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5


发来的信件、邮包、电报、电话,都从此处中转;有发报员、接线员、邮递员等等,还有正副局长,局长是俄罗斯新移民,其他员工就近从本地招募,也是提供了工作岗位,阿根廷当局大开绿灯。

电报电话的好说,报纸滞后至少2天,美国报纸大抵是从迈阿密走空运到巴西、阿根廷,再从阿根廷空运到新罗马市,成本高昂。

*

苏军真是拉胯!

凯瑟琳十分无语:你们怎么回事?!

你们可别真的丢了莫斯科呀!

美国有一些战地记者想办法跟着德军前线部队走,拿到第一手资料,德国似乎也不介意美国记者报道前线战事。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德国的一系列反应实际都是环环相扣有迹可循的。

就从敦刻尔克大撤退说起吧,英国成功撤回20多万士兵,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连同阵亡、被俘,英国一下子损失30多万军队,本土防御力量势必严重不足,防卫压力会大到不可思议,民

心溃散,失败主义、投降主义必定大行其道,更别提能撑过后面的大空袭了。

虽然敦刻尔克罗斯福没有答应支援舰队,但之后没多久,伦敦大空袭开始,罗斯福也着急了;于是赶着《租借法案》通过,急忙利用《租借法案》借给英国50艘即将退役的巡洋舰。

丘吉尔十分高兴,在BBC电台公开宣布这个消息,引发后续一系列反应:德国感到焦虑,担心美国参战,于是便跟意大利、日本达成同盟,去年9月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称《三国轴心协定》。

此举被认为是在向美国施压:别闹老弟!

因此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开始准备搞事,除了想趁法国投降之后对东南亚殖民地无力控制、英国没有兵力维持东南亚殖民地的统治捡漏,还有牵制美国注意力的另一层目标。

日本已经在中国东北经营数年,陈兵数十万,被认为或有可能从西伯利亚地区突入苏联境内,因此苏军不得不分兵驻守西伯利亚。希特勒认为日本是个有利盟友,给了它盟友地位。

而美国的态度呢?美国不会希望日本全面占领中国,那样就太危险了。中国羸弱,但日本不羸弱呀,美国不希望亚洲地区再出现一个面积人口都很强大的国家。

那么现在就可以“说服”美国利用《租借法案》,加大对中国的援助,牵制日军,这属于“顺水推舟”的事儿,一定可以达成!

第304章

至于刺杀罗斯福……说实话,当你稍微了解一下肯尼迪遇刺案,就会发现,现在想杀个美国总统并不难!

没想到吧,杰克?还没有发生的你的刺杀案有可能引发另一桩美国总统遇刺案,怎么不说是一种“能量守恒”呢?罗斯福没几年就会死,如果他死了,也许你就不用死了?

现在刺杀罗斯福,还能推到那些孤立主义坚信者的头上,完美!

等到珍珠港事件之后,孤立主义者也都会被迫转为复仇主义者,那时候就晚了。

凯瑟琳很难下定决心,毕竟……兹事体大,非常有可能改变历史进程,到时候那就又是一条时间线了。

她可不想进入《高城堡里的男人》的世界。

*

叶卡捷琳娜湖结了冰,罗马岛的冬季有零下十几度,足够封住湖面。

从宫殿的落地玻璃窗望向湖面,一片白茫茫。

低矮的山丘都被白雪覆盖,看不见一丝绿色。夏天能够反映蔚蓝天空的湖水也失去了颜色,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冰面。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南美亦同。

有人在冰面上走着,似乎在试探冰面是否足够结实。能滑冰吗?她可是带了冰鞋来呢,希望湖面冻得足够结实。

这次来到罗马岛,她可是有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国家。

为此,一大批人都在忙碌。

她觉得这可真是……妙不可言。

曾经她只是一个想着喂饱肚子的女孩,现在,她将拥有自己的国家。

这个国家是她的吗?她是否真的要登基为王?哦不,女皇?

俄罗斯人……怎么就成了她的负担和责任?这是不是太重大了?为了一个谎言,谁能知道这个谎言走到了现在这种……地步?

基里尔和德米特里都赞同她的意见,选择苏联与德国开战的时候宣布建国,这个时机会非常好,苏联顾不上远在世界另一端的新俄国。等到英美等国承认他们的俄罗斯帝国,苏联承不承认都无所谓了。他们也不可能真的万里出兵,等到世界大战结束,苏联还会不会存在都未可知呢!

德米特里和费利克斯挑选了几个日期,请她从中选择,凯瑟琳觉得都可以,也不知道有什么讲究,于是选了8月第一天。

*

国土面积:74.5万平方公里。

国名:俄罗斯帝国。

首都:新罗马市。

君主:叶卡捷琳娜三世,奥尔加米哈伊洛夫娜罗曼诺娃。

皇室:罗曼诺夫王朝。

皇宫:叶卡捷琳娜湖畔,冬宫。

国家制度:君主立宪制。

基本法律:《俄罗斯帝国宪法》、《俄罗斯帝国民法典》、《俄罗斯帝国刑法典》。

议会选举将在国家成立后1年内进行。

贵族将重新加封,大贵族基本保持原有爵位和头衔不动,某些有突出贡献的中小贵族将会提升一级。

会降下一轮勋章雨。

加冕典礼将在至少1年后举行。

建国日,1941年8月1日。

*

谁也不知道建立一个新国家需要怎么做,毕竟没人有经验。

但既然现在整个罗马岛都运行的不错,想来仍然可以如此维持下去。新罗马与乌斯怀亚的市政府都运转良好,两座城市里都有足够的警察维持治安。那些前军官都可以算是保皇党,他们可能算不上“忠心耿耿”,但基里尔用“权力”吊住了他们,让他们能各安其职。

封建君主时代用什么来维持臣民们的忠诚呢?“王权至上”本质上是一个洗脑程序,它实际上说的是“王室天生尊贵、高高在上,尔等子民,全都跪下”,平民要感恩王室的恩典,就像……感恩上帝一样。

奥地利帝国的皇帝怎么教育继承人的?他们会让年幼的皇储坐在马车里,出入的卫兵必须向皇储行礼、必须一丝不苟的称呼他“皇储殿下”,以不断强化皇储的“吾乃国家”的意识、培养臣民对皇储的尊敬。

这一套一直很实用,各国王室都尽可能的加深“王权至上”的认知,即使是君主立宪时代也如此。英国人爱他们的王室爱得深沉,哪怕国王或王储是个情妇无数的浪荡子,他们也不过认为“凡人勿言君主下半身”,算不得什么。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