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7
见。
大周朝年景不好,物价哄高,泉州虽然没有受灾,可百姓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就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韶仪县主仁善之名,是真名不虚传。
林若如又道:“贾大人是朝臣,国有国法,朝有朝纲,县主虽身份贵重,却也是一介女流,在贾大人面前,也不能越了朝纲法度。”
“您这般大张旗鼓与县主道歉,原也是敬县主仁善之名,故而以礼待之,可不明真相的人,却会觉得,是县主一介女流之辈,竟然连朝廷命官也不放在眼里,县主岂非成了目无朝纲,千夫所指之人了。”
事已至此,贾州府双手作揖,深深向虞幼窈行了一个大礼:“县主高风亮节,贾某佩服,今儿之事,都是贾某教子无方,令县主名声受损,也是贾某不知所谓,险些让县主蒙受污名,贾某在此,向县主赔罪。”
虞幼窈淡淡道:“贾大人的诚心,本县主领受了,只不过一码归一码,令公子的伤势不容拖延,可不行因为我,拖延了令公子的伤势,还请贾大人尽快安排郎中,为令公子看诊,以免将来落下了什么病根。”
贾州府面色一辣,连忙道:“县主说得是。”
经此一事,韶仪县主的仁善之名,在泉州传开了,却是不好对谢府下手了,原订的计划,完全泡汤了。
打发了难缠的贾州府,谢府也算松了一口气。
虞幼窈向林若如道谢。
林若如连忙道:“今儿这事,也有我的干系,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县主一心为民,也是县主种善因,得善果。”
虞幼窈微微一笑。
林若如话锋一转,也不提这话了:“说起来,我还要谢谢县主,县主送的膏油,我一回到家中,就按照县主说的方法,帮着母亲推拿用了,不到一刻钟,母亲就出了一身汗,就说疼痛减轻了许多。”
虞幼窈点头:“膏油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既然对令堂效果显著,我再准备几个药膳方子内调,并一些天泽香丸,理血行气,坚持用一段时间,可以缓解症状。”
第773章 谢府之危
天泽香丸是虞幼窈在膏油的基础上,自我研究创造的香方,与膏油相辅相成。
“若是长期使用,是不是可以根治?”
药膳和香丸都是内用,韶仪县主一开始没拿出来,是心怀了谨慎,得知了母亲用了膏油,效果很好,这才确定了母亲的身体情况。
虞幼窈没把话说死:“令堂正值壮年,身体筋骨还算强盛,若是长期使用,根治的可能性很大。”
但这一番话,已经让林若如很激动了,就提了赈灾的事:“家中长辈得知县主要向林严两家购药赈灾,决定削减与其他商家的供货,全力支持县主,并主动降价一成半,也算是为北方受灾的百姓们尽一份心。”
药材是稀有物资,价格从来是只抬不低,林家主动降价一成半,已经是很有诚意了,虞幼窈当下表示感谢。
林若如又道:“县主没有异议,就请明儿去衙门一趟,将合作的事商定、落实,并且立契,林家也好尽早准备,县主所需的药材,北方受灾的百姓,也能尽早用上。”
虞幼窈颔首:“好的,时间就定在明儿巳时。”
林若如又道:“严家在泉州也有主事的人,只是消息送到严家需要时间,届时严家会准备县主所需药材,县主若是方便,就派能主事的人过去与严府交接,药材直接从蜀州运送,避免了来回折腾,也能更快一些。”
虞幼窈点头:“没有问题。”
这种事交给周永禾最合适不过了。
林若如又提了,合作赈灾一事筹备完成,就可以商谈道地药材互通有无的事,也算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之后,林若如就带着虞幼窈准备的药膳方子,和天泽香丸离开了。
虞幼窈又回了漪水园,换了一身常服,去了前厅。
谢府一大家子在大厅里说话,气氛有些凝重。
虞幼窈少不得也要解释一下,今儿亲自出面的原因,虽然谢府能猜到,但一些话肯定是要说明白的。
“泉州是在贾州府治下,他对泉州的掌控,不可谓不深,他既存了心要将我架到火上烤,除了低三下气地登门道歉,肯定还有后招,也不难猜测,他想要制造舆论,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不能把人往府里带,关了门说话,否则谢府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拿了韶仪县主的身份,是为了震慑贾州府,但流言已经放出去了,不少人都知道这件事,人都会先入主为观,后面再多解释,也都成了狡辩。”
“这也好很解决,在大庭广众之下,将我与林家购药赈灾的事揭开,贾州府非但不敢再继续散播流言,甚至还会主动,帮我澄清流言。”
贾州府是被她要助朝廷赈灾,这事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这才放低了身段退走。
虞幼窈搁下了茶杯:“也顶多让贾州府对付谢府的行为,从明目张胆,转成了暗度陈仓,他对谢府志在必得,所以按照原先的计划,谢府需要多久,才能全部撤离?”
谢巡道:“最快也要三四个月左右。”
虞幼窈蹙眉:“太慢了,今儿贾州府的行为,已经在为梁王做探路棋,梁王并不需要等到皇上病危的消息传出,再对谢府下手,只需要带几百上千个精兵,伪装成商队,三教九流,与贾州府里应外合,分批入城,就能控制整个泉州,介时杀掉几个人,制造舆论,对外宣称,有穷凶极恶的恶匪入城,州府衙门要戒严泉州,我们就成了瓮中之鳖。”
殷怀玺都能安排一百精兵进泉州。
梁王为什么不能?
谢老爷子面色大变,贾州府与梁王勾结,已经是板上安钉了,虞幼窈这番话,简直太有可能了。
其他人脸色与不大好。
虞幼窈问:“撤离泉州的计划,是怎样安排的?”
谢辽道:“谢府有一部分产业,转去了北境,另外还有一批产业,分别转去了淮江一带。”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武穆王的承诺再好听,谢府也不可能,为了他一张红口白牙,就赌上全部身家。
狡兔三窟嘛,虞幼窈懂了,也十分理解,可情势并不允许:“将原本要转去淮江一带的产业,都一并转去北境,我们最多两个月,就能撤离泉州。”
谢迢道:“照你所言,梁王随时都有可能动手,北境距离泉州比淮江更远,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呢?而且淮江是闽人聚居地,我们到了淮江才更有优势,谢府世代经商,北境比较贫瘠,于经商不利。”
谢府决定去北境,是为了向武穆王投诚。
可眼下情况于谢府不利,谢府可暂时前往淮江,以图后事。
虞幼窈道:“我做了两手安排,向太后娘娘递帖,状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