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人们,也都戴上了脚镣脚烤,只穿着单薄的囚衣,被官兵驱赶出了城外,出发去了尚阳堡。
长长的数百人经过长安街,哭泣叫喊声此起彼伏。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
就在所有人都在感慨这一行人,前路茫茫,生死未赴之际,城东有一家名叫“窈心堂”的善堂悄无声息地开了。
收留十二岁以下失孤孩童,及无依无靠的妇孺。
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失孤孩童,每日可去善堂领二个馍馍,手脚勤快的,善堂可以出面作保,荐去酒楼、庄铺打零工,换取银钱。
虞幼窈原是将想窈心堂,取名“善德堂”。
希望这些能得到救助的孩童,能铭记善与德,不管遭遇了什么样的境遇,心中依然能怀一份善意,少一份嫉俗。
即便是孤儿,将来也能以德行而立世。
不以败德而为人。
为此,虞幼窈还特地寻了表哥商议:“善与德,是我开善堂的初衷。”
周令怀却觉得这个名字不好:“须知过犹而不及,善德二字立意太大,稍有不慎便容易落人口实,我倒觉得窈心堂不错,美心曰窈,你开设善堂,是美心美德之举。”
虞幼窈恍惚明白了。
取名立意,是万万也不能轻忽半点。
善堂其实并不好做,未来需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谁也不能保证,善堂会一直顺风顺水。
善堂人多事杂,难免会有疏漏,她是官家小姐,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名儿取得太大了,将来少不得有人会站在“善德”的高度上来指摘。
这就好比,一个人取名“大财”,结果此人一生穷潦倒,旁人少不得要拿名字来取笑一二。
普通人便也罢了,她是管家小姐,名声于她太重要了。
名字立下了,就要为这个名字负责。
表哥取了窈心堂,虽然立意很好,可虞幼窈觉得别扭:“表哥说得对,善德堂确实不妥当,可窈心堂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不如再换一个?”
她也知道,开善堂不是小事,只要经过了虞府,就难免会叫人发现,也没想过要瞒着旁人,可直接带了自己的名字,似乎有点……
哗然取宠!
周令怀笑了:“我知你不喜张扬,但你开设善堂,盘地、落户、收容,都要经过衙门,旁人会通过各种途径,查到你身上,遮掩着反而不美,美心曰窈,这是太后娘娘对的评赞,以窈心为名,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虽然表哥说得也有道理,但虞幼窈有些犹豫。
周令怀轻拂了拂,坠在她耳鬓边的玉珠流苏,流苏轻盈晃动,摇曳生姿。
表哥从山东回来后,时常会有些,诸如替她拂发,整理衣襟,拔弄她发间首饰之类的亲密举动。
一开始虞幼窈还会有些别扭,可次数多了,便也不觉得如何,反而很喜欢这种,与表哥在私底下的亲近举动。
周令怀缓声道:“我知你的野心不在一间善堂上,这一间善堂于你而言,只是一个开始,你想开很多家善堂,想要将自己这一份微薄绵力,传遍大江南北,传遍全国各处,既然如此,你一开始就要做好面对一切的准备。”
虞幼窈也知道自己的心思瞒不过表哥,也没想过瞒她,只道:“我心里隐约有这个念头,具体要怎么做,还要看一看京里这间善堂的情况,”说到这里,她深吸了一口气,笑了:“既然表哥觉得窈心堂这个名儿好,那就叫窈心堂吧!”
如此这个名字也算是定下来了。
“玺心”,“窈心”如此甚好,周令怀轻笑了下。
虞幼窈扯着表哥的袖子,笑得眉眼弯弯,眼里一片澄澈欢喜:“窈心堂的牌匾就交给表哥亲笔提字,行不行?”
周令怀也弯了唇:“我什么时候对你说过不行?”
他一向都不会拒绝她的要求,便是一些不容易办的,也会想了一些折中的法子,免得叫她失望了。
虞幼窈很开心:“谢谢表哥!”
当日,周令怀就提好了字。
“窈心堂”三个行楷大字,逸若游龙,虎卧凤阙。
表哥犹擅全羊毫笔,故往往藏锋蕴骨于笔内,写出来的字,颇有山峦绵延不绝之磅礴,亦有起伏壮阔之浑厚,更兼具山川瑰逸之姿。
已经有了些许广采众长,自成一家的风范。
虞幼窈自是捧着这幅提字,爱不释手。
撒娇耍赖让表哥给自己提了一幅“窈心善德”,打算装裱之后,挂进自己的书房里。
当天,虞幼窈就将这幅提字,送去装裱了,装裱这活儿并不容易做,一般至少也要三两天才能做好。
虞幼窈急着用,就加了钱,让加紧赶工。
做牌匾的,都是老字号的生意,手艺那是没得话说,说了急要,第二天就做好了,送进了虞府。
第514章 善心善德(求月票)
虞幼窈的第一间善堂,就这样草草办了,虽然并无完善,但至少可以收容人了。
后续也会继续完善。
如此忙活了几天,“窈心堂”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窈心堂里,已经有不少孩童,通过自己的双手,拿到了微薄的工钱。
虽然只有很少几个铜板,这却是他们生存的希望。
是他们做为一个,只能通过乞讨,依靠旁人的怜悯,顶着旁人的嘲笑,却依然只能饿肚子的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的希望。
窈心堂里的管事拿了一个铁皮箱子过来:“把你们今日赚取的工钱,每人一个铜板,丢进这个箱子里。”
孩子们下意识攥紧了手心里的铜板,蹭蹭地后退,警惕地看着管事,不愿意把辛苦赚到的钱拿出去。
有些孩子更是当场激动得大喊大叫——
“他想抢我们的钱,不要给他……”
“对,不能给他,这是我们辛苦赚到的钱,凭什么给他……”
“我之前还以为他是好人,原来和外头的赖头们没什么区别,故意抓了我们,威胁我们沿街乞讨,拿走我们乞讨的钱,每天给我们半个酸馊干硬的馍馍……”
“你们这些坏人……”
“坏人……”
管事没出声,只是静静看着他们张牙舞爪的叫喊,大骂,甚至是哭泣,乞求,还有他们因为愤怒吐来的口水。
孩子们不是不想逃,但是他们不能逃。
因为逃出去,他们就没了活路。
这间窈心堂,就算要拿走他们的钱,至少是一个能给他们遮风挡雨的,吃饱穿暖的地方,他们舍不得走,就算知道这是一家黑心堂。
孩子们发泄了很久,发现管事也没为难他们。
场面终于安静下来了。
这时,堂外响起了一道清脆的声音:“没有人,会抢走你们依靠自己的劳力,辛苦赚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