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0


玺倾慕韶懿长郡主,韶懿长郡主到了辽东,是殷怀玺亲自带人迎接,韶懿长郡主住的“虞园”,听说也是殷怀玺,亲自命人修整。

早前她也只听听罢了,也没在意。

如今想来,这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否则太后娘娘,也不会有此安排。

“虞氏族落魄多年,虽然比不上,朝中许多老牌勋贵,但是历代争储、托孤、遗诏,挑的从来不是家世地位,而是如虞氏这般,底蕴厚重,又满门忠贞节烈的人家,据我所知,大周朝历代皇帝的临终遗诏,都有虞氏族的老臣参与。”

虞氏族中有高祖赐的功碑,这就是最好的保护伞,虞氏在文人学子之中的名声极大,至今虞氏家学,都是万千学子的“朝圣”之地。

这也是她一早就将算计,对准虞氏族的原因。

“太后娘娘是看出了,虞氏族对争储夺位的巨大影响,考虑到虞氏和兰妃、徐贵妃都有龃龉,为免虞氏族掺合储位之争,提前为虞氏族想好了退路,有武穆定北王做后盾,将来甭管这大周朝的江山谁来坐,也没人敢动虞氏族。”

虞氏族高枕无忧了,谁还掺合那些掉脑袋的事呢?又不是吃饱了,撑着了?闲得没事干,自寻死路?!

可谓是一计双雕。

连她都不禁佩服,太后娘娘计之深远。

“可是啊,”皇后娘娘笑容一深:“太后娘娘算计是没错,可同时,也壮大了虞氏一族,这么强大的助力,哀家怎么能轻易放手呢?”

丹红心中一颤,她知道皇后娘娘想要算计谁,最终都会达成目的。

这一次,在算计韶懿长郡主的事上,虽然出了一些差错。

但事实上,皇后娘娘的算计,还是成功的,只是皇后娘娘,不能在明面上忤逆太后,不敬太后,也不愿意,去和武穆定北王抢人,这才中止了算计。

皇后娘娘突然问:“我记得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虞大人,膝下有一位嫡女,她叫什么名字?可知年岁,有没有订亲?”

丹红姑姑连忙回答:“此女名霜白,在府中行二,今年十三岁,下半年就满了十四,因虞老夫人去得突然,虞二小姐要为祖母守孝一年,尚未定亲。”

皇后娘娘若有所思:“年岁倒也相当。”

丹红姑姑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扼住了脖颈,一时间有些透不过气,也明白了,刚才皇后娘娘所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到底是什么意思。

算计韶懿长郡主不成,换作了虞二小姐也是一样。

只要将虞氏,拉上了皇后娘娘的船,虞氏族仍然为皇后娘娘所用,韶懿长郡主身为虞氏女,自然要为家族出力。

加之虞二小姐,身为首辅嫡女,父母俱全,做四皇子正妃,比及韶懿长郡主,还要更明正言顺一些。

果然!

皇后娘娘笑:“巧了,虞大人的原配姚氏,我早些年,也听说过一些,姚氏家中清贵,也养了一副清高性子,表面上瞧着温婉大度,实则自恃甚高,争强好胜。”

丹红不敢多说。

但是,心里却明白。

皇后娘娘说是“巧了”,其实并不算巧,她一早就明白了,虞氏族在争储之中的影响,将算计对准了虞氏,将虞氏上上下下,都琢磨了一个遍。

第943章 嫉妒

皇后娘娘继续笑:“早前打听了宫里的道道,打哀家宫里,请了一个教养嬷嬷进府,听说是女儿大了,从前娇惯了养着,趁着为祖母守孝旳日子,多学些规矩,礼数,告慰祖母的天灵,也能稳重些。”

理由却是再体面不过了,换任何人听了,都要夸赞姚氏贤惠知礼。

可了解姚氏的人,就能体会一些不一般的东西。

宫里哪有规矩不好的宫人?

为什么早不请,晚不请,偏要等翊坤宫开了宫门之后,千方百计打听了翊坤宫的门道,从翊坤宫里请?

说白了,还不是担心请来的嬷嬷,不如从前的“许姑姑”体面,叫虞幼窈压了一头。

毕竟,她这个皇后娘娘,在位份上她和太后娘娘相当呢。

丹红姑姑了然地闪了闪眼睛。

“当年虞二爷襄助朝廷开了海禁,回京不久,虞老夫人就忙着替虞二爷相看,起初虞老夫人瞧中的不止姚氏,后来挑中了姚家,是当年还在闺中的姚氏,借着虞府办宴,邀请各家姐儿进府,提前打听了虞二爷的行踪,叫人撞破了她和虞二爷【私下】会面,虞府是知礼的人家,这桩婚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户人家相看结亲,肯定不可能只瞧了中一家。

当时,虞二爷中了榜眼,还为朝廷立了功,长得也是俊雅无比,是多少京中女儿们的梦寐以求的如意郎君?!

就是不少老牌勋贵,都想上赶着结亲。

大户人家,哪家结亲都要办一场小宴,邀请家世合适的女儿过府,就近了观察品性、才情,人多了姐儿们的教养,也就无所遁形了。

姚氏之所以能占了先机,全因虞二爷和姚父关系不错,姚父收藏了不少书籍,虞二爷当年为了海禁一事,经常过府借阅书籍,当年姚氏一去了虞府,就因此受到了虞府的诸多礼遇,这也给了姚氏有机可趁。

这种算计,本也无伤大雅。

姚家门第不显,但国子监祭酒,却是十分清贵,比起家世,更值得叫人看中的,还是姚父在朝中的人脉,这正是初入朝堂不久的虞二爷,所需要的。

大户人家讲究高嫁低娶,如此看来,这桩婚事倒也合适。

不过她倒是觉得,姚氏之所以能达成目的,未必没有虞老夫人暗中推波助澜。

但由此也能瞧出姚氏的性情。

皇后娘娘轻笑了一声:“连谈婚论嫁上的主意都这么大,想来是个心思多得,我还听说,这位姚氏和长嫂,颇有些不对付,当年虞大爷之所以,能顺利续娶杨氏过门,姚氏还是出了力的,杨氏进门之后,处处都被姚氏压了一头,上无长嫂压制,下无妯娌闹腾,便连长辈,也不需要她日日在跟前伺候着,姚氏在虞府,也算是无往不利。”

杨氏的父亲,是虞宗正的上峰,杨氏随同嫡母来谢府吊唁,都是女眷,姚氏少不得也要认识一些,这两人一来二去,也是有了交情。

姚氏时常同其他女眷一起,夸杨淑婉知礼,后头虞大爷百日续娶,旁人也只当,是虞老夫人瞧中了杨氏,所以姚氏这个做媳妇的,才会在各家媳妇跟前夸杨氏,给杨氏做脸子,为这桩婚事做铺垫。

这才顺理成章了,压下了京中一些不好传言。

毕竟,虞老夫人“贞妇”的名头,摆在哪儿呢。

更遑论,虞老夫人长年久病,孙女儿也才出生,虞府东西二房,也是分了家的,姚氏这个二媳妇,也不好把手伸进了兄长房里,种种缘由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