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3


为地球的主宰,依靠的并不是残暴的恶行,战争放大了人性中的“恶”,是因为许多人认为他们作恶不会受到“惩罚”。胖子和小男人让那些军国主义者意识到,你也许会躲过惩罚,但你的亲人未必会躲过惩罚。

美国用胖子和小男孩向全世界证明了她已经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大杀器,也给了日本最沉重的打击,一弹灭一城,震惊世界。

天皇随即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才算是全部结束了。

曼哈顿计划?似乎还没有开始,至少她没有听说杜邦集团有什么大动作。关于杜邦集团独资承办了曼哈顿计划,3年多时间耗资大约20亿美元,凯瑟琳也得伸出大拇指:杜邦你家真有钱!

这可是战争时期的20亿美元!

这属于高投入高回报了,自此杜邦家族成为美国联邦政府的忠实合作伙伴,后续得到的利益肯定远超20亿美元。

此时,德国以及德国占领区的犹太人已经大批逃离欧洲大陆,第一站一般是英国或北爱尔兰,美国、加拿大、南美诸国都发放了大批护照。其中美国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抢夺科技人才,加拿大一直比较佛系,你想来我就给护照,至于是不是高精尖人才,我倒也无所谓。

凯瑟琳也让人在伦敦开办了办事处,主要为医生、教师、护士、农学专家、畜牧业专家、技术工人发放护照,没有跟英美抢夺科技人才。

先搞好基础建设,高科技以后再说。

*

杰克的信里还说他不觉得日本有资格成为美国的敌人,这也是他的年轻同事们的普通看法,日本区区小国,就算它的海军很强又怎样?它有人口吗?

日本此时人口约7100万,不包括占领区朝鲜半岛和台湾岛的人口,也不包括中国占领区的人口。

美国此时人口1.33亿,多6100万人口。

再比资源……好,不用比了,下课!

此时美国人还不太清楚自己的国家到底有多么强大,但像杰克这样的富家子弟已经非常有民族荣誉感了,认为美国最强。

凯瑟琳:你们祸祸起全世界也是最强的。

如果没有1929年经济大萧条,二战也未必能打得起来呢。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最武德充沛(aka最穷)的国家就只好对外掠夺了。

所以二战的起源是什么?是经济大萧条呀!

*

杰克在海军情报部的级别应该是最低的,但他有个好爹,老乔交游广阔,特别在海军人脉很广,不然也没法把体检不合格的次男塞进海军,还顺手把杰克的好基友莱姆也塞进海军的战地医护部门。莱姆是个大近视,但开车还是没问题的,现在是医护兵的救护车司机,还接受了战地医护培训,不开车的时候他就是个医护兵。

因此杰克令人意外的居然可以进入分管日本的情报小组的核心,工作范围大概是汇总各方面的情报,筛选可靠的情报递交上级。

新俄国已经在华盛顿设立了办事处,这在两国还没有正式建交的时候是常规操作,业务范围没有大使馆和领事馆那么多。凯瑟琳给杰克的回信总是先送到办事处,再由办事处派人送到海军情报部的肯尼迪少尉手中。

肯尼迪家族跟俄国女皇关系匪浅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此杰克在华盛顿混的很开。这算是他第二次远离大哥的阴影(第一次是去普林斯顿大学就学),因此心情极好。又加上小乔还是个光板飞行学员,而他已经是少尉军官,男人那可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杰克身穿海军少尉制服也是相当帅气,还经常给她寄照片,活脱脱一只炫耀羽毛的孔雀。

他今年24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健康也有所好转,今年没有住院,他得意洋洋的宣称自己已经是个很健康的男人啦。

他绝口不提他在华盛顿的女朋友,那位名叫英嘉的丹麦女记者生的花容月貌,是30年代欧美最爱的端庄大气妩媚的美人儿,目前为《华盛顿先驱报》工作。

英嘉几年前曾在柏林工作过,采访过希特勒和他的亲信赫尔曼戈林,还报道过1936年柏林奥运会。

阿列克谢也见过几次英嘉,对她有点印象,说她是元首喜欢的记者,当然,也就只是一名记者,元首总揽一国大权,喜欢的记者多了去了。

杰克寄来一条战列舰的模型船,不知道他送这个是做什么,凯瑟琳将模型船放在办公室的陈列柜中。

至于办公桌上的陈列品,左手边放了一些家人的照片:阿拉斯泰尔和米沙的合影,一家三口在米沙的洗礼仪式上的合影,她与丈夫和乔治国王夫妇在婚礼上的合影,和妈妈娜塔莉亚的合影,以及她在建国日的单人照。

这里没有余地放其他人的照片。

其他人的照片挂在在楼上卧室套房的起居室墙壁上,更私人化一些,每一位侍从官和侍女的照片都有,包括目前已经解职的前侍从官和侍女。

当然也有雅顿先生的照片,有单人照、与陛下的合影(陛下那时还是青涩少女)、雅顿父女三人的合影。

雅顿先生在美国的废品回收公司生意做的不错,已经将囤积了2、3年的废铁全卖给附近的炼钢厂。回收废铁的化学性质是不会改变的,进熔炉化成铁水后跟生铁毫无二致,但价格会低很多,很受炼钢厂等金属加工企业欢迎。

卖完废旧金属后,凯瑟琳便让雅顿先生将这些废品回收公司全卖了。这一波卖废铁、卖公司小赚一笔,纯利润在50万美元左右。

凯瑟琳将这笔利润作为雅顿先生的奖金发给他,雅顿先生都惊呆了。

嗐,小意思啦!作为公司的初始员工、事实上的养父,这是雅顿先生应得的。

建国日前夕,雅顿先生带着帕特里夏非常低调的来了罗马岛,帕特里夏在建国日当天激动得差点晕过去。

但她没有要求去见凯瑟琳。雅顿先生在收养她的时候便跟她说清楚了,从此世间便不再有“阿什博顿三姐妹”,她和布里姬特从此只是雅顿家的女儿。

而凯瑟琳,她有自己的路要走。

她遵守自己对父亲的承诺,绝不做任何会伤害凯瑟琳的事情,也不再要求见她。反正要是想见她,报纸上可是经常有她的照片和报道。

这几年的生活……简直像做梦。是一个很好的梦,帕特里夏希望这个梦能一直这么美好。

*

凯瑟琳并不在意日本有关部门看到她的文章会怎么想,事实日本不可能因为她的一篇文章便放弃珍珠港计划,反而更有可能会提前发动,不给美国做好接战准备的时间。

放下日本这边,看看欧洲战场。

要说欧洲战场的大事件,就在苏德战争开始后不到10天时间,欧洲最大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