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3
哥自己也能解决,但是海上行走,最重要的还是航海经验,丰富的经验,能避免很多灾祸,应对很多海上的突发状况,避免亏得血本无归,走许多弯路。”
周令怀又吃了一块八珍糕:“所以呢?”
虞幼窈撇了撇嘴:“我在谢府拥有两条商船,商船上的人,都是谢府精挑细选,航海经验最丰富不过了,这些人都归属于我名下,随便一个也能独挡一面。”
“当然了,大周朝做海上贸易的,也不只是谢府,但是表哥野心甚大,自是不甘心小打小闹,唯有底蕴丰厚的谢府,才能支撑得起,表哥的野心。”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从某些方面来说,她和表哥还是很相似的。
她名下的商船,暂时是由谢府管着。
表哥和她合作是真,但通过她能获得谢府的支持,这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周令怀笑了:“不知道表妹有没有兴趣?”
虞幼窈道:“当然有兴趣,谁还会嫌钱多啊,不过亲兄弟明算帐,海上贸易的盈利,表哥出力最大,占五成利,剩下五成,我三,谢府二,你觉得怎么样?”
她的商船,借的也是谢府的道,谢府的势,谢府这二成利是必不可少的。
周令怀没有异议:“就依表妹的意思。”
多让利给她,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虞幼窈在牵扯到利益上面的事,总是特别坚持,也不会轻易接受。
虞幼窈的做法,也是最好的做法。
利益掺杂了太多的私人感情,就很容易公私不分,也更容易产生矛盾和隔阂,当然也更容易造成损失。
对于他自己来说,便是将海上贸易的利,全送给虞幼窈也不是什么大事。
两人又谈了一些,关于海上贸易的具体详情,初步已经敲定下来,等契约一定,就可以筹备起来了。
虽然宋修文一案还在调查,但虞幼窈并不担心,海上贸易的事会有什么变故。
海上贸易需要筹备的事太多,肯定是越早准备就越早。
聊完了公事,虞幼窈又问:“对了,表哥接下了《文献集书》的差事,是不是就代表,表哥还要在京里呆几年?”
心里虽然有些猜测,但没听到表哥亲口说,还是有些不能肯定。
周令怀听出了,小姑娘在问这话时,虽然努力装出一副,仿佛只是随口一问的态度,可眼儿不觉就露出了期待的神情来。
他笑容一深,就道:“我在京里还有许多事要处理,以后还要麻烦表妹许久,还请表妹不要嫌弃才是。”
虞幼窈眼儿一亮,就笑得眉眼弯弯,赶忙道:“不麻烦,一点也不麻烦,我是巴不得表哥永远留在虞府里,又怎么会嫌弃表哥呢。”
小姑娘眼儿明亮,笑容明净,这样纯粹又真挚,让人怎么舍得弃之而去?
他此次进京的目的已经达到,待承了定北王的王爵,就能返回幽州了,剩下的事,也都是布局好的,也不必他亲自留在京里。
只是,也不急着走了。
虞幼窈又想到了什么,又有些不安:“表哥,你很快就要承爵吧,你如果一直留在京里,北境那边的战事该怎么办?”
每天秋天,狄人都会到北境边城烧杀劫掠。
周令怀笑了:“别担心,现镇守幽州的骠骑大将军原是我麾下的一员将领,颇有才干,再过不久,皇上会另派常宁伯去幽州辅战,北境还留有我三千潜蛟精兵,狄人只要敢来,也是有来无回。”
大举进犯是不可能的。
北狄虽然是大部族,但人口上却比不得大周,四年前那一战,狄人也是损失惨重,大战后急需休养生息,所以长兴侯才能安然镇守幽州三年之久。
第494章 表哥你真好
山东一战,想来北狄部也得了消息。
如今他名声大震,连藩王都要避其锋芒,北狄在他和父王手底下吃了大亏,在没有探明虚实之前,是绝不敢轻举妄动。
常宁伯早些年,驰援过北境的战事,对战北狄还是有些经验的。
虞幼窈总算是放心了。
眼儿一转,似是想到了什么,虞幼窈连忙道:“表哥,你之前说给我带了礼物,礼物呢?快拿给我瞧一瞧。”
就知道,不管忘了什么,也不会忘记礼物,周令怀笑容一深:“放在花厅里,我带你过去看。”
虞幼窈高兴地跟着表哥一起去了花厅,一眼就看到,堆了满桌的礼盒,惊喜道:“这些都是给我准备的?”
周令怀点头:“有些是北境那边的特产,大部分是从山东带回来的,还有不许药材香料,方才让长安送去了窕玉院。”
府里其他人,都只有一份从“幽州”带回来的礼物,她却有两份。
虞幼窈简直不要太开心了:“谢谢表哥!”
表哥准备的礼物都十分精致,显然是精心准备的,虞幼窈迫不及待取了一个礼盒,拆了外头的绢锦,是个花梨木盒子,上头雕了松柏云纹。
盒子一打开,就见里头摆了一方砚台,色碧绿而纯净,状如梧叶,石纹如松枝柏叶,遒劲疏朗。
虞幼窈的喜爱之色,几乎溢于其表,连忙拿了砚台在手里。
砚台触之冰爽清凉,宛如手捧冰石,久握而不温,更是爱不释手:“表哥,这块砚台又是什么来历?”
周令怀笑了:“这是五台山砚,产自五台山,又称歇龙石,性凉如冰,挥毫益墨,也是十分难得的好砚,是我亲手雕制,”说到这儿,便想到了之前送了一方红丝砚给她,就解释道:“听殷三说,之前送你的红丝砚,你十分喜欢,想来你也喜欢这些奇石砚品,便特地搜罗了。”
大周朝“贵石而贱玉”,尤其喜欢石雕、石刻,上乘的石品,都能刻纹制砚,所以石砚在大周朝也是十分盛行。
反倒是前朝十分闻名的澄泥砚,因需烧制,反而不如石砚受欢迎。
从前虞幼窈并未对砚台表现出特别的爱好,但送了红丝砚之后,就发现虞幼窈对砚台有一种超寻常的喜爱,想来会喜欢收藏这些稀世好砚才是。
果然!
虞幼窈捧着五台山砚欢喜不已:“五台山是佛门圣地,产自五台山的歇龙石,会不会也沾了佛性?”
她确实对砚台特别钟爱,却仅限于是表哥亲用雕制送给她的。
宋明昭送她的紫金石砚也是难得的异石砚品,她连摸也没摸一下,也不觉得多喜欢。
他是不信佛的,不过虞幼窈似乎有些佛缘,周令怀就笑了:“你认为它沾了,它就沾了,见仁见智罢了。”
虞幼窈笑弯了唇儿。
周令怀话锋一转:“我得了几块上乘的歇龙石,因石体较大,大约需要一阵子才能运进京里,歇龙石性凉如冰,到时候给你雕琢一番,到了夏日摆在书房、卧室、花厅之中,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