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2


待兴,大举兴农,才能稳定国本,国家的第一项国策,永远都是还田于民,只要有契子在,就算到了新朝,该她的还是她的。

即便新朝要征土地,也不是无偿的。

自己多种一亩地的番薯,兴许到了下半年,饥荒就能减轻一些。

置办田地,岳嬷嬷自然不会拦着:“庄子上有经验的老农说,番薯的最佳种植期,是在端午前后,估计能种到了五月下旬,再置办一些田地,也还来得及。”

虞幼窈点点头,又道:“有多余的薯藤,就发放给附近庄上的百姓们,告诉他们这是从海外带回来试种成功的新种,产量高,耐旱耐脊,产量比别的农作物要大,叶,茎,藤都能食用,他们家里都是有自留地,或是自己开荒的薄地,愿意种的,可以自己种,不光我在京里的庄子是这般,全国各处的庄子,都这样来。”

岳嬷嬷点头:“也好,番薯的株藤,一株就能发一片,自己肯定是种不完的,只要愿意种的,就都发放一些回去自己种。”

番薯到底是新种,大周朝从前没人种过,百姓们未必会浪费自己家里少许的田地,去种自己从来没有种过的新种。

不过,小姐大范围种植番薯,也不是什么秘密,到底是官家小姐的庄子,肯定有更多百姓愿意跟风种植。

小姐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一听有不少多余的番薯藤,虞幼窈松了一口气:“百姓们早早就进山找吃的,到了六七月份,山里头能吃的东西也不多了,番薯发藤多,百姓们可以撸薯叶充饥,等到八九月份,旱情爆发的时候,番薯就可以收成,多少也能缓解一下饥荒,”说到这儿,她就有些惋惜:“要是有更多的番薯藤就好了。”

岳嬷嬷摇摇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番薯不是大周朝的物种,商船能弄到的数量十分有限,经过两年培养试种,能种出这么多来,已经很不容易。

若不是小姐提出扦插薯藤,庄上的老农觉得可行,哪有现在大范围种植?

……

第656章 毁堤淹田

番薯是要在端午节前后扦插,岳嬷嬷一回到庄子上,就立马把消息传下去。

其他地区,也都以飞鸽传信,飞鸽每到一处庄子,庄子上就会派鸽子,往离这处庄子最近的庄子上送信。

最好的鸽子,每天能飞四个时辰左右,每一个时辰差不多能飞上百公里。

基本上在五日之内,消息就能送达虞幼窈在全国各处地的庄子上,也不会误了番藤的扦插。

当然了,鸽子传信,也只能针对固定的地点,传送一些简单的信息,一些重要的信息,就无法以鸽子传送。

小周庄也得了消息。

当年,周永牛揭穿了周永昌欺上瞒下,贪昧主家银钱,糊弄主家的事,后来虞幼窈一通恩威并施,他就对虞幼窈死心塌地。

周永禾当了管事之后,就将他带在身边做事。

后来周永禾要去镖行,就举荐了周永牛做了小周庄的管事。

周永牛对大小姐十分信服,当下就寻了庄老商量这事:“大小姐庄子上要发放番薯藤,让我们自己种,我打算安排庄上的人,将家里的自留地都种上薯藤,没有自留地的,就让他们自己开荒一块地来种,大小姐庄上的管事说了,番薯耐旱耐脊,我今儿去了一趟胭脂庄,庄上的李管事带我去看了,一些沙地也扦插活了,荒地仔细伺弄着,指不定能也种活。”

庄老已经老白了发,掉了牙,一坐着就昏昏欲睡,想要打瞌睡:“这番薯不是我们大周朝的作物,从前没人种过,朝廷年年都在发放新种,可真正试种成功没有几种,勉强种活了,作用也不大……”

周永牛打断了他的话:“大小姐不会糊弄我们,她说能种活,肯定就是真的,您老也是知道,大小姐是个菩萨心肠,北方遭了旱,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许多人家早就断了粮,前头李家庄,去年就饿死人了,我们小周庄也是受了大小姐的照拂,日子也才能勉强得过。”

庄老一时没活,想了想又道:“话虽如此,可大家的自留地都不多,早前都种了耐旱的菽豆。”

周永牛一咬牙:“把菽豆都铲了,种番薯,家里有壮丁的,都去山里开荒,尽量多种些番薯,”担心庄老不同意,他又道:“自留地就那么点,种一地菽豆,也不够一家嚼用,您老是没瞧见,番藤一发就一片,藤叶都能吃,现在种下来了,等到六七月份,薯藤能发一田。”

庄老要反对:“要是种不活呢?”

周永牛也是牛脾气,只认死理:“大小姐说能种活,就能种活。”

庄老觉得不妥当:“万一呢。”

周永牛眉毛一横:“大小姐是自己种活了,才让我们种的,小李庄的管事,就是参与过番薯的试种,他说大小姐是活菩萨,种番薯肯定能活命。”

这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了,庄老些头疼:“你明儿带庄上几个有威望的,再去一趟胭脂庄。”

周永牛也不含糊,到了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就带了三十几个人去了胭脂庄。

一行人到了胭脂庄,已经到了中午。

小李庄的李管事得了消息,亲自带他们去庄上看番薯的扦插,还说了番藤的情况,之后又带着他们去了小李庄,发现小李庄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里,也都在准备扦插薯藤,还有村民在山上开荒种番薯。

李管家说:“番薯藤只要松一松土,搞个垄,扦插的时候浇一瓢水,不用管就能活,这东西贱活得很,扦插活了,不用管就自己能长活,我种了大半辈子的地,还是头一次遇着,这么好种活的作物,我们小李庄什么都不种,就种番薯。”

周永牛一行人,七嘴八舌地问了许多问题。

李管事参与过试种,对番薯知道得清楚,内行人听门道,大家都是庄稼人,哪能听不出真假话,渐渐打消了心中的怀疑和顾虑。

同样的事,也都发生在虞幼窈在全国各处的庄子上。

虞幼窈也不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举止,在未来却救了无数的黎民百姓。

一转眼就到了五月初四,家里都在为明儿的端午节做准备。

虞幼窈也不例外,提着篮子去竹林,采了不少笋叶。

回到窕玉院,才换了一身衣裳,夏桃就匆匆跑过来了:“小姐,不好了,浙江有急报进京,说是浙江端午汛,一连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暴雨涨了河堤,冲垮了六个县的大坝,无数村镇,稻田被淹。”

虞幼窈手中的茶杯,“哗啦”一声跌在地上,摔了一个粉碎。

夏桃吓了一跳,“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

虞幼窈脸色煞白,手还保持着端茶杯的动作,只是那手抖颤得厉害,磕拉着牙齿问:“六个县,全淹了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