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0
一些的,官府也会出面交涉。
山匪都是为了求财,他们未必会怕了官府,但闹得太大,官府不得不插手,对他们来说也很麻烦。
甚至有地方官员干脆和山匪合作。
专挑富人下手,自己从中得利,山匪们干一笔,就能挥霍很长一段时间,当地也能安生很长一段时间,就闹不出太恶劣的影响。
李大人急着要剿匪,不光是因为这帮山匪人数多,十分棘手。
追根究底还是山匪已经道德沦丧。
官府不能出面交涉,也没法合作,如果不尽快解决,他们只会越发猖獗,闹得太大了,李大人的前途,差不多也就完了。
黄文献铺了鞍山一带的舆图,分析道:“探子潜入衙门,翻阅了有关山匪的案卷,根据打探到的消息,及山匪们的作案手法、时间、地点、范围等,诸多情况分析,基本可以推断,他们大约会在,”他目光微微一厉,伸了手指往地图上某处一点:“这个位置。”
小王妃没明着答应要插手匪患一事,案卷属于官府机要,不能轻易查阅,却也防不住军中的暗探。
在官府看来十分棘手的山匪,对于身经百战的黄文献来说,简直是无所遁形。
安远将军看了舆图:“与我推算的地位,相差不离。”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什么地势的仗没打过?只要往舆图上一瞧,哪儿适合隐蔽,哪儿适合埋伏,哪儿适合休整,一目了然。
虞幼窈看了一会儿,也瞧出了几分门道:“先派人去打探一番,具体情况,我们容后再议。”
安远将军和黄文献纷纷点头。
到了第二日,前去打探消息的斥侯,就传了消息回来:“山中确实有一个匪寨,大约四百人左右,佩备了不错的武器,里面岗哨森严,地势很复杂,易守难攻,若由我们出手,急攻半日就可拿下。”
另一个斥侯却道:“属下在鞍山一处偏远山里,发现了一个村子,可村里只有老人和小孩,属下去衙门打探了一番,那个村子一共三十来户人,世代都居于那处。”
所以,土匪不可能出自村子里。
那么村子里青壮年都去哪儿了?
安远将军和黄文献目光微动,纷纷看向了虞幼窈,这匪要不要剿?要怎么剿?会不会牵连到殿下?都要看虞幼窈的意思。
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拿主意。
虞幼窈蹙了一下眉,若有所思道:“是否村子里的人,都沦为了山匪的人质?”
平时山匪们养着村民,如果官府要剿匪,就将人质拉出来,官府投鼠忌器,就不敢贸然强攻,很多凶恶的匪徒,都是用这种办法来牵制官府。
第832章 以身犯险
她记得,早前听祖母提过,先帝登基未久,就派了宗亲去山西剿匪。
山西一带十万里大山,盘踞了数十万的山匪,当时奉命剿匪的宗亲,剿灭了山匪回京,就有朝臣参奏他冒杀平民。
后来查实,那些平民并非他所杀,而是山匪养来牵制官府的利器。
宗亲不为所动,罔顾了无辜之人的性命,虽然顺利剿了匪,却也落人口实,给了先帝压制宗室的借口。
黄文献颔首:“恐怕是了。”
这下难办了,虞幼窈深吸了一口气:“山匪肯定养了不少人质,一旦强攻,那些人质首先就要拉出来祭刀,既然如此,我们便只能智取,不能硬攻了。”
安远将军也点头。
虞幼窈略一沉吟:“我原是打算,让李大人配合幽军一起出兵,强攻猛打,速战速决,事后对外宣称,官府因安排流民人手不足,向武穆王借几十百个来人手,幽军以一敌十,旁人也不会怀疑什么,拖了李大人下水,朝廷那边李大人自会应对,也不会牵连到武穆王身上。”
黄文献和安远将军觉得,在没有人质的情况下,此计十分稳妥。
虞幼窈微微一叹:“不过,现在计划就要变一变了,山寨里有人质,情况就变得很复杂,不能速战速决,贸然和官府一起出兵,就容易节外生枝,最好是能进寨子里打探一下虚实,里应外合。”
情势不明,对幽军很不利,万一武穆王出兵剿匪的消息,不慎传出,好事也要变成坏事。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掺合。
当然了,虞幼窈也不是一定要掺合,等将来李大人顶不住山匪猖獗,就会向州府衙门借兵剿匪。
武穆王府只需向州府衙门施压,让州府衙门大派人手,大约也能解决。
可是!
偏就让她知道了,山匪道德沦丧,已经泯灭了人性,时间一久,不知道又有多少无辜之人受害?
想一想,都觉得如鲠在喉。
仔细想一想,这件事若谋划一下,还是有解决的办法,有能力而袖手旁观,和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不同的。
至少现在她做不到冷眼旁观。
黄文献眼皮一跳,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
虞幼窈继续道:“就由我扮成去岫岩投奔亲戚的富家小姐,殷十和春晓扮成丫头,挑十几二十人扮成家丁或镖师,护送我从鞍山下经过,被他们劫持。”
“殷十身手好,擅长伪装和打探,届时可以对外宣称,我在返回襄平的途中,遭到山匪袭击,幽军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剿匪。”
黄文献面色陡变,反对道:“不行,这样实在太冒险了,我们来连城前,殿下就曾书信告之我们,一定要保护您的安危。”
安远将军也反对:“计划倒是可行,但富家小姐的人选,可以换一个来,不必郡主亲自冒险,不然我们也没法向殿下交代。”
虞幼窈摇摇头:“朝廷颁发了国策之后,武穆王不像之前处处受到掣肘,但与此同时,朝廷对他的监视也更严密了。”
藩王手握重兵,要防着他们拥兵自重,功高震主。
黄文献脸色不大好,人都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伙山匪明目张胆在幽军眼皮子底下猖獗,还不是藩王受制于朝廷,有恃无恐么?
“国策一事,已经严重威胁了士绅们的利益,士绅势力很庞大,也不可能坐以待毙,肯定也盯紧了武穆王,拿捏他的把柄。”
“国策是一把双刃刀,是对付士绅的利器,可这把双刃刀,但凡有半分偏颇,就将成为士绅们,挟制武穆王的利刃,我这人向来不喜欢落人把柄,做戏也要做全套,想要剿匪的人是我自己,我不可能让武穆王冒险。”
黄文献脸色不大好:“若让殿下知道了……”指不定要疯。
安远将军也是一脸菜色,想到了被各种“加训”支沛的恐惧:“那、那不如我们从长计议,再想想其他办法?”
虞幼窈斩钉结铁道:“便是他在,我也是这番话。”
眼下士绅们正等着拿捏了殷怀玺的把柄,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