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
窗外有一藤月季,调皮地探进屋里头,枝头上一朵粉白的花儿,娇美又奔放,淡淡的花香浸润着墨韵。
岁月莫不静好!
安寿堂里,虞老夫人正在和柳嬷嬷说起教司坊里的教养嬷嬷,使得了周令怀要教导虞幼窈练字的消息。
虞老夫人忍不住就笑了:“令怀字儿写的好,有他教导窈窈,我也就不用担心,往后窈窈因为字儿难看,叫外人笑话了去。”
柳嬷嬷也跟着笑:“可不是吗?大姐儿可是连午觉都没睡,足足练了大半个时辰的字儿,一直把手给练酸了,到这时才发现表少爷已经去进学了,可见表少爷教人,也是极有方法的。”
虞老夫人点头:“都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窈窈不爱练字,我从前却是半点法子也没有,没成想她竟是服了表哥的管教。”
更难得的是,周令怀待窈窈十分尽心,往后有他从旁指点着窈窈,她也能放心许多了。
柳嬷嬷深以为然。
虞老夫人转开了话题:“老大的伤可还好些?”
柳嬷嬷答道:“方才郎中方给老爷瞧了,跟李御医说得一样,没什么大碍,养些天就没事了,大夫人在前院伺候着呢。”
虞老夫人放心了,又问:“四姐儿还在祠堂里跪着?”
柳嬷嬷点头:“大老爷这回可算是气得不轻。”
虞老夫人表情淡了一些:“半大的孩子好好教着便是,罚什么祠堂,老大是越发没有分寸了,听风就是雨,也不仔细为孩子打算一些。”
柳嬷嬷哪能听不出,老夫人这是明着说,大老爷耳根子软,让杨氏吹了枕头风,却也不好接话,只好垂头听着。
折腾了这一通,虞府里头可算是消停下来了,虞幼窈每日上家学,中午和表哥一起练一个时辰的字。
赶着二月二十九这一天,迟了好些日子的科举终于放榜了。
京里头一片沸腾。
衙门里的差吏,敲着铜锣,打各府里头奔走相告,考生们都一窝蜂似的挤到皇榜底下观望。
中了会试后,便是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待四月殿试之后,由皇帝安排名次,便能取得进士之名。
换而言之,现在的贡士,便已经是准进士了。
家里有子弟上了榜的,都免不了一阵庆贺,京里立时又掀起一轮议亲热潮,基本都是这次榜上有名的。
这次一会试,虞善德取了第二十九名,这名次可是相当不错,虞善仁榜上无名,却是好一阵失落,不过他年岁尚小,这一次落榜,权当积累经验,就是三年后重考,也刚到及冠之年。
除此之外,族内还有另外三人也中了榜,不过名次都不靠前。
但对虞氏族来说,只要能考中便是前途一片光明。
虞善德几个过来给虞老夫人请安。
虞老夫人高兴不已:“考中了也不要自满,会试结束了,还有殿试前的复试,后头还有殿试,你们要走的路还要长着,这些日子便安心呆在宅院里头,好好读读书,休养身心,最近京里头闹腾得很,也是人心浮动,可别凑作了一堆。”
虞善德连连应是,上京之前,宗长就叫了他们说话,让他们进京之后,一切听京里头的三祖母安排。
虞老夫人见虞善德小小年龄,也是沉稳得很,却是十分满意了,又瞧向了没考中的弟子们:“没考中也不要丧气,你们年岁还小,这次就权当积累经验,这世间多的是大器晚成者,这段时间便安心呆在京里,便是不能应考,也能长一长眼识,开一开眼界,待科举结束之后,一并送你们回族里继续用功。”
大家本是心中忐忑不安,可见虞老夫人神色慈和,对他们态度,便如虞善德几个考中的一样,沮丧的心情也散了许多。
第88章 锦绣庄
虞善仁上前恭敬道:“谨遵三祖母教诲。”
虞老夫人笑了,经过这些日子,虞善仁眉目间的浮躁气,也是散了许多,瞧着多了几分城府,是个能成器的。
虞老夫人留了虞善德,虞善仁一行人吃饭。
家里也是热热闹闹地操持起来,虽没明着庆祝,可也是丰盛得很。
到了三月里头,会试这事热度未褪,京里头还是热闹腾腾。
天儿是一天一天热了,这一日叶女先生休沐,虞幼窈难得不用上家学,便呆在绣阁里绣扇面。
扇面上的花样子,是虞幼窈让表哥画的。
担心她绣得吃力,周令怀并没有画太复杂的花样,就两根修竹,几根枝条儿,并十来片叶子,却是十分雅致。
虞幼窈绣起来也不费力,打算一面墨竹,一面墨兰,双面花样。
第二回 送表哥女红,总要比头一次绣得更精心一些才是,也好叫表哥知道她的女红有长进。
许嬷嬷一边指点虞幼窈女红,一边与她闲聊:“今儿大老爷已经能下地走动,估摸着再有两三日,就该上衙门了。”
虞幼窈点头:“父亲休养了也有五六日,只是骨头错了位,休息几天,往后多注意些便没事,”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话,接着又道:“明儿我去看看父亲。”
那天父亲叫人抬回府里,祖母没让她们上前,她也就猜到,父亲是伤了脸面,自然不会凑上去讨嫌。
不过这几日,她也没少打发秋杏送些贵重的药材、补品,自己做的宁神香,养身的药茶,没用灵露炮制药材,效果自是不能与表哥和祖母喝的相比。
也好叫父亲知道,她是真的在和许嬷嬷学东西,也学了些真本事。
许嬷嬷欣慰地点头,她突然提及大老爷,可不是真的在闲聊,而是变着法子提醒她,该去跟前尽孝了。
便在这时,门口传来夏桃的声音:“大夫人过来了。”
虞幼窈搁下绣棚子,让许嬷嬷收了绣篓,便站起来,整理了衣裳,见浅碧色烟纱帘挑了起来,穿着正红及膝褙子,外罩浅金缠枝牡丹细纱衫的杨淑婉走进来。
她梳着雍容的牡丹髻,头上斜插了一支赤金牡丹镶红宝的大簪花,走起来,牡丹大花一晃一颤,耀眼又富贵。
杨淑婉不是一个人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年约四十来岁的圆脸妇人,穿着绛紫色的褙子,有些老气纵横,却是端庄持重。
虞幼窈有些惊讶,上前行礼:“母亲!”
杨淑婉连忙握住她的手,笑盈盈道:“咱们家可不行这些虚礼,没得外道了去。”
虞幼窈也从善如流,让秋杏上了温茶。
从前瞧不上眼的继女,身边多了一个厉害的嬷嬷,行止仪态却是有模有样,听葭葭说,最近在家学里头也是十分出挑。
杨淑婉顿觉,喝进嘴里的茶也有些不是滋味。
搁了茶杯,杨淑婉便对虞幼窈介绍:“这是绵绣庄的孙掌柜,这天是可见着一天比一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