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1
,脚上踩踏了实物,顿时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身体依然在摇晃,可心里却踏实了许多。
殷怀玺翻身上马,坐到了马背后面,一手握着缰绳,一边揽着虞幼窈的小腰,极自然地将她圈在怀里:“放松一些,背不要绷得那么直,身体略向前倾,着力于双腿。”
男人透了笑意的声音,就在耳边,不似从前淡冽,却含了一缕清润,仿佛春江水暖,缱绻而清朗。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的呼吸就在耳边,说话的时候,声音伴着似有若无的湿温热,撩动了她耳边的碎发,似若若无的痒意,透着细微的酥麻,令她有些颤栗,心慌。
虞幼窈下意识就顺从了殷怀玺的话,身体略前微微一倾,稍稍躲开了令人心慌意乱的亲昵。
但她,还来不及松一口气!
随即,殷怀玺宽阔的胸膛,就追了上来,壁垒一般地坚实、森严,贴覆在她单薄的后背,揽在腰间的手臂,倏然收紧,就将她细瘦的身子,将她严丝密缝地扣在怀里。
虞幼窈有些不自在。
殷怀玺的声音,立时在耳畔响起:“别乱动。”
声音罕见地,透了一丝强硬,虞幼窈心中一慌,也不敢再乱动了,殷怀玺用力踩了马蹬,马儿仰头,嘶鸣了一声,“哒哒哒”沿着山道上山。
春晓打算跟上去。
殷十却上前一步,伸手将她挡住:“前面山势陡峭,马车走不多远,就无法通行,老帽山西面有一处峡谷,春晓姑娘带人从南面绕道去峡谷,先行安置,届时殿下会带郡主过去小憩。”
春晓有些为难:“小姐身边……”
殷十道:“殿下会照顾郡主。”
春晓无语,她当然知道,表少、殿下会好好照顾小姐,但孤男寡女的,难免有些不妥,出门的时候,老太太特意让小姐,多带了一些人在身边,临走时还将她叫到身边,千叮咛万嘱咐,要时刻跟在小姐身边,不能离开太远了。
可这还没有上山呢,殿下就将小姐“拐”上了马,先跑了,丫鬟、妈妈、婆子十几个人,也只能干瞪眼。
春晓等了一会儿,见上山的马儿渐行渐远,小姐也没有旁的吩咐,只好听从了殷十的安排。
马儿走得很慢,沿着一条天然的石板、石条的小径,拾阶而上。
虞幼窈很快就适应了马背上的颠簸,放松了心情,欣赏着周围的景致,或千奇百状的奇石,或一簇山花烂漫,或一株老树古松……
薄薄地衣裳,挡不住早春瑟瑟地寒意,越往高处,寒意愈浓,虞幼窈下意识靠进了殷怀玺的怀里,后背坚实温暖的胸膛,连身上的寒意也一并驱散。
又走了一段路,终于到了山势平坦开阔之处,虞幼窈如履云端,极山远眺,看到了远处山峦葱郁起伏,流泉飞瀑,气势磅礴,有一条河流,宛如一条银带,环山绕谷,飘落西去,有一种星河倒映。
殷怀玺道:“那是复州河,连城有一部分适合耕种的耕地,都集中在那一带,百姓们多以耕种为,周边有自然生长了大片的柞树林,你名下的一百万亩山林都在那一带,包括莲镇、复镇在内,附近有十余多个乡镇,可以安置灾民。”
连镇和复镇算是比较大了,一个镇可抵寻常一个小县。
虞幼窈蹙了一下眉:“连城拢共有多少人口?”
殷怀玺道:“辽东一带多战乱,自古以来就地广人稀,连城耕地少,粮产不足,居住人口则更少一些,大约二百万人众。”
确实是地广人稀,虞幼窈又问:“复州河一带十余个城镇加起来有多少人呢?一下收这么多流民,会不会对当地造成一定的负担?”
第811章 牵手
倒不是虞幼窈之前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只是这段时间,又有不少流民涌向了连城,朝廷颁发了国策之后,流民人数还要激增。
连城耕地少,粮食产量也有限,养蚕能换粮换钱,却也要保证当地产粮,是否能养活这么多人,各地粮食都是供不应求,关键还要自给自足。
殷怀玺:“连城辖下有三个县级镇,庄河、复镇、莲镇,连城的蚕业都集中在庄河,复镇和莲镇以耕种为主,还有一个海岛县,岛上居民以渔业为生,连城有很大一部分海产,都是出自那里,单以地域大小,以及当地物资划分情况,农工发展情况来看,安置二十万流民绰绰有余了。”
这样看来连城的发展潜力确实很大,虞幼窈心中一松:“连城耕地少,农业受地域所限没办法大力发展,就要以蚕业、海产为主,但民以食为天,至少要保证当地的产粮能够自给自足。”
殷怀玺也知道她的顾虑,解释道:“养蚕是精细繁琐的活儿,也不是人人都擅长,到时候也会安排一些人开荒种番薯,也会安排一些力气大的人,去海岛县上打渔为生,饶是如此,还是养蚕的人居多,过度养蚕会破坏山林环境,你今后要多注意,林木规划养护。”
殷怀玺心中有成算,虞幼窈也没再多问:“可能头两年因为没有耕地,又是背井离乡,没有别的活路,会有大批人养蚕过活。”
“最多一两年,流民们在连城扎根了,就可以尝试寻摸别的活路,一些真正掌握了养蚕技术,并从中获利的人,会继续养,一些只能靠养蚕勉强养家糊口,填饱肚子的人,就会放弃养蚕,另谋出路。”
而且,大户人家的庄子上,都有专门规划养护山林的护林人,会定期巡山、伐木、植树、养树、造林,以保证庄子上林木能可持续发展,年份好的木料,一直都十分紧缺,如此也能避免主家受到损失。
殷怀玺点头:“也好,种田产粮才是头等大事,多一个人开荒,就多一个人产粮,番薯贱活,就是在荒地也能种活,多种几年番薯,开荒的地也能养活了。”
他决定接纳更多流民,并非士绅们的钱粮,而是番薯。
番薯能活命,还能养荒地。
种两三年,辽东一带的农业就发展起来了。
虞幼窈又想到辽东一带,还有十余个县区要开劈蚕场,虽然有了连城的先例,后面的事就好办了,却还是关心地问了情况。
殷怀玺脱了外袍铺在平坦的地上,拉着虞幼窈坐下:“各地的蚕场已经派人去开劈了,其中以丹东的规模最大,大头留给你,及军中丹东的将士、当地的散户、外来商贾,剩下的才允许士绅沾手。”
散户势弱,斗不过士绅。
外来商户财力雄厚,但因为是外乡人,人生地不熟,会受到当地士绅的排挤和肘掣。
引进外来商户的目的,是为了分化士绅利益,散户和外来商贾,分则各为其利,合则能制衡当地士绅。
二方互相牵制。
虞幼窈就成了制衡的关键,一旦有哪一方,损害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