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6
“太后娘娘不声不响,甚至没有经过内阁商议,拟定,就加封你长郡主一事,是为了防着皇后娘娘算计你。”
这话并非空穴来风。
以当今的朝局,太后娘娘恩封小窈儿的行为,是出于安定民心,推动国策,安定社稷,那么封诰就顺理成章。
内阁没有阻止的理由。
太后娘娘不需要经过内阁,就能私自裁定。
可反过来想,原就顺理成章的事,就算经一道内阁,也是理所当然,太后娘娘何必私自裁夺呢?
虞幼窈意味深长道:“若我没有猜错,太后娘娘的这一纸加封的封诰,也是在借我,敲打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若是知趣,就不会再续续拿了重赏我的事大作文章,只要皇后娘娘不拿这事大作文章,重赏就显得顺理成章,旁人虽然有些揣测,也不敢摆到明面上来。”
那么,皇后娘娘的算计,就不攻自破了。
果然!
姜还是老得辣。
太后娘娘是把皇后娘娘算计透彻,将皇后娘娘的狠毒算计,化解于无形。
单从位份上说,太后和皇后处于同等地位,但太后身为婆母,是长辈,一个“孝”字当头,在辈份上压了皇后娘娘一头。
这是内宫,两位身份最尊贵之人,一场不见硝烟,却一针见血的较量。
太后娘娘不满皇后娘娘。
但到底顾及了,皇后娘娘的体面,借由她来敲打皇后娘娘。
真是好一场婆媳较量的宫斗大戏。
就目前看来,明显是皇后娘娘魔高一尺,太后娘娘道高一丈。
虞幼窈神色一松,喝了一口茶:“太后娘娘病重之后,皇后娘娘把持了保皇党,一度传出了,要过继四皇子的传言,搅弄了朝纲局势,使得争储一事,越演越烈,朝中明争暗斗,局势更加微妙。”
早前宫里就有传言说,太后娘娘想将她指给四皇子做正妃。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太后娘娘本身对四皇子还是很满意,也很看重,甚至打算亲自出面,为他指婚。
所以,在此之前,太后娘娘对皇后娘娘,乃至四皇子,还是很容忍。
“因了这传言,徐贵妃一派,甚至是直接坐不住了,驱使西安韩氏,一个为了打击保皇党,达成皇后【失德】的目的,一个为了陷害武穆王,继续把持北境,双方虽然目的不同,却有共同的利益,彼此之间一拍即合。”
这一纸加封的封诰,让朝中更多暗潮涌汹的局面,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徐贵妃为什么第一個按捺不住?
是因为,宁远伯府下狱,兰妃虽然复位,但位份上仍然弱了徐贵妃一头,二皇子占“长”,但也并非真“长”,细究起来,这个“长”字,未必能真立得住,再看三皇子,子凭母贵,三皇子身份最贵,外家徐国公府掌了兵权,势力也最为庞大。
过继四皇子的传言,直接威胁了三皇子。
谢老太爷道:“太后娘娘颁下国策,是为了定江山,安社稷,助北境尽快渡过此次旱灾,而皇后娘娘这一应行为,与太后娘娘政见相背,双方已然背道而驰,只怕太后娘娘一早就对皇后娘娘心存了不满,只是碍于寻不到合适的时机,这才按捺了下来。”
皇后娘娘贵为国母,也有辅政之权。
在明面上,太后娘娘还真揪不住,皇后娘娘的小辫子。
虞幼窈点头,又道:“明眼人都明白,西安韩氏一应算计背后,矛头直指太后娘娘,可太后娘娘背后的保皇党,势力根深蒂固,后宫干政,对太后娘娘的影响不会太大,除了以后不能顺理成章的主理朝政,太后娘娘仍有辅佐社稷的权利,保皇党虽然会遭到打压,但保皇党皆是大周朝,根深蒂固的勋贵,不少手里还掌了兵权,失势是不可能的。”
旁的不说,单说虞宗慎步入朝堂后,就扎根在户部。
户部掌控了整个朝廷的财政大权,六部都越不过一个户部,户部被治得铁桶一块,便是国库空虚,也能粉饰太平,支撑大周各项用度多年。
要不是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不断降临,虞宗慎才接任首辅,这屁股还没坐热,就丁忧在家。
使得后面科举,一再推延;
赈济北方旱灾一事,一拖再拖;
刚遭了祸患的东南沿海一带,在朝中也无人主持大局,使海上封禁,商船无法进行海外贸易;
皇上封宫不出,争储更是愈演愈烈!
若虞宗慎还在朝堂,这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大周朝的局势,远不会如此。
大周朝的局势急转直下,是从虞宗慎离开了朝堂后才开始的,足以见得,虞宗慎多年来,把持户部,平衡朝堂的手段。
不过,虞宗慎虽然丁忧在家,可户部还掌控在虞氏手里,朝廷大大小小的事,都越不过户部,内阁的权柄至始至终都不会旁落。
内阁里那些人,上蹿下跳也只一时。
在外人看来,虞宗慎只要一回到朝堂,依然大权在握,保皇党仍然得势。
谢老太爷明白了她的意思:“皇后娘娘根基太浅,后宫干政,对她的影响更大,太后娘娘是借了西安韩氏一事,利用加封,敲打皇后娘娘,同时也在警告保皇党里头,那些不安份,想要掺合储位之争的朝臣。”
虞幼窈笑了:“姜还是老得辣。”
谢府一众人,神色具是一轻。
但虞幼窈心里,却并不轻松,谢府是商户,因消息上的局限,对朝廷的暗潮汹涌,远不如虞幼窈知道的得更清楚。
第939章 道高一丈
大周朝重嫡重长,封“长”并不多见,纵观大周历代,封“长”的宗室女子屈指可数。
虞幼窈更是大周朝三代内,唯一封“长”的长郡主,地位之尊贵,仅在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之下。
她不光是有功的内眷,理应受到嘉赏,更遑论恩封她,是为了稳定北境局面,推广国策,安定社稷。
理应受到重赏。
皇后娘娘拿了私库里的东西重赏她,固然是别有用心。
但太后娘娘摆明了敲打,皇后娘娘不可能置之不理,更不可能在明面上不敬太后,忤逆婆母,担上不敬不孝的失德之名。
只要皇后不利用重赏一事大作文章,算计韶懿长郡主和四皇子的亲事,身为当今唯一的长郡主,再重的礼,虞幼窈也是受得起。
细想起来,皇后娘娘此番算计令人防不胜防,倘若不是这一纸封诰,任凭虞幼窈智计过人,也无法逃脱。
上位者算计人,往往一击致命,仍然让虞幼窈有心余悸。
谢老太太立马喜笑颜开:“既然是好事,那么扩大虞园的事就能定下来了,我一会儿就去联系工匠,我可是注意到了,那个李公公一进屋,细长的眼儿,就往屋里瞟了一通,颇有些瞧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