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6


别,但每一次依旧会为此伤怀。

李世民在立极殿呆坐了一会,心情有点低落,不知道该干什么,想来想去,决定去骚扰一下嬴政。

反正这个时辰,嬴政也还没睡。

但他到了北辰殿,竟然扑了个空。

“阿父呢?”

宦者令一秒都不敢耽搁,迅疾地给出准确答案:“王上在观星台。”

“怎么跑那儿去了?”难得也有李世民到处找嬴政的时候,以往都是反过来的。

他二话不说,就去找他居然不按时待在北辰殿的父亲大人。

于是耳朵清静了一整天的秦王,就在专心观星的时候,被太子一嗓子打断。

“阿父!我回来了!”

“我听得见。不必开口,你的脚步我也听得出来。”

“我得告诉你我来了。”李世民径直走到嬴政身边,问道,“今夜的星月有何出奇吗?”

“无甚出奇。”嬴政瞄了他一眼,见他能说能跳,状态还不错,也就不是很在意,顺着他的话一句句回复。

“那有什么好看的?”

“静心。”

“阿父的心不静吗?”

“你话好多,每日这么多话,真的不累吗?”嬴政这个疑问持续很多年了。

“多有意思啊,我喜欢跟阿父讲话。”李世民不知不觉就凑近他,整顿一下低落的心情,露出微微笑意。

不开心的时候去骚扰骚扰嬴政,和他叽里咕噜说一串废话,绕着他打转,是李世民缓解郁闷的最好方法。

反正不管李世民说什么,东拉西扯,胡言乱语,从天上飞过的那只鸟是什么鸟,到地上的野花是什么花,嬴政都会回应他。

“安静,观星。”

“不安静,星星会被吓跑吗?”

“……”嬴政无语地睨他一眼,恨不得把他一脚踹飞到月亮上,免得他吵自己耳朵。

“又出何事了?”

“老师也走了。”

“赤松子也死了?”嬴政一惊。

“没有,老师是去周游列国了。”李世民忙解释清楚。

嬴政不由瞪他一眼:“那有什么可难过?那种狡猾的老狐狸,还能把他自己饿着?有危险他跑得比兔子还快,你担心什么?”

“肯定没有‘白兔’快。”

嬴政的思路被李世民带歪了一瞬,很自然地回答:“不是所有的马都是‘白兔’,赤松子也该知道避开他国骑兵。”

说完才发现好像有哪里不对。

“今晚的月亮好小。”李世民仰着头,颇为不满意地嘀咕。

“初九的月当然小。”

“我小时候常常想,月亮肯定很好吃。”

“好吃?”嬴政诧异。

“黄黄的,脆脆的,像烤出来的薄饼,灰色的地方是烤糊了,有炭火味,一口咬下去定然很香……”

“你饿?”嬴政直白地问。

“没有啦。”

“从小就馋。”

“真的有人不馋吗?”李世民理直气壮地反问,“不好好吃饭,活着多没劲啊。”

嬴政不想继续这个月亮好不好吃的两岁话题了,索性另开一个,不然等会就会听到诸如“星星甜不甜”之类的怪东西。

“庞煖自请回云中了,我许了。”

“这个时候云中都下雪了吧?很冷的,他吃得消吗?”

“我召他问了,他说咸阳虽好,非他安心之所,恳请我成全。”嬴政不含什么褒贬地转述庞煖的话。

“太医令怎么说?”

“燃尽的炭火,没什么治疗的必要了。”

“那阿父准备放他回去吗?”

“可。”

“这一走,下次收到的也许就是庞煖将军的死讯了。”李世民终是忍不住,随着最后一个字,轻叹了口气。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这些七八十岁的,寿命远超时代的耄耋老翁,文也好,武也罢,都曾热血沸腾,发誓要为理想奋斗终身,而今都走到了生命尽头。

荀子一生颠沛流离,老了却安心留在咸阳城,每日与一群弟子们谈论礼与法,百家都在他面前激情辩论,神采飞扬。

处处都是新的学子,新的学说,新的变化。

荀子乐于拥抱变化,就像他牙口不好了,吃不了酸,也会品尝小弟子剥好的橘子,用蟹肉蘸橘齑,尝尝这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他没有执着于落叶归根,他的学说洒到哪里,弟子们汇聚到哪里,哪里就是他愿意待的地方。

W?a?n?g?阯?F?a?布?页?ī??????ω?e?n?Ⅱ???Ⅱ?5????????

所以荀门没有人提出非要把荀子的遗体再运回赵国老家安葬。

但庞煖不一样。他已经很勉强地走到尽头了,临了,还是想葬在他熟悉的城池里,任飞雪落满他墓上的泥土。

秦王成全了他。

“那李牧呢?”

“他没有上奏。”

父子俩都明白李牧为什么没有上奏。

因为赵国这几个月,发生了七次动乱,全都打着赵嘉的名义,试图从内部串联那些降将和从前的赵臣,降而复叛。

秦将们早有准备,迅速扑灭了动乱的苗头,没有引起大的战争,但总归还是不够安稳。

秦国这边狠杀了一批挑事的,然后对被迫胁从的那些,大棒加蜜枣双管齐下,钱粮源源不断地送至,改城为郡,派郡守们多加安抚。

这种情况,姚贾那种八面玲珑的纵横家还是很有用的,巧舌如簧,擅长瓦解对方联盟,钻空子搞分化,逐一破解。

赵国人心也不齐,所以乱子不断,但没有强而有力的领导者,目前不成气候。

所以李牧就被滞留下来了,暂时不能放他回去。

“蒙武寻到了李牧的家人,已经在送来的路上了,想来他不至于有怨。”嬴政思虑得很周全。

“不会,李牧想得通,不放他走,其实是为他好。等赵地安定了点,就可以——”李世民话锋一转,“让他参与攻魏了。”

嬴政颔首同意。用人不疑,物尽其用,是他俩共同的风格。

“太学祭酒,我准备让韩非接任。”

“那可太合适了。”

没有人比韩非更合适了,他一个人满足了嬴政想要的四个条件:荀子的弟子、法家代表、韩国公子、博学严明,让韩非上既是一脉相承,又能增强法家的力量,顺便还能彰显秦国用人之大度。

而且,儒法两家若有争执,浮丘伯肯定第一个出头解决,就能把矛盾缩得很小,不至于扩大。

“一切都很好,阿父却还在惦记那个故事吗?”

“……”嬴政默了默,本不想回答,沉静片刻,还是低缓地嗯了个音。

“刘邦向我推荐了沛县的一个狱吏,称其有大才,可堪重用。”

“狱吏?”吏比官的等级要低,为吏的基本也就说明家世不高。嬴政并不在意臣子的出身,他只是忽然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人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