭高峰期,林知了就叫二哥过去。

薛二哥还没靠近东宫就被拦下。乍一看到身着甲胄的皇家卫士,薛二哥有点慌,稳住心神,下车禀报他去东宫。

侍卫看着他的小毛驴,心里纳闷,难道皇家也有穷亲戚。

估计他是哪个宫女太监的兄长来找他们拿钱。这种情况隔三岔五就能碰到一次,禁卫放行。

薛二哥选择去侧门。门卫见过薛二哥,请他进来。薛二哥看着他的小毛驴,决定在外面等着。

过了约莫一炷香,魏公公跑出来,一脑门汗。薛二哥心说,东宫是有多大啊。

魏公公尽量不让自己大喘气:“薛郎中,许久不见,近来安好?”

薛二哥拱手:“托您的福,都挺好。我弟妹叫你待会过去,驾车过去。”

魏公公毫不意外——

以前听李珩提过,仁和楼的生意极好。魏公公寻思着,以林知了干练的性子,这几日就会派人过来,是以前两日就提醒门卫看到自称仁和楼的人就把人请进来。

魏公公叫薛二哥等等,跟他一块过去。

又过一炷香,小太监赶车,魏公公撩开车帘跟薛二哥说一声,薛二哥前面带路。

魏公公还听说过,仁和楼物美价廉。李珩的原话是想昭告京师百姓,仁和楼的东家是太子,太子不为赚钱,百姓花小钱吃美食要感谢太子。

只不过没等李珩说完,就被太子妃骂一顿,问他是不是嫌贵为储君的太子不够打眼,需要他添油加火?当今天子是陛下,太子大肆宣扬他贤明是想干什么?

此后李珩半个月没敢去东宫。

魏公公便认为仁和楼的净盈利只够几个主子买菜。

所以当魏公公听说三月盈利一千五百两和四十贯时,下意识反应是叫林知了再说一遍。林知了重复一遍,魏公公认为是四十贯。

林知了指着脚边装银子的箱子:“这是四十贯?”

魏公公坐下,魏公公需要缓缓,从入不敷出到进账上千两,不是差的有点多,是非常多!

林知了把账簿给他。

魏公公在宫里不管账,看见就头晕:“你没算错我就拉走了?”

林知了:“不是仁和楼赚的,我上哪儿弄上千两给殿下?我家有多少钱,您不清楚?”

魏公公清楚,薛理在丹阳没有房产,老家只有一处小房子。魏公公放心了,魏公公心里美,“林娘子,我走了啊?”恨不得飞回去告诉东宫两位主子。

林知了:“这个月这么多,下个月不一定啊。天气炎热,冰饮畅销,吃热汤热面的少了。”

魏公公:“林娘子尽管放心,咱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二哥帮小太监把钱抬上马车。

太子也不管帐,魏公公回到东宫就先见太子妃。太子妃听她弟说过两次仁和楼的点心太便宜,像那个雪衣豆沙可以卖到百文。

太子妃对仁和楼的期待是不用东宫补贴,是以看到一箱白花花的银锭子,她跟魏公公一样不敢置信。

以前见过一箱又一箱黄金,太子妃都不曾失态。太子妃指着银锭子:“一个月,这些?”

魏公公回禀:“是七成盈利。”

这事太子妃知道:“不是饭菜很便宜吗?以前仁和楼宾客盈门的时候岂不是日进斗金?”

魏公公:“听说刑部只是查近几年的帐就查到二十万两。”

博学多闻的太子妃再次失态。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